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施肥水平,确定油菜免耕直播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施肥量,以及不同施肥水平对产量效益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最大,以基肥亩施45%复合肥40kg,尿素5kg,硼砂1kg,苗肥亩施尿素5kg,腊肥亩施尿素5kg的施肥水平产量效益最高,较其他三个施肥处理亩分别增产57.3%、33.6%和17.9%,亩分别增收55.9%、35.5%和28%,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是油菜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最适宜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20,(1):7-9
为磷动力在油菜高产栽培上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比较了直播与育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下施用磷动力1kg/667m~2、2kg/667m~2与45%(15∶15∶15)复合肥25kg/667m~2作底肥时,油菜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磷动力1kg/667m~2的油菜苗期株高、最大叶长宽、根湿重、茎叶湿重及开盘直径等指标与施用45%复合肥25kg/667m~2的相当,而施用磷动力2kg/667m~2的多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复合肥处理;直播和移栽试验各产量性状及产量均以磷动力用量2kg/667m~2时最高,分别比施用复合肥增产20.42%、18.75%,分别比不施用底肥增产49.95%、47.43%,产值分别为917.45元/667m~2、1 144.64元/667m~2,利润分别为280.45元/667m~2、458.64元/667m~2,比施用复合肥处理分别增收152.07元/667m~2、177.22元/667m~2,投入产出比亦为最高。因此,在油菜高产栽培中使用磷动力(后期配合钾肥)替代底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推荐用量为2kg/667m~2。  相似文献   

3.
密度与施肥对赣油杂5号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定新育杂交油菜品种赣油杂5号直播生产的适宜密、肥参数,在大田小区试验条件下,进行了密度(22.5万、37.5万、52.5万株/hm2)与施肥水平(N0、N8、N12、N16)对赣油杂5号产量及产量结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对照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中低密度条件下,施肥水平N12与N16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与N8差异显著;在高密条件下,高施肥水平没有增产作用,反而减产。不同密度间的总体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以22.5万~37.5万株/hm2为宜,过高的密度对增产不利。江西适播期内,赣油杂5号的适宜密度为22.5万~37.5万株/hm2,适宜施肥量为氮180、磷(P2O5)90、钾(K2O)90和硼砂16.5 kg/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处理对优质杂交油菜产量及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明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优质杂交油菜赣油杂3号产量及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为优质杂交油菜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NPKB施肥处理,赣油杂3号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87.7%;NPK处理比对照增产165.7%;NKB处理比对照增产151.4%;NPB处理比对照增产125.7%;PKB处理比对照增产25.7%。氮磷钾硼施用量充足,杂交油菜产量相应提高,氮素对产量影响最大,钾素、磷素次之,缺硼对杂交油菜产量影响也较大;说明氮磷钾硼肥缺一不可。各施肥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油菜生物学产量,特别是NKB施肥处理能大幅度提高油菜干物质重。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丽 《农技服务》2010,27(11):1414-1414,1444
为提高普定县的油菜单产,在普定县龙场乡新寨村进行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黔油19号以N∶P∶K=10∶7∶8的复合肥375 kg/hm2作基肥,尿素300 kg/hm2作追肥(腊肥占总追肥量的40%,蕾薹肥占60%)能获得高产,油菜籽产量达1 646.99 kg/hm2。  相似文献   

6.
配方施肥对甘薯新品种宁薯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薯新品种宁薯6号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甘薯新品种宁薯6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复合肥15 kg/667m2+尿素3 kg/667 m2+硫酸钾7 kg/667 m2的配方最佳,可在插后35~45 d施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索应用油菜简化高效施肥技术,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为油菜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旱地和水田开展了油菜简化施肥试验,比较油菜简化施肥与习惯施肥产量和效益。[结果]施用40%(25-7-8)宜施壮油菜专用肥900 kg/hm~2效果最佳,比习惯施肥[45%(15-15-15)复合肥750 kg/hm~2]增产1 083.0 kg/hm~2、增收4 395元/hm~2,增幅分别达到28.5%、50.5%,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结论]油菜简化施肥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用工成本,提高油菜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8.
“菜·油两用”优质油菜轻简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质油菜“赣油杂1号”,在稻田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当主茎伸长20~30cm时,摘去主茎12cm左右,每公顷可采摘3750kg左右的菜薹作蔬菜用,然后,油菜正常成熟,每公顷可收油菜籽2868kg,比不摘菜薹的增产7.5%,增加收入5623.5元/hm2,实现了菜、油双丰收。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东台市油菜机械化栽培的产量和效益,在总结分析东台市弶港镇油菜产区的基本情况、油菜机械直播栽培较人工移栽的优势的基础上,对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基肥用45%硫酸钾复合肥或磷酸一铵450kg/hm~2、尿素150kg/hm~2、持力硼3kg/hm~2;选用耐裂果、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优良品种("盐油杂3号"、"沣油737")种植;东台沿海地区机直播油菜的最佳播种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适宜播种期内播种量一般为2.25~3.75kg/hm~2;在油菜始薹至见蕾期,根据苗情适时追施薹肥,用尿素150kg/hm~2、45%三元复合肥225kg/hm~2;在始花期喷1次油菜专用硼钾钼肥,用量为1.5L/hm~2。  相似文献   

