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玉米作物作为我国的粮食产物之一,其种植范围较大,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较为突出。为了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需要加大对种植技术的研发力度。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玉米作物的生长提供更佳适宜的生长空间,使玉米作物的生长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本文,就针对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应的推广应用策略。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已经应用了许多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很好的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本文主要以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地膜玉米的栽培为例,通过具体的分析地膜玉米栽培的情况以及作物的生长情况,找出适合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的环境的地膜玉米的栽培手段,从而更好地保证玉米的产量以及玉米的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1玉米栽培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规模的逐渐的扩大,对于  相似文献   

3.
地膜玉米是宁夏南部山区重点栽培作物,为提高地膜玉米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更新栽培技术,总结了宁南山区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合理布局、精耕细作、良种精选、合理密植、科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试验主要是为了比较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在作物玉米上使用全生物降解膜及普通地膜的效应,验证全生物降解膜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压草的影响,为我市地膜减量替代提供科学的参数和技术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5.
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农用地膜(以下简称地膜)已成为我国干旱、冷凉地区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为摸清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研究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主要覆膜作物分别布置172、99、30、58个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1—2013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4省分别针对以上4种作物,设置不同地膜厚度处理,系统分析了地膜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地膜残留强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现用地膜厚度较薄,96.7%的地膜厚度集中在0.004~0.008 mm之间。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但对不同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随着地膜厚度增加(0.004~0.012 mm),棉花和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马铃薯和花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地膜厚度对作物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膜厚度显著影响地膜残留强度(P0.05),除了马铃薯外,其余作物地膜残留强度和地膜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为应对我国农田地膜残留问题,建议我国地膜厚度标准提高至0.010~0.012 m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正>推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可以提升玉米种植产量,增强经济效益。地膜玉米栽培技术作为一种高产、高效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应用经济效益显著。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要加快推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分析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推广策略。一、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推广难点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中涉及到政府、农民以及一些基层单位。对此,相关技术人员要综合实际状况,基于地区的实际需求以及技术要求,构建完善的运维模型及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生产技术逐渐应用到玉米种植中。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可有效保证玉米质量及产量,缩短玉米成熟的时间,降低了玉米种植的成本,是一种新型的玉米栽培技术。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在地面覆盖一层农用塑料薄膜,保证地面温度、湿度,以此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河南地区广泛推广应用,采用这项栽培技术使玉米产量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文章主要就地膜高产栽培技术的多重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必要分析,希望对更好地促进该项技术推广和应用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河南地区广泛推广应用,采用这项栽培技术使玉米产量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文章主要就地膜高产栽培技术的多重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必要分析,希望对更好地促进该项技术推广和应用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玉米产业的发展,但地膜的广泛应用也为耕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目前应用降解膜替代地膜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面积、产量等现状,探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促进玉米生产的同时带来的残膜污染问题,并且分析了降解膜在保墒增温和产量方面与普通地膜的差异,提出了降解膜下一步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杨金梅 《农技服务》2014,31(8):58-58
近年来,随着地膜在玉米种植中的广泛应用,玉米的产量和收获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使用地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农民的利益。本文主要针对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推广的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积累经验,大力推广地膜玉米。  相似文献   

12.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其栽培技术对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和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加大了科研资金的投入,将滴灌技术与地膜栽培技术进行了结合,研发出了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并在玉米种植之中得到了应用,有效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充分满足了玉米生长对于水分、光照以及温度等的要求,促进了玉米的增产。本文就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产量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为了提升玉米的产量,我国在玉米生产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制出了滴灌技术和地膜栽培技术进行结合的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同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既加强了玉米的保水能力,同时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阳光和水分,促进了玉米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6种降解地膜在3种作物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观察了6种降解地膜在玉米、辣椒、洋葱3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辣椒、洋葱、玉米3种作物生长过程中,与对照普通地膜相比较,6种降解地膜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温、保墒、增产效果,其中以广州(甘肃)达华节水材料公司生产的可控生物降解地膜的处理增产较好,辣椒折合产量较高,为77 600 kg/hm2,较对照增产5.84%;洋葱折合产量最高,为103 100 kg/hm2,较对照增产20.95%;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20 485 kg/hm2,较对照增产5.32%。该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最佳,在洋葱上应用降解率达21.83%,辣椒上应用降解率为16.21%,玉米上应用的效果最差,降解率仅为2.01%。综合考虑认为,该可控生物降解地膜可在酒泉市低密度、矮秆作物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对旱地作物产量及土壤水分影响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集雨保墒、降低蒸散、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综述了地膜覆盖技术对旱地作物产量和不同土层水分的影响以及休闲期地膜覆盖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覆膜栽培技术在导致作物早衰、土壤养分过耗、土壤残膜污染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地膜覆盖技术应以环保型地膜材料及地膜回收设备的研发为重点,以期为地膜覆盖栽培模式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膜玉米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分亏缺而推广面积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从1998年开始在定西县凤翔镇口下庄村、景家口村进行地膜玉米沟穴播试验示范种植,3 a累计种植15.733 hm2,平均产量7 710 kg/hm2,比常规地膜玉米对照田增产1 920kg/hm2,增产率为33.2%.几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地膜玉米沟穴播具有接纳降水多、蒸发量小、作物对土壤水分利用率高、在干旱年份增产幅度大等特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材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和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聚乙烯塑料(PE)地膜为处理,在南疆四地州主要棉区和玉米种植区,开展降解地膜大面积应用试验与示范,系统分析了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以及对作物产量、土壤温湿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为先出现裂纹,然后出现孔洞,最后破碎成小块,中间伴随着地膜变薄、变脆。巴州棉花降解地膜出现碎裂期的时间较阿克苏提前4 d,喀什玉米出现大裂期的时间较和田地区提前7 d;但同一作物不同地区之间降解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处于诱导期之前,除巴州棉花降解地膜膜下5 cm的平均土温低于PE地膜外,四地州棉花和玉米降解地膜膜下5 cm和10 cm的土壤温湿度均高于PE地膜,但两种地膜的土壤温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作物收获期和播种前土壤养分略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巴州和阿克苏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的棉花产量分别较PE地膜提高8.33%和6.48%,喀什与和田地区玉米分别较PE地膜提高3.67%和14.97%,但两种地膜的作物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性能良好,对土壤水分和温度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与PE地膜相当,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代替PE地膜应用于南疆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对作物和土壤环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宁夏平罗县推广应用的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地膜马铃薯复种大白菜、地膜马铃薯收获后移栽甘蓝3种种植模式的地膜马铃薯产量在3.75万kg/hm2左右,玉米、大白菜、甘蓝产量分别为8 250 kg/hm2、9.00万kg/hm2、7.50万kg/hm2,两茬作物合计产值达24 675~35 250元/hm2。作者重点从选地、整地、施肥,选择适宜品种,适期规范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各种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高寒山区小麦产量较低,加之生育期较长而影响玉米等大季作物的播种和生长,严重制约着粮食总产量的提高。地膜小麦(全称为“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是国家科委早已下达的一项突破性高新技术。但到目前为止,此项技术尚未在六盘水市推广。为了探讨地膜小麦在高寒山区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是贵州省思南县近年来广泛推崇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之一,它对思南县玉米种植经济收入有较大的影响。然而,根据一段时间的调查不难发现,在思南县玉米地膜栽培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地膜栽培技术的有效实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从思南县玉米地膜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在思南县玉米栽培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