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春豇豆大棚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适合本地春季大棚早熟栽培的豇豆品种,选择当地市场在售的7个豇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彩蝶二号综合性状好,适宜春季大棚早熟和延后采收栽培。超级豇豆早熟性好,抗病性强,适宜春季大棚早熟栽培。路路通2号综合性状较好,仍可作为当地主栽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2.
大棚与露地豇豆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设施大棚与露地栽培条件下豇豆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设施大棚病虫害防治及其在海南省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冬季和2011年春夏季,分别进行露地与设施大棚豇豆栽培试验,调查记录不同季节大棚及露地豇豆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蓟马、叶螨、白粉病、锈病、轮纹病、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大棚内豇豆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蓟马等虫口数略低于露地,其中蓟马在豇豆整个生育期虫口数较高,是危害豇豆的主要害虫;豇豆病害以锈病和轮纹病为主,其中2011年春夏季种植的豇豆锈病和轮纹病明显比2010~2011年冬季重。【结论】设施大棚对豇豆害虫有一定的隔离作用,达到降低害虫虫口基数的目的;但对于病害,露地与设施大棚豇豆病害总体未见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设施大棚与露地栽培条件下豇豆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设施大棚病虫害防治及其在海南省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冬季和2011年春夏季,分别进行露地与设施大棚豇豆栽培试验,调查记录不同季节大棚及露地豇豆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蓟马、叶螨、白粉病、锈病、轮纹病、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大棚内豇豆斜纹夜蛾、豆荚螟、斑潜蝇、蓟马等虫口数略低于露地,其中蓟马在豇豆整个生育期虫口数较高,是危害豇豆的主要害虫;豇豆病害以锈病和轮纹病为主,其中2011年春夏季种植的豇豆锈病和轮纹病明显比2010~2011年冬季重.[结论]设施大棚对豇豆害虫有一定的隔离作用,达到降低害虫虫口基数的目的;但对于病害,露地与设施大棚豇豆病害总体未见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丁建飞  加伟 《农家致富》2004,(23):32-32
早春大棚种植豇豆产量高,效益好。笔者通过多年大棚豇豆栽培实践,取得了亩产豇豆4000~5000公斤,产值8000元以上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5.
豇豆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营养丰富的蔬菜,供应季节长,市场需求量大。早春大棚栽培的早熟豇豆,较露地提早10-20 d上市,既丰富了市场,又使生产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年对适于大棚设施栽培的早熟豇豆品种需求明显增加,但目前市场上用作早春大棚栽培的豇豆品种都不很理想,有的荚偏短,有的总产量较低,有的抗性差,有的优良豇豆品种出现分离、退化。依据豇豆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经过多代选择和2 a观察、比较试验,初步选育出了一个早熟、高产、抗病的适宜早春设施栽培的新品种,定名为“宁豇4号”。1 选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豇豆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营养丰富的蔬菜,供应季节长,市场需求量大。早春大棚栽培的早熟豇豆,较露地提早10~20d上市,既丰富了市场,又使生产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年对适于大棚设施栽培的早熟豇豆品种需求明显增加,但目前市场上用作早春大棚栽培的豇豆品种都不很理想,有的荚偏短,有的总产量较低,有的抗性差,有的优良豇豆品种出现分离、退化。依据豇豆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经过多代选择和28观察、比较试验,初步选育出了一个早熟、高产、抗病的适宜早春设施栽培的新品种,定名为“宁豇4号”。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棚春季提早栽培豇豆,其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为促进豇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大棚春季提早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和介绍,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适时扣膜、定植、田间管理、防止落花落荚、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秋季豇豆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秋季豇豆采用大棚与露地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棚种植模式的豇豆前期产量和全收期产量比露地种植模式的豇豆分别增产68.67%、21.24%,熟期提早18d,商品性和品质优于露地栽培模式。豆荚螟发生极少,并容易有效控制豆荚螟等虫害的发生及危害,不仅节省用药成本和劳力,同时为豇豆无公害栽培提供较理想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豇豆又叫带豆或长豆角,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各地区均可栽培。豇豆也是东北春夏秋的主要蔬菜之一,对蔬菜的全年供应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淡季供应尤为重要。豇豆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豇豆性喜温暖,耐热性强,不耐低温,以大棚露地栽培为主,也可以进行保护栽培。豇豆近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采用L16(44×23)正交设计方法,对秋季大棚豇豆栽培中5个主要栽培因子,即播种时间、播种密度(株距)、每穴点籽数、追肥方式、底肥种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作为底肥,播种时间控制在8月1日左右,株距20~25cm,每穴点籽2~3粒,追施硝酸钾与尿素混合肥的栽培因子组合为适合秋季大棚豇豆的最佳组合。