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母暴发主要是指水母在某一时节、特定地区内数量刷增的现象。水母暴发其实原来是一种普通自然现象,但是在近些年,因为人类的活动、全球变暖等的影响,水母的活动范围由原来的深海逐渐扩大到了近海区域,数量也不断增加。不仅影响海洋沿岸的渔业捕捞生产,破坏近岸旅游业,而且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当前海洋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就是水母暴发的诱因,而我国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就水母暴发的原因和影响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近数十年来,我国近海海域环境持续恶化,面临的生态灾害问题逐渐增加(赤潮,浒苔和水母频发),大型水母(又名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持续暴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灾害之一。沙海蜇暴发的地区,对沿岸居民的活动和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综述了沙海蜇暴发的基本情况,暴发背景及其可能影响因素,并从经济角度探讨了水母暴发对人类直接和间接影响,从生态角度探讨了水母暴发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明  董婧  柴雨  李玉龙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0):3222-3232
白色霞水母是我国近海主要大型灾害水母种类之一,其暴发性增殖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温度(7.5、11、14.5、18、21.5和25℃)和投饵频次(1次/2d、1次/8d和1次/16d)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与螅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色霞水母足囊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8-25℃,足囊繁殖随温度和投饵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白色霞水母横裂率和横裂次数的影响显著,温度越高,白色霞水母发生横裂生殖的时间越早,横裂生殖速度越快,重复横裂次数越多,释放的碟状体数量也越多.横裂率和横裂次数随投饵频次的增加而递增.白色霞水母螅状体在7.5-25℃范围的成活率均为100%,其生长速度随温度和投饵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和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足囊繁殖、横裂率和螅状体生长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螅状体的横裂次数和初生碟状幼体伞径随螅状体柄径增大而递增,呈线性相关.研究表明,温度、投饵频次即营养条件显著影响着白色霞水母的种群数量,说明海水水温上升、富营养化或渔业资源锐减导致的浮游动物量增加均可能诱发白色霞水母暴发性增殖.结论为进一步探索大型水母暴发的生态环境机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气氮沉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人类活动加剧导致的大气活性氮污染,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气氮素干湿沉降的研究方法,回顾了国内外大气氮沉降形态、数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大气氮沉降对水体、森林、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丽  李亮  吝洪敏  刘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81-15282
只有先明确了中国桃花水母属各物种的分类标准,研究各物种的分布情况,才能进一步探讨环境因素变化对中国桃花水母的影响。结合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分类学研究手段,对目前文献中我国桃花水母的分类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在桃花水母分类上的不足之处。我国目前主要依据形态学的描述与比较来对桃花水母进行分类,但桃花水母的形态会因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生理周期以及各地生存环境的差异而发生变化,因此分类上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于桃花水母的研究,建立桃花水母的PCR与DNA测序分析技术,测定其基因组序列,用于桃花水母的辅助分类,再结合形态学上的一致性来对我国的桃花水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思维处理当今社会遇到的各类问题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鼠类是地球上种类与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种类对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有效控制害鼠种群数量是很有必要的。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思维,分析影响洞庭湖区主要害鼠群落结构及其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探讨有效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害鼠受本身生物学特性以及所处环境自然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呈现出一定的季节动态和年度动态;同时,当地的洪涝灾害、人工灭鼠、农房结构变化、农业生产活动、重大社会生态工程等的影响在一定时期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导致鼠类群落演替发生较大变化关键因素。近期而言,退田还湖和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洲滩的鼠类群落均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农田的一些种类大量侵入洲滩生境。因此害鼠的成灾原因上有社会的、经济的、自然的因素。据此,在鼠害大面积暴发的情况下提出的"全栖息地毒鼠技术",以及源于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生态学特性和暴发成灾机理的"阻断迁移通路"防治方法,均是适合于洞庭湖区域当时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鼠害治理实用技术,比单纯化学灭鼠方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明显地提升和改善。  相似文献   

7.
刘春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95-1698
综合分析了导致青岛地区浒苔暴发的多种因素,并结合青岛浒苔暴发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浒苔暴发的切实方案。结果表明,浒苔暴发与其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青岛近海岸特殊的区位因素和气象水文条件密切相关;为应对浒苔暴发,应建立青岛近岸浒苔暴发预警系统和应急体系,对浒苔进行合理打捞,采用人工湿地法处理入海污水;浒苔暴发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所以在源头上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0nm)增加对40个割手密无性系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处理条件下,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主要表现为下降,而且分别在成熟初期、分蘖期和伸长期降幅最大。36号和38号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在3个时期下降显着。(2)UV—B处理.也会导致一些无性系在不同的时期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或放线菌数量上升,但没有一致的变化,其中以9号、19号上升较明显。(3)UV—B处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增高,以分蘖期变化最大。细菌的变化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较大。部分无性系的多样性指数下降,24号降低明显。UV—B辐射增加可导致割手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降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世界畜产品市场状况影响畜产品市场的关键因素是全球的谷物储量,谷物储量减少导致饲料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从而影响了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的供需状况。牛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表明,1996年全球牛的数量与上年相比没有多大变化。在许多地区牛的数量有少量增加,欧盟(...  相似文献   