10.
田仁明  周燕 《农民致富之友》2013,(16):97-97,101
设置无稻草还田常规施肥、有稻草还田化肥不同减量施用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绥阳县粮油主产区之一的风华大坝上,油菜育苗移栽田块,将前作稻草覆盖行间还田,有显著增产效果,在稻草覆盖还田的情况下,农户常规化肥施用量可以减少一些,最多可减量25%,实际用量以底肥45%的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亩+追肥尿素15公斤/亩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巨鹿示范基地为例,本研究以邢麦7号为试验品种设计5个不同氮磷钾配比模式,研究小麦底肥最佳氮磷钾配比。研究表明,在同一品种、统一管理的条件下,处理三:底施肥尔得45%(19-21-5)复混肥40 kg/亩,追施尿素20 kg/亩效果最好;在底施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氮肥和磷肥不增产,反而产量略低,底肥用量虽然高但氮磷钾配比不当,反而降低肥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施肥试验,初步明确了"沪油15号"的施肥技术措施,即每667m2基施45%复合肥30kg、氯化钾8kg,腊肥施尿素15kg/667m2,苔肥施尿素10kg/667m2,此施肥技术可使油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3.
为大面积推广华油杂72,开展旱地、水田不同施肥量与习惯施肥和不施肥作对照的对比试验,探索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油菜专用肥(旱地、水田)最佳施肥量为750 kg/hm~2,比不施肥分别增产75.6%和50.9%,比习惯施肥分别增产23.0%和26.6%,增产效果显著。油菜简化施肥可以释放出更多劳动力,本试验研究为油菜大面积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宁杂21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7为母本、恢复系05N336为父本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结果表明: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99.00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9.79%,平均产油量1 421.5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26.10%;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828.8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3.87%,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在长江下游国家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7.28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09%,平均产油量1 168.65 kg/hm~2,比对照增产7.68%,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914.50 kg/hm~2,比对照增产8.85%,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宁杂21号优质高产、含油量高、抗(耐)病性强、综合性状好、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角果较大,这些特性十分有利于油菜的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15.
以双低常规油菜宁油12号和双低杂交油菜秦油7号为材料,针对江苏省油菜生产特点及油菜机械化生产对种植方式的要求,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种植密度的直播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相同播种期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宁油12号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二次方程y=-8.714 3x2+47.686x+157.4,最适种植密度为41.10万株/hm2,秦油7号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二次方程y=-11.214x2+61.586x+155.8,最适种植密度为41.27万株/hm2.因此直播油菜在适宜播种期内种植密度以37.5万~45万株/hm2为宜.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秦油7号和宁油12号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处理间的产量水平均达到显著差异,且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因此直播油菜在茬口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早播.  相似文献   

16.
沪油杂4号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特性.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674.5 kg/hm2,比双低对照沪油15增产6.0%,国家冬油菜长江下游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590.4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5.54%.国家冬油菜长江下游生产试验的平均产量2 520.0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75%.该品种种子含油率44.63%,芥酸含量为0,硫苷总量29.61 μmol/g.  相似文献   

17.
宁杂15号是以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7为母本和双低恢复系N131为父本育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新品种.宁杂15号在2004-2005年度江苏省杂交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07.38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11.06%,2005-2006年度省区试平均产量182.56 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8.07%,增产均达到极显显著水平,省区试两年平均产油量比宁杂一号增产9.3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1.45 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7.09%.宁杂15号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抗(耐)病性强,成熟期适中,双低品质符合国家双低标准,是江苏省审定的第一个可用于油蔬两用栽培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本文介绍宁杂15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以"赣油杂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江西双季稻区迟直播油菜产量、效益、花后干物质转移及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氮)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和效益,增产幅度在49.65%~66.75%,效益增幅达50%以上,但当施氮量高于180 kg/hm2,增施氮肥的增产效应不显著,经济效益、干物质转移效率和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则明显降低;N150处理与N90和N120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N150与N180、N210和N240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且显著高于N180、N210和N240处理。因此,为达到同步实现油菜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较好地协调油菜高效生产与氮肥合理利用的统一,江西双季稻区迟直播油菜生产适宜施氮量为150~180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肥用量对水稻旱直播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水稻旱直播栽培的施肥方法,开展不同基肥用量的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施用不同数量三元复合肥作基肥,以每667m2施复合肥25kg产量最高 每667m2施复合肥17.5~25kg比不施基肥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20.
<正>1试验概况1.1试验目的。本试验目的是研究油菜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锌肥对油菜的增产效果影响。1.2试验作物。油菜,品种为华冠青梗菜。1.3试验地点。桃园办事处大马村。1.4试验设计。本试验在施用适量有机肥为底肥的基础上进行,设2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宽2.4 m,长6.5 m。处理1为常规施肥区(每亩底肥复合肥50 kg/亩,缓苗后追施一次尿素35 kg/亩)。处理2在与处理1同等施肥基础上叶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