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准确评价贵州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成果经济效益,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13~2015年推广期限内,通过推广优良牧草品种、肉羊杂交改良、牧草高效利用、健康养殖等草畜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新增总经济效益82022.98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9.53元/元,年户均新增收3039.71万元,提高了石漠化地区草地种养水平。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贵州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5,(9):142-143
为准确评价贵州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成果经济效益,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7~2011年推广期限内,实现产值44.7亿元,新增经济效益12.0亿元,惠及农户18.6万户;未来3年还可产生7.3亿元经济效益,成果推广总经济效益达19.3亿元;技术培训14.46万人次,提高了喀斯特地区草地种养水平。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其中石漠化是喀斯特生态恶化至极端程度所表现出的主要形式。目前,喀斯特石漠化现象在西南地区也十分突出,造成地区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影响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效治理石漠化问题,尽快促进这些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成了各地区的当务之急。贵州兴义市根据当地喀斯特特征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推动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是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4.
草地畜牧业国际标准化体系是贵州草地畜牧业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草地畜牧业国际标准化体系既不是传承贵州传统的畜牧业低标准,也不是照搬发达国家畜牧业的高标准,而是具有中国贵州特色的、较为先进的草地畜牧业国际标准化体系。其基本特点是充分反应以草为基础的草地畜牧业特征;注重经济核算,讲求经济效益;突出保护和改善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建设贵州生态畜牧业大省的技术支撑。贵州草地畜牧业国际标准化体系是动态发展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实施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贵州陆续在43个县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以推动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发展,兼顾农村扶贫及石漠化生态治理.为了解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各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学习"晴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本县的情况进行了运作模式的调整;尽管项目进展较快,但在运行机制、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草场管护及风险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安龙县2009年被列为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新增示范县。为认真贯彻温总理亲临贵州视察灾情时强调加强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  相似文献   

7.
根据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成果,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为不合理干扰活动和喀斯特山区特有的脆弱生态环境所致。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石漠化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并提出了现有条件下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治理石漠化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为例,剖析了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毕节试验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进行了探索,为加快毕节试验区石漠化治理步伐,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贵州国际草地畜牧业标准化人工草地围栏分区轮牧技术在贵州山区发展生态畜牧业中有较好的实用推广价值及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主要地方优良草种的选育及种子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项目自2002年立项实施以来,立足贵州优良牧草资源,培育并通过审定牧草新品种3个,提出优良草种建植混播草地及改良退化人工草地的关键技术,建立草种繁育技术体系,通过项目成果的示范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贵州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于2004年在“花溪区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项目支撑下,贵阳市花溪区大规模开展种草养畜推广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区种植优质牧草1.5万余亩,改良与恢复天然草地3.3万余亩。并通过多个项目捆绑.同时发动农民集资,采取为种植牧草的农户、村集体等配套了优质肉牛、良种母猪、肉鸡,让农民发展种草养畜的方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推广种草养畜技术过程中,政府及业务部门根据区位优势。制定了一套激励政策及技术方案,建立起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形成种草养畜产业链。本文就花溪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具体做法、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技术推广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庐江县引进优质牧草及良种鹅,因地制宜,通过种草发展养鹅业,对推动畜牧业生产发展创立了一个新课题,很值得研究推广。 一、发展养鹅业资源及优势 庐江县位于皖中地区,地处江淮丘陵南部,耕地97万亩,草地资源面积 19.4万亩,水面 54万亩,水草资源丰富,养鹅条件得天独厚。牧草当家品种主要有苦荚菜、萝卜菜。近年来,县农业部门通过引进黑麦草、鲁梅克斯等高产新品种牧草试种,很受群众欢迎。庐江县政府确立了畜牧业发展主攻白鹅产业,通过实施畜牧业进位工程及牧业富民工程,大力推进白鹅产业及齐发冬闲田种草养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调查统计,1999年全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人工草地的生态经济效益及国内不同区域主要人工草地牧草类型,并结合最新科研实验成果,初步拟定了人工草地高效益建植管理模式,论述了模式各阶段生态和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人工草地的生态经济效益及国内不同区域主要人工草地牧草类型,并结合最新科研实验成果,初步拟定了人工草地高效益建植管理模式,论述了模式各阶段生态和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典型岩溶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高分一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分别解译出石漠化和土地利用现状,叠置分析贵州省发生石漠化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结果发现,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为27 956. 63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5. 9%,旱地、灌木林地、草地等6种土地利用类型是贵州发生石漠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而高达76. 1%的石漠化面积分布在旱地、灌木林地和草地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根据贵州石漠化区土地利用结构,贵州石漠化治理应以封山育林、经济林和草地建设为主,辅以防护林建设,配套相应的农田水利工程及畜牧业工程,实现对石漠化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在1991年6月,在贵州六盘水草海镇建设东路出现了威宁高原草地试验站。主要任务是负责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高原畜牧业的发展。在服务中,涉及到了草地的生态研究,牧草品种的开发利用,以及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本文就是结合威宁当地实际,对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做了简要的分析,发现了它的问题,同时又提出了更全面的持续和谐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长顺县自从2007年开始在实施草地生态养牛或羊科技扶贫,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项连续7年实施的支撑下,强力推进省、州"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养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8.
评估贵州省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价值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贵州天然草地,解决贵州的最大生态难题要石漠化,具有重要意义。参照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以及结合贵州天然草地(≥20 hm2)调查资料,对贵州省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天然草地类型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50061万美元/年,其中山地丘陵草丛类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42.42%,为21238万美元/年;山地丘陵灌木草丛类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功能价值占总量的41.08%,为20567万美元/年;山地丘陵疏林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到总量的14.98%,为7500万美元/年;山地草甸类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总量的1.51%,为756万美元/年,山地丘陵草丛类和山地丘陵灌木草丛类两类占到生态服务价值占总量的83.50%,土壤形成与保护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所占比重最大、占27.19%,为13610万美元/年。  相似文献   

19.
种草养畜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利用牧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是人工草地建设。文章总结了高产人工草地建设的几个技术要点,通过因地制宜选择牧草品种、牧草品种混播和粮草间作、适时播种等方法达到种植人工牧草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草地畜牧业工程需要,应用生态学、植物学、营养学等学科理论,综述了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用灌木资源,并对其利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以多花木兰(Magnolia multiflor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等为代表的饲用灌木不但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其抗逆性强,具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并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用灌木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指出大力发展以饲用灌木为主的非常规饲料加工业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保障,也是石漠化综合治理过程中提高植被覆盖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