在上述6种栽培因子中,播种时间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栽培环境下豇豆体内多环芳烃源解析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污染特征环境下栽培的蔬菜体内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风险,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Linn.)Walp]为材料,检测大棚(试验基地PAHs污染残留区)和大田(距离机动车通道100 m内)栽培的豇豆体内PAHs含量,采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分析了其体内PAHs来源,并用生态效应低中值法和苯并(a)芘毒性等效当量法评估了豇豆体内PAHs污染的生态风险,以人群日均暴露量估算了其潜在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16种优控的PAHs中,大棚豇豆体内含有13种,大田豇豆体内含有6种;大棚豇豆体内的PAHs总含量为253.94μg·kg-1,以2~4环为主,其中3环占总含量的64.47%。大田豇豆体内PAHs总含量为80.60μg·kg-1,芴和菲占总含量的69.69%。大棚和大田豇豆体内的二苯并(a,h)蒽毒性当量分别为43.32μg·kg-1和10.85μg·kg-1,其对总的毒性当量贡献率分别为89.38%和88.57%;大棚和大田豇豆的人群健康风险系数分别为2.07×10-6和6.5×10-7。研究表明:大棚豇豆体内PAHs主要源于人为处理残留的PAHs;大田豇豆体内PAHs主要来源于汽油和生物质燃烧污染。大棚豇豆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大田豇豆尚不存在PAHs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但需重视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和茚并(1,2,3-c,d)芘等物质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早春豇豆高效栽培技术李洁李文进王雪珍(常州市郊区蔬菜局213000)(常州市蔬菜研究所从1992~1996年,连续5年对豇豆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参试品种有早熟类型的锡早和特早豇,以之豇28-2作对照。试验设大棚早熟栽培,露地地膜栽培,常规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棚丝瓜、豇豆、黄瓜周年栽培模式,以及在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一、栽培方式防虫网架设方式分为拱架覆盖和平架覆盖,拱架覆盖就是利用现有大棚搭建防虫网,平架覆盖则是采用直立支架进行。不同架型栽培方法也不同,矮拱架只适宜搭矮架或不搭架栽培,建议采用矮生豇豆品种密植栽培,可省工省本并获较高产量。高拱架和平架适宜正常搭架栽培。种植豇豆的防虫网目数为20~  相似文献   

15.
正高优四号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豇豆品种,在潮汕地区通过全程薄膜大棚覆盖保温早春栽培试验,总结出包括品种选择、适时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措施的高优四号豇豆大棚早春栽培技术。豇豆(Vigna unguiculata),属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高优四号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豇豆品种,具有早熟丰产,前期产量高,抗逆性强,商品性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长江以南各省市春、夏、秋季栽培种植。3~4月是潮汕地  相似文献   

16.
阿克苏市利用现有塑料大棚的栽培环境,采取地膜覆盖、再在大棚内扣盖小拱棚的三膜覆盖栽培技术使早春豇豆较露地直播提早上市45 d左右,延长了豇豆的生长期,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当地菜农增加收入的一个新的途径,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豇豆三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可为塑料大棚豇豆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棚春番茄—夏豇豆—秋芹菜周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大棚春番茄—夏豇豆—秋芹菜周年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春番茄、夏豇豆、秋芹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应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大棚春番茄一夏豇豆一秋芹菜周年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春番茄、夏豇豆、秋芹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应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阜宁设施蔬菜的种植效益,示范集成了大棚黄瓜-豇豆-青菜+芹菜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提高了大棚设施的利用率,早春采取多层覆盖增温保温技术,实现黄瓜提前种植,提早上市;夏季利用连栋大棚避雨栽培,用遮阳网覆盖降温种植豇豆,借助连栋大棚的钢架和空间,黄瓜、豇豆可以利用立体吊蔓栽培技术,提高种植密度,增加产量;秋冬适时抢播青菜和芹菜,实现三茬四收,提高了大棚利用率,提高了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颜色(白色、绿色)防虫网设施大棚栽培对豇豆生长特性、产量及豇豆主要害虫蓟马发生量的影响,为绿色防虫网栽培技术在海南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冬季~2013年春季,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白色、绿色防虫网设施大棚下豇豆生育期、株高、茎粗、节间长、叶片叶绿素指数、豆荚性状、商品产量及蓟马发生量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豇豆在绿色防虫网覆盖条件下,抽蔓期提前5d,结荚期提前1d,采收期延长7 d;而白网覆盖下豇豆的生育期推迟;同一时期内,绿网覆盖下豇豆的株高、叶绿素指数均最高;白网、绿网覆盖和露地栽培在豇豆采摘盛期的荚长、荚横径和单荚重没有差异,但绿网覆盖下豇豆商品产量比白网覆盖提高8.63%,比露地栽培提高30.87%;不同颜色防虫网覆盖栽培下豇豆蓟马发生量达显著差异(P<0.05),且绿网内蓟马发生量低于白网和露地栽培.[结论]绿色防虫网覆盖栽培能增加豇豆产量,减少蓟马危害,建议在海南南部冬季豇豆种植区推广绿色防虫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