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6月初,正是蒙古高原如诗如画的季节,在赤峰市林业治沙站副站长吕景辉和喀拉沁旗林业局局长魏宏武陪同下,记者慕名来到了旺业甸实验林场。旺业甸实验林场始建于1956年,是一个集森林经营、木材生产、种苗培育、旅游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林场。建场初期为原林业部直属实验  相似文献   

2.
红松是我国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为了培育优质高效健康的红松人工林,利用多年调查数据和资料,结合辽宁省森林经营分区和立地条件特点,该文从培育目标、立地条件选择、质量要求、森林作业法等方面,提出红松-阔叶异龄复层林、红松大径材培育兼顾林下经济复合经营培育,以及红松果材兼用林培育的经营模式,为区域红松人工林经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栎林是河北山地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针对其多代萌芽、生长不良和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提出依据林分发育状况、立地条件等将一级公益林以外部分严格保护的公益林调整为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改变封育保护和弱度疏伐的经营模式,通过强度疏伐、种子更新、林冠下造林、目标树经营、人工造林等多种措施促进更新层的发育,将矮林逐步培育成实生乔林,以提高生产力和培育优质大径材,实现提高森林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祁门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全县林地面积299.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92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8%.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全省生态经济强县"这一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建没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实现了壮大一批企业、培育一批造林大户、建设一批林业基地和实施一批林业项目的林业"四个一批"目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河北省木兰林区针对不同树种、起源的林分,分别采用转化利用林、均质经营林、苗材兼用林、绿化苗木基地4种森林培育方向,阐述了其适用林分类型、培育目标和经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文章以燕山北麓旺业甸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调查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群落结构、抵抗力和土壤状况等指标,并运用组合赋权法分析了近自然经营条件下森林健康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从生产力、群落结构、抵抗力和土壤状况来看,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未经营。从不同林龄来看,华北落叶松林表现为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未经营,近自然经营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整体来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森林健康指数为近自然经营(7.48)﹥常规经营(7.30)﹥未经营(7.11)。  相似文献   

7.
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落叶松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制定不同培育目标的培育技术体系,规范经营标准;中龄林改成培育大径材林的可按目标树作业法作业,近熟林本着伐劣留优的标准,保留300~350株·hm-2进行择伐,伐后进行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见缝插针造林,以迅速恢复森林环境。  相似文献   

8.
近自然经营是目前森林经营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不同林龄人工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对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和未经营对林下灌草种类及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近自然经营能够增加华北落叶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林下草本的多样性和丰富度。3种经营方式下,林下草本植物种数排序为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未经营,此外,与未经营相比,采用森林经营措施能够提高华北落叶松林林下的灌木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国家林业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对大面积森林构成的严重危胁和对分散的私有林无法进行现代化经营。此外,尚有财政危机和某些国家的林产品过度依赖进口等问题。在90年代,甚至更长的时期内,发达国家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是,保护和改造现有林,通过实施分类经营战略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兼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私有林的发展,进一步调整林产品结构和大力发展木材培育业。  相似文献   

10.
<正>在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南部蜿蜒起伏的山岭间,有一处山清水秀的绿色林海。这里,苍翠欲滴的油松、落叶松高大挺拔;生机勃勃的山杨、白桦、蒙古栎、五角枫多姿多彩;狍、狐、獾、兔出没林间,各种鸟雀喧闹枝头,蘑菇、蕨菜、榛子等非木质林产品遍布山野。这里就是生态环境优美、森林经营持续、富裕和谐的新型国有林场——内蒙古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以下简称“旺业甸林场”)。  相似文献   