10.
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若玉  何金海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16-17419,17422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室气体的浓度在大气中大量增加,对全球气候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主要采用全球增温潜能的评估方法对温室气体的气候效应进行研究。综合评述了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潜能及其相关研究,并提出该领域的研究中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黑金黄水母(Chrysaora melanaster)、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和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4种常见的观赏性水母为探讨对象,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环境因子对水母生活史各阶段的影响,展望了观赏性水母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水族馆行业中观赏性水母的繁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背景近年来,由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碳平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土壤有机质是全球碳平衡过程中的重要碳库,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库中最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类的耕作、施肥、灌溉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不仅其数量在迅速变化,而且其作为全球CO2的源汇地位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对区域以及全球环境带来影响,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生产带来影响。因此,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问题已成为热点。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和氮的循环动态是一个包括有机质的产生、分解、硝化、反硝化和发酵过程的复杂的生物地球化…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分布在中国海域45种钵水母类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地理分布及其各海区区系特点,并与邻近海域相比较.研究表明:南海区钵水母类属于印度一马来区系,与马来半岛和菲律宾海域的十分相似;东海区钵水母类属于亚热带区系,与日本南部海域的较为相似;而渤海-黄海区的钵水母类属暖温带区系,与日本北部海域的十分相似.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黄斑海蜇(Rhopilema hispidum)和口冠水母(Stomolophus meleagris)是中国沿岸大型水母的优势种;近岸暖水性类群是中国海域的优势类群.中国海域钵水母类的地理分布与中国沿岸流和暖流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海水质量变化是刻画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器。基于2006—2015年杭州湾南岸海水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COD)、汞、铅、锌等指标,依据《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确定相应指标评价标准和赋权,分析海水质量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杭州湾南岸附近海域最主要的污染物。杭州湾南岸附近海域受COD污染的影响较小,受到一定程度的铅污染,但自2010年起污染减弱。总体来看,近岸陆源排污或围填海等人类活动对杭州湾南岸近岸海域水质存在较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舟山近岸海域虾类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及其变动趋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5月(春季)在舟山近岸海域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中所获得的虾类数据,用渔获量作为虾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数量时空分布、种群变动趋势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调查海域共鉴定出虾类21种,隶属于8科15属;数量分布春秋季变化明显,总体而言秋季多于春季,调查海域北部多于南部。(2)不同季节优势种与常见种差异较大。与以往调查相比,小型虾类取代大型虾类成为优势种。(3)底层温度和盐度对舟山近岸海域虾类渔获量分布无明显影响,但按深度分类分析,虾类渔获量随水深变化呈现差异。(4)ABC曲线显示,渔获量曲线和丰度曲线交错,表明调查海域虾类群落受人类影响强烈,处于严重干扰状态,生态敏感度高。因此,舟山近岸海域虾类生物资源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演替,主要渔获呈现小型化、低产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光照强度、光质和光周期对马来沙水母Sanderia malayensis幼体(伞径为2.3~2.8 c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光质和光周期对马来沙水母幼体生长均有显著影响。自然光组(1 500 lx)和弱光组(750 lx)马来沙水母幼体的伞径显著高于黑暗组(P〈0.05);红光组水母幼体的伞径一直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试验第11天后白光组水母幼体的伞径也开始显现优势,白光组与红光组水母幼体的伞径均显著高于蓝光组(P〈0.05),说明水母幼体对蓝光很不适应;光周期(L∶D)为16 h∶8 h组水母幼体的伞径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说明马来沙水母幼体喜光照,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其幼体生长。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分类和分布的新资料.结果表明,全球记录有桃花水母13种(亚种),但对部分种的有效性尚存在争议.目前,索氏桃花水母、伊势桃花水母和中华桃花水母被公认为有效种.中国作为桃花水母的模式种产地,已报道过该属12种(亚种),日本2种,全球1种.索氏桃花水母为广布种,分布在北半球亚热带、温带及中国黄河以南,日本及欧美也有分布,其生境多样,多活跃在水面至水下1~2 m处.从桃花水母的分布图可以看出,中国已有19个省、市、区发现过桃花水母.对江西4地点桃花水母的形态参数进行了测量,认为其在形态上均为索氏桃花水母.  相似文献   

18.
国际市场粮价演变与国内粮价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大约10年为一个大的周期,目前粮价正处于1995年以来又一个周期的上涨阶段。近十年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粮价走势基本一致,特别是小麦、玉米的关联度逐步提高。而且,由于信息传播能力的增强,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快。1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增加5.81%,消费量增加了11.7%,人均收获面积下降,工业对粮食的需求有加快增长趋势。在全球可耕地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粮食种植成本在不断提高。全球粮食供需关系和粮价问题,都值得关注。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应该立足国内供给,从两个市场的联系上把握和处理好粮食和粮价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域管水母类(SIPHONOPHORA)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水母类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全世界已记录的约有150余种,种数虽然不多,但数量却很大是海洋浮游动物的主要成组之一。例如,我国中,西沙群岛海区管水母类的数量,为该海区浮游动物数量组成中的第三位,又如双生管水母(Dlphyes chamjssonis)五角管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在浙江沿海,不仅在所有水母类的数量上居首位,而且在整个浮游动物数量组成中,它电占有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特别是近10多年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和能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热门话题,全球各界已经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能否准确预报气候的异常变化以及定量评估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及采取相应对策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