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如何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十一五“期间重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江西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压力,深入挖掘影响其转移的内在原因,提出适合江西省省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这一研究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的增多与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前特有的社会现象。农村劳动力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产的主要因素和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利用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关健。又由于劳动力与资本决定着经济的增长,为了我国民经济的增长,就要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时动向,并通过采取相关有利策略进行合理分配剩余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与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3.
江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非常紧迫的现实性问题。本文立足于江西省实际,在对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多方位分析,对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多层面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江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非常紧迫的现实性问题。本文立足于江西省实际.在对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多方位分析.对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多层面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江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当前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探讨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就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汪东志 《新农业》2011,(11):60-60
北镇市有耕地110万亩,20个乡镇,22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3.5万,劳动力20.5万。几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劳动力流动加快,通过劳动力输出和向非农业转移,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有利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当前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探讨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就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村人口比例约占全省人口的50%,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规模大。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深化发展,吉林省农村劳动力逐渐过剩。转移过剩的劳动力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同时对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有着很大的帮助。解析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点及制约因素有利于深化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现有农业人口145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700万人。到2012年全省有近5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到非农领域就业。2007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350万人,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178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8%。山东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佐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的积极作用,凸显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义,推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档次。以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相关数据为依托,在梳理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基础上,采用直接测量和模型测算两种方法估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结果分别达到23%和25.2%,相差不大,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今后要更加重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工作力度,并提出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农民择业创收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而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与变化,又会对地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制约或推动作用。受本地经济欠发达特别是农村二、三产、比发展滞后的制约和影响,临夏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一开始农民自发转移到目前政府有组织输转,一直以异地转移模式为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劳务输出为主。历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中,转向本地区以外的人员一直高达70%以上,并且还在逐年增加。其中,转向本省外的人员也在40%之多。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显著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进行就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快,今后大量的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可能完全地被束缚在土地上,特别是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实现,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会持续深化,许多农村劳动力将会向城市或者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应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业已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我国有9亿多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8亿多亩.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超过4000万人.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至少有3.5亿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将带动8亿多农业人口转移出去.要想在农村就地消化、就地脱贫,就永远不可能.尽快的,大规模的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过剩,为了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目前探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陕西省韩城市2004-2008年农村经济收入及农民人均收入的调查分析,找到了农产品深加工不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低下、产品质量差、资金投入不足等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并结合韩城的环境资源及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劳务输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建议,对指导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的关键措施。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更是关系工业化、城市化乃至整个经济飞跃发展的问题。以下根据莆田市的劳动力就业情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特别是玉米免耕播种机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中主力军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劳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劳动力出现了转移现象,降低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理想中的效果相差甚远,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劳动力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最近,通过我镇农村劳动力基本信息调查显示,我镇农村总劳动力有16 500个,但仍5 146个一产劳动力,1 044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仍相当过剩,处于供给高峰.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是事关我镇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在安徽省长期存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既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有个人因素等。而产业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构成产业结构中的相关指标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总值、农用机械总动力、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因素影响明显,这些因素中除第一产业外,其他因素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正面的影响,因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城镇工业、建筑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能够促使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加合理化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