11.
篌竹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我国各省(区),是重要的中小型笋材兼用竹种之一,其栽培及经营技术研发历来为业界关注。本研究收集了篌竹近40年国内外研究文献100余篇,系统分析了篌竹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苗木培育、人工造林、病虫害防治、幼林和成林抚育,以及材用林、笋用林和笋材兼用林经营关键技术,以期为篌竹林培育利用及林下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红椎大径材近自然培育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自然林经营理念及原则,结合红椎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木材利用特性,系统地分析了红椎采取近自然林经营技术培育大径材的适用性。分析认为,红椎为南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可以采取近自然林目标树单株培育技术,高效培育大径材多功能人工林。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亚热带珍优乡土阔叶树种大径材人工林的培育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培育珍优阔叶树种大径材人工林,可以兼顾珍贵用材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效益最大化追求、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近2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增进了人们对珍优乡土阔叶树种的了解,必须重新评价其林学特性和重要性.经营珍优乡土阔叶树种大径材人工林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于:依据生境异质性和树种特性细致规划林地,使用良种壮苗,适时调控林分密度,运用多树种混交,通过抹芽修枝培育无节良材,实施择伐和林隙更新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本文以红椎为例,对经营珍优乡土阔叶树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概算,并提出了珍优阔叶树种大径材培育的未来优先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喀嘲沁旗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干旱丘陵山区。建国初期,全旗有残林16万亩。建国后,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旗委、旗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带领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现在,全旗有林地面积达149万亩,比解放初期增长了9倍,森林覆被率为30.7%,林木蓄积量达到157万立方米,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材和民需用材1万立方米左右。林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也为农业、牧业,多种经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美林和旺业甸公社由于森林覆被率达到50%以上,控制了水土流失,调节了气候,粮食单产由1960年的150斤上升到300多斤,大、小牲畜饲养量增长了40%。旺业甸公社东局子大队有林两万亩。社员群众光是采松籽,拣  相似文献   

15.
我国红松大径级用材林近自然培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是地带性森林植被阔叶红松林的建群种,其木材力学强度适中,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材质强韧,不易开裂、变形,耐腐朽力强,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通过近自然经营可以达到低成本培育大径材近自然林的目的.文中分析了我国红松大径材林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红松的生物和生态学特性、木材利用价值方面阐述了大径级用材林近自然培育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实验林场建场60年,经历了"大面积造林,低质林改造迹地更新、主伐迹地更新"3个阶段,坚持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摆脱了传统观念束缚,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持之以恒实施科学造林,完成造林8574 hm~2。森林资源,由少到多,由劣到优,由弱到强。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的28%增长到93%;森林蓄积量由建场初的25万m~3增长到115万m~3。最终实现了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7.
当前竹林生产发展趋势已从原来的单纯以产竹材为主转向以笋用,笋、材兼用和观赏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试从对笋、材兼用林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谈点看法,供生产上参考。 竹林生产的技术措施,必须服从生态系统内在的客观规律,必需服从经营目的。基于以上两点,培育笋、材兼用林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应该是: 一、从对非生物环境的利用情况,来确定笋、材兼用林的立竹度 因群体对非生物环境的利用是决定于群体的结构状况,故笋、材兼用林的高产、优质与单位面积立竹株数、立竹度和立竹龄级组成紧密相关。目前笋、材兼用林的立竹度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在客观上也无法统一。这是因为群体对非生物环境的利用,不但要取决于群体的立竹数量,而且还要受到非生物环境本身的制约和人们经营水平的影响,故不同地区的最佳立竹度是不可能有统一的数量标准的。然而确定最佳立竹度的依据和途径却是统一的,即同一地区立地条件、经营  相似文献   

18.
南岭山区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土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针对性地实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在新造林、中龄林和近熟林3种林分中设置杉木大径材培育试验,试验前进行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本底调查分析,以了解不同试验地土壤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进行养分分级评价,近熟林试验地土壤养分处于中等水平,而中龄林试验地和新造林试验地土壤养分则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大径材培育试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土壤养分的补充和维持,在保证充足、均衡肥料的施放的前提下,使试验地有足够的养分供杉木大径材培育所需。不同试验地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有一定的差异,但没达到显著水平。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3种土壤酶的活性在新造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不同试验地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凉山州桉树人工林定向培育经营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凉山州桉树人工林的引种和栽培概况,指出着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而随意改变经营目标造成的不良后果。论述了当前桉树工业原料用材林、材油两用林、油用林栽培的基本立地条件和培育技术,分析了这3种经营方式的经济效益及利弊,提出凉山州桉树人工林应采用材油兼用林为主体的定向培育经营方式和保证这一方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不同森林类型的碳汇计量与监测对区域碳汇能力的巩固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的天然次生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黑桦(Betula dahurica)、山杨(Populus davidian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榛(Corylus heterophylla)、山杏(Prunus sibirica)和人工林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白杄(Picea meyeri)、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等林内乔木、灌木、草本、枯落物及土壤的碳含量、碳密度与碳储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旺业甸实验林场森林总面积23 606.86 hm2,总碳储量为4 610 165.83 t,平均碳储量为195.30 t·hm-2,其中乔木林面积22 945.93 hm2,碳储量为4 497 64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