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农膜、化肥、农药等方面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并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对策,以期为当地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种方式,从化肥、农药及农用地膜使用,家禽水产养殖污染及居民生活污水与垃圾污染等多个方面,全面系统调研了宣州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评估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和危害,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业面源污染类型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多种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危害,并提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及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类型,?农药、化肥、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秸秆和农膜是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民权县农业部门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节能减排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重点组织开展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态修复和生态农业建设等各项工作,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项目、推广测  相似文献   

5.
聊城市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与治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聊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农业面源污染情况也随之而来。从人口数量、经济需求、效率、产量需求、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或者过量使用,秸秆、畜禽类粪便的不合理处理构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从而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形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地下水质量,污染饮用水源,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以及白色污染等危害。为此,应从制度的设计、农业生态模式的优化、"末端治理"方法的推广、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农业面源污染评估监测体系缺失、监管激励机制乏力、技术培训不足与有机农产品市场不健全等因素是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内在因素。通过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提出健全农业环保监管激励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完善生态农产品市场、实施化肥技术替代等治理对策,为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相比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牵涉区域广、隐蔽性强、成分复杂、监测与治理难度相对较大等特征,正渐渐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有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等,严重影响饮水安全和食物安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省澜沧县为例,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据此提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新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农药、化肥污染等6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提出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牧民宣传教育,统筹规划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投入品管理和产地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9.
黄震  李武楠  马宁 《吉林农业》2012,(8):164-166
农业面源污染指农业生产中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及畜禽粪便而产生的对水环境的污染。目前我国的化肥、农药施用仍然过量,养殖场生产的有机肥重金属铜、锌含量过高,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富营养化、土壤质量下降,群众健康风险加大等严重问题。本文拟就农业的面源污染现状、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秸秆燃烧污染、养殖业面源污染及水土流失等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其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广泛性和不易监测性等特点。其形成受到生产活动、水文条件、动力因素及地形特点的影响,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政策保障;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公众尤其是农民的环保意识等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西盟佤山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并针对目前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用现代农业理念,控制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质的投入;发展沼气以及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为解决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特点,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和经济管理对策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提出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途径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利用有机农业方式解决化肥等污染;利用经济和政策手段实现环境资源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茂名市高州水库集雨区内7个镇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以2008年~2012年为研究的时间尺度,对各污染源和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贡献率进行分析评价,研究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同时分析了各镇污染类型及5年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库区的主要面源污染来自农业施肥和畜禽养殖,其主要污染物为TP、TN;对库区各镇的污染类型分析表明,马贵镇、大坡镇、古丁镇属于综合污染类,深镇镇属于化肥污染类,平山镇、长坡镇、东岸镇属于化肥、畜禽污染类型;5年间的变化趋势表明,化肥污染负荷比逐年上升,畜禽养殖逐年下降,生活污染也逐年下降,渔业污染变化不大。根据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从减源、拦截等方面提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1.乡镇环境卫生污染状况1.1现代农业生产导致面源污染受关注程度低、治理难度大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影响范围至大的污染类型。它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的污染,具有污染程度、危害程度最高,治理难度最大的特点。各类面源污染及其衍生污染,并不局限在农村地区,其可以渗透入水循环、大气循环、食物链等渠道,因此可视为影响最大的农村环境污染。研究表明,造成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发生在农业区域内的面源污染,一般指土壤颗粒、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和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借助地表径流、农田排水或淋溶等途径进入水体的污染形式。它不仅直接危害农业生态系统,将大量氮、磷、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带入水体,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表现为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用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严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秸秆、农村生活垃圾等对农业面源的污染和危害,提出加大培训力度、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实施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置等对策,以期为当地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类型,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范围更为复杂,更加难以控制。农药、化肥、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秸秆和农膜是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中,农药、化肥和农膜造成的污染逐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并有所缓解,但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秸秆引起的污染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包括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再利用和生态修复等手段。生态浮床技术可作为一种生态修复手段应用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本文详细论述生态浮床技术原理、主要浮床类型、浮床植物选择、浮床维护管理等内容,为生态浮床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山东省威海市为研究区域,通过输出系数模型对区域内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排污、水产养殖和化肥施用等五类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行估算分析。利用GIS技术,对各区市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空间化异质性分析,探讨农业面源污染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揭示不同类型污染物对研究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程度和结构特征。研究表明:2019年威海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畜禽养殖和化肥施用;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地是乳山市、荣成市和文登区三地,各区市实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排序是乳山市文登区荣成市经技区临港区环翠区高技区;各区市之间单位土地面积等标排放强度极不平衡,乳山单位土地面积的排放强度远远高出其他区市。因此,本文建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是畜禽养殖和化肥施用,同时在空间布局上要合理规划畜牧养殖规模,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该文根据合肥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农用投入品等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加大对农业而污染治理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环保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