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将淡水渔业列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六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些年,在云南进行池塘养鱼的人越来越多,在池塘养鱼中,最重要的就是池塘水质问题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池塘中鱼的养殖情况,甚至如果水质过差的话,可能会导致鱼的死亡,所以,要保证了池塘水质的安全,才能保证养鱼的质量,本文针对常见的水质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在池塘养鱼工作中,池塘水质质量会对养鱼工作的稳步推进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保证水质质量,才能够促进鱼类的健康成长,有效避免鱼类出现大面积死亡的问题。因此结合各地区池塘养鱼工作的实际情况,应该注意对水质变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水质净化措施,为池塘养鱼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1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在池塘养鱼方面做出的实践探索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加强对池塘养鱼的重视,并且不断对水质净化技术进行改革创新,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池塘条件与养鱼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池塘养鱼对池塘水源、面积、水深、形状和方向、底质、环境的要求,进而提出养鱼高产稳高的池塘改造方法,最后对养鱼水质的要求进行分析,以为池塘养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针对池塘养鱼水质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养鱼尾水排放造成二次污染,鱼泥腥味重、品质低劣等现象,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鱼技术应势而生。从2018年开始,曲靖市水产站围绕水产“五大行动”,推广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通过多年试验示范和经验总结,形成《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鱼技术》,为改善池塘水质,提高水产品质量,助推渔业绿色健康发展,实现渔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改变过去池塘单一养鱼成本高、效益低的局面,开发池塘水域、杂草资源,示范推广池塘养鱼、水面养鸭、池边搭舍养猪的鱼鸭猪立体养殖技术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池塘水域、空间、土地利用率,同时将猪鸭粪便排入池塘肥育水质,促进水生浮游生物生长,为池塘养鱼提供优质丰富饵料,降低饲养成  相似文献   

6.
正淡水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对水质的调控是养鱼技术的关键,水质调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文就主要是对淡水池塘水质观测及调控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1淡水池塘的水色观测淡水池塘的水色与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每天要对池塘进行检查,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水体的颜色,在结合对水质的检测和生物学的测定,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池塘水体的理化、生物组成等变化来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池塘循环水高密度精养鱼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新技术,一般要比传统的静水养鱼增产1倍左右。其原理是将池塘的静水采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从而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大面积实践证明,池塘循环水养鱼  相似文献   

8.
淡水池塘现代化养鱼技术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淡水池塘养鱼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池塘改造、360°投饵机、曝气增氧机、自动施药机、水质自动监控等池塘现代化养鱼技术的优势,以期为淡水鱼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养鱼,通常是指用人工修筑的鱼池进行成鱼养殖而言。一、池塘养鱼日常管理1.认真清塘消毒是预防病害的基本保证。通过清塘杀灭病原体,会有效预防鱼病发生。在修筑池塘要选择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方。一般不要选在沙土地或漏水的地方。池塘底质要平坦并向排水口略有倾斜,以便干塘捕鱼。在池底要留有6-9厘米厚的淤泥,起调节池塘水质肥度的作用。修筑池塘的池埂要牢固,必要时应夯实,并具有一定高度,以  相似文献   

10.
正在高产综合养殖池塘内,畜禽-水-鱼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池塘水作为中间载体负荷很大,水质污染严重,甚至有的池塘难以养鱼,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周边环境。因此,了解综合养殖池塘水质特点及主要污染途径,并有针对性地对水质进行科学调控,让有限的水体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促进池塘养鱼的健康发展,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综合养殖池塘水质特点1.1水过肥,水华发生多在综合养殖环境下,畜禽养殖产生的残饵和粪尿排泄物等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北方池塘养鱼安全越冬管理技术,包括鱼类越冬前安全检查,严格监测水质,保持水体肥度适宜和供氧充足,适时使用药物"封塘",封冰期管理,解冻后池塘处理等内容,以期为北方池塘养鱼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池塘养鱼对池塘水源、面积、水深、形状和方向、底质、环境的要求,进而提出养鱼高产稳高的池塘改造方法,最后对养鱼水质的要求进行分析,为池塘养鱼提供参考。池塘是鱼类生活的环境,其条件决定着养鱼的效益,一般来说,影响鱼类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水的容积、水温、透明度、水体运动、溶解气体、pH值、营养盐类、溶解有机质、饵料生物、病虫害等,这些因子不仅与池塘的基本条件及所有增产措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养鱼技术的实施也直接受到池塘条件的影响。因此,鱼池应该尽可能做到有利于改善上述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3.
池塘80∶20主养异育银鲫养殖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为异育银鲫组成,称之为主养鱼,其余的20%左右是由服务性鱼类所组成,称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充分利用池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属新型高科技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沈敏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200-200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池塘养鱼夏季水质管理六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一、池塘条件1、池塘环境。池塘的周围不能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池边不应有窝藏敌害、消耗水中养分和妨碍操作的杂草及挺水植物。如果池四周障碍物多,不仅操作不便,还因遮阴挡风,影响池塘的氧气条件和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养鱼生产。因此,从养鱼增产的角度出发,池塘的周围应以开阔为好。2、水源。水质良好而又可靠的水源是池塘养鱼必需的,因为养鱼池塘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一定水量及调节水质,从而实现密放精养,高产稳产。水源以无污染的江河、湖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是进行科学养鱼的基本前提,科学的养殖方式、方法是获得养鱼高产的重要保证。为确保养殖产量与养鱼效益,就必须给养殖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的池塘条件,对不合理的养鱼池塘进行改造、对不科学的养鱼方式、方法等进行改进和优化处理,提高山区池塘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水质环境是影响鱼类健康的重要原因,基于此从改善水质环境作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了池塘养鱼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春连旱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池塘水质是决定养鱼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质管理不善,易导致池水缺氧,造成池鱼泛塘和暴发鱼病。所以,干旱时期应进一步做好池塘水质的调控工作。1.保障水源水源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决定着水质条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种草养鱼高产高效技术,包括池塘选择及处理、种草、鱼种放养、水质调控、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等内容,以期为种草养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80:20池塘养殖是指在高产鱼塘中经济价值高的主养鱼放养量占80%,20%为配养鱼.饲养管理好主养鱼,配养鱼的养殖主要是改善水质条件,充分利用池塘饵料生物.该养殖模式较传统混养模式具有效益高、水质污染少、病害少、饵料利用率高、管理方便等特点.1997年笔者在市高产养鱼基地城南养殖场进行了试养,1998、1999年在该场全面展开,取得了平均单产600千克、亩利润2800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