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香菇素来有植物皇后的美誉,种植香菇的方法主要以温室的袋栽为主,在香菇的生长过程当中会发生菌丝体从白色到棕褐色的转色过程,称为香菇转色。在香菇转色期间,常因环境条件变化或管理不当从而使香菇不能正常转色,影响香菇原基发育,降低香菇品质,因此转色期管理是香菇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1香菇为什么要转色1.1香菇转色香菇菌丝生长发育进入生理成熟期,表面白色的菌丝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变成一层褐色的菌膜,叫做香菇转色。转色后  相似文献   

2.
香菇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香菇菌棒转色是生产中较独特的环节,菌棒转色的好坏直接影响香菇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深入研究香菇菌棒转色技术,优化香菇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为香菇优质菌种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从香菇菌棒转色期生理生化特性、转色的作用与方式、转色的条件控制与品种要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香菇菌棒转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香菇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香菇菌棒转色是生产中较独特的环节,菌棒转色的好坏直接影响香菇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深入研究香菇菌棒转色技术,优化香菇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为香菇优质菌种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从香菇菌棒转色期生理生化特性、转色的作用与方式、转色的条件控制与品种要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香菇菌棒转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香菇菌棒的转色管控是香菇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阐述了香菇菌棒转色期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4大环境条件的管理与调控技术要点,以及转色期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和转色异常情况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香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著名的食药兼用菌。香菇历来被我国人民作为延年益寿的补品,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预防肝硬变、消除胆结石和防治佝偻病等功效,在国内外享有"植物皇后"和"健康食品"的美誉。经常食用香菇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香菇属于低温变温菌类,栽培中香菇菌棒或菌床的转色与转色后的惊蕈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因为香菇菌棒转色与惊蕈工作是在香菇菌丝体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阶段的过渡中进行的,它受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作用,在栽培生产中要创造适宜的条件,才能避免香菇菌棒不转色、早产、群生、畸形的现象的出现,所以转色与惊蕈是香菇栽培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掌握好这个关键环节可以提高香菇的商品产量,保证香菇子实体产品质量,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袋栽香菇转色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袋栽香菇转色期管理技术要点,解决香菇菌棒不能按时转色,造成香菇产量和品质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反季节栽培香菇或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会导致菌筒发软或霉菌爆发,对香菇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其不利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栽培管理实际,谈谈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产生原因及补救技术措施。一、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的原因代料栽培香菇,当菌丝长满菌筒后,在适宜的通气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表面菌丝分泌红棕色酱液并逐渐倒伏,使菌筒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粉红色、红棕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温保湿隔热避光、抗杂菌增韧性的棕褐色菌被,称之为转色。转色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袋栽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8.
香菇菌丝体转色期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的转色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转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从选用优质菌株、脱袋的时间、方法和脱袋后的温湿度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香菇转色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香菇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香菇无公害生产要求、选种选料、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脱袋转色、出菇期管理、病害防治、采收及储运等方面内容,并介绍了香菇生产质量控制规程,以期为香菇无公害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利用杏鲍菇冷库菇房设施进行香菇周年化出菇的技术内涵,从技术理念、设施环境、转色、催蕾、疏蕾、成菇管理及转茬管理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菇房周年化出菇技术的优势,并简述了香菇新品种庆科212的菇房周年化出菇技术要点,为实现香菇全工厂化周年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香菇发菌与转色管理的好与差是关系到香菇生产成与败、香菇产量高与低、质量好与差、效益多与少的大问题。东北地区发菌关键时期正值春节前后,这一时期要注意控温在22~24℃,做到勤查、适时倒垛、通风降温,切实抓好香菇发菌工作;转色期间,控温在20~24℃,给予足够散射光,每次倒垛都要做好散堆及通风散热。1发菌管理发菌期可大体分为3个阶段。1.1第一阶段菌丝萌发初期,发菌棚内需要加温,接种后马  相似文献   

12.
以工厂化培养的香菇为试验材料,探究了不同刺孔分布的二次刺孔对香菇菌棒转色率、质量、含水量和出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最合适的二次刺孔方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培养环境下,二次刺孔可提高菌棒转色率和子实体产量,以在接种孔对侧刺孔对菌棒转色率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更大,且增加刺孔数量可提高菌棒转色率和子实体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手机尾号为1149的用户问:香菇在转色的时候不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应如何防治?专家解答:香菇转色不正常由于多数出菇少,质量差,后期易染杂菌,易散团等原因。香菇转色不正常表现:转色不正常或一直不转色,菌袋表层为黄褐色或灰白色,加杂白点。原因:脱  相似文献   

14.
1适时转色:接种50~60天,菌丝发满菌袋后,会出现爆米花状疣状物,待菌袋表面出现大量疣状物后,菌袋进入转色期管理,香菇菌袋转色好坏直接影响出菇的快慢、产量和质量。同时,转色是靠调节干湿差而形成的,转色促熟的适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香菇栽培发展较快,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香菇不转色甚至不出菇以及出菇畸形的情况。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是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的好办法,以下方法仅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香菇栽培发展较快,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香菇不转色甚至不出菇以及出菇畸形的情况。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是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的好办法,以下方法仅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远安县反季节地栽香菇的季节安排、菌袋制作、接种、茵丝培养、菇畦建造、排袋转色、出菇管理、采收等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介绍如下:1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福安部分乡村开展反季节和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由于当地菇农缺少对香菇生物学特性的了解和栽培管理经验,因而对上述现象忧心仲仲,不知所措。为此本文根据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未转色先出菇现象,谈谈其产生原因及补救措施,以供栽培者商榷。  相似文献   

20.
香菇栽培技术因地而异,但要提高香菇的产量,关键要把好菌筒制作、转色和出菇管理3个环节,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