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化的形成来源于资本主义的创造和推动,但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当代的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是机遇又是挑战。为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尤其要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实现国内经济、政治、化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加强社会主义力量的国际团结。  相似文献   

2.
董秀燕  徐辉 《甘肃农业》2006,(10):211-21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但是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性质,因而也就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批驳一切"取消派"的错误观点和主张,在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下,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使苏联从落后的牛和犁的农民国家到世界工业强国。正确认识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得失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萨米尔·阿明的依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实质和危害,提出外围国家唯有与中心国家"脱钩",才能摆脱资本主义体系并构建一个社会主义世界。中心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自我调适措施又引发新的矛盾,使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走向内外交困的衰落境地。外围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遭受着中心国家侵略,深受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影响,现代化建设十分困难。只有独立自主地走适合民族自身发展的道路,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合作共赢,主动防范外部风险,外围国家才能斩断与中心国家的被动依附关系,实现平等发展,破除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迎接提出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力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迎来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其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资本主义的首创,这种首创性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世界历史理论的最终历史和逻辑结论是共产主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全球化的一把钥匙,我们要全面辩证分析全球化,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琼琼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166-168
列宁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并存与共处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通过革命直接超越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和利用资本主义3个阶段,其策略的灵活性与原则的坚定性的统一对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种全球化趋势最早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全球化思想包括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社会主义中国不应该回避,而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发展,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能否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有着巨大的贡献。他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重新的认定;提出了不要抽象地谈论资本主义,而要具体分析,要敢于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具体的途径和标准;强调借鉴吸收资本主义并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由此,实现了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农业合作社在世界上是一种道遍现象。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立法系统完善程度上的差异,特别是合作社的性质及建立方式等方面的根本区别,使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合作社法存在共性的同时,具有了很大的差别。现以这三类国家为类别来对世界各国合作社法的基本内容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11.
一、全球化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将进一步置身于全球化之中。对于全球化,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周密应对。经济全球化始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到如今席□卷全球,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展现出新的特点,置身全球化浪潮中,必须首先明确它的时代特征。1.资本主义强国推动现阶段的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它的主要推动力是资本不断增值的需要。它的直接动因是美、欧、日三大区域的跨国公司日益激化的竞争。当代的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力量进行推动和控制。原因有: 一是通行的国际…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的的改革是以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为起点的,改等要取得最终成功,就必须从根本上理顺蕴含在社会主义历史中的某些关键因素.而农民问题可能成为观察与解释中国社会主义起源和变革的一条本质性线索.在它的统领下,可以深入地考察中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走向.本义的理论背景是,资本主义发韧之初的工业革命必然也成整个社会生产结构的二元化态,主要表现为近代创造利润的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与传统的维持生计的农业生产部门的对立,这又引起城市与农村的对立.通常所谓的现代或工业过程也就是结构上的这种二元特征因优势元(资本主义生产部门和城市资本主义性质的权利关系)的扩张而消亡,这是一个充满阵痛的过程,其中有各种激烈的政治反应,马克思的学说考察的基本上是当今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当初的二元转化过程中的矛盾,然而,对后起的落后国家来说,一口纳入业己形成的资本上义世界经济体系而被置于这个体系的边缘,即具有了对资本主义核心国家的依附关系,那么其二元结构势必具有不同于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几个世纪以来,经济危机周期性频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对资本主义 国家,甚至全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与影响。因此如何分析经济危机产生原因显得尤为重 要,从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分析经济危机的根源,找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是另一个新 视角。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经济与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带来世界各国文化间的相互影响,经济强国的文化对经济劣势国家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基础。所以,必须要重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关键要注意维护文化的民族特性,坚持文化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兴起,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各国经济联系和交流得到日益发展和扩大。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农业生产成了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1617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形成了国际粮食市场。各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在世界分工的影响下变成商品经济。在此期间,就本质而言,世界经济不过是各个国家经济的综合体。世界粮食的产消状况主要在各国内部进行平衡。人们对粮食问题没有作出独立的研  相似文献   

16.
李学玲  陆莉萍 《甘肃农业》2006,1(11):267-268
在“一球两制”的当今世界,如何正确认识、把握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着重从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统一性、斗争性,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特征,以及我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如何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中国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长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必要性;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过急、过粗、过快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生产关系无论何时都应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它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推行资本主义价值观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威胁 ;文化同质性现象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很大冲击 ;西方“文化垃圾”严重污染社会环境 ,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抢占中国文化市场 ,给我国稚嫩的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我们的应对措施是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始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然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却通过各种路径对中国不同经济领域造成了威胁,这使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只有在坚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原则的基础上在各种层面采取相应对策,才能够在实现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战。在以主权国家为主要行为主体的国际社会,国家主权这一象征或体现各个国家独立存在和发展的最高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的经济行为开始冲破政治上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家和地区的边界,把整个世界更紧密地从经济结构深层次上连接起来.从而近一步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全球性影响的过程。对于在世界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安全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的冲击与挑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