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楠杆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储量和持水特性,以保护区9种不同植被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枯落物储量、持水量和持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枯落物层平均厚度在1.15-4.57cm之间,大小顺序为落叶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麻栎林竹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杨树林华山松林;枯落物蓄积量为1.13-11.36t/hm~2,大小顺序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麻栎林灌木林华山松林杨树林。(2)9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在3.817 9-21.405 3t/hm~2之间,其大小顺序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落叶阔叶林麻栎林针阔混交林华山松林灌木林杨树林;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336.46%-460.45%,表现为落叶阔叶林马尾松林华山松林麻栎林灌木林竹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杨树林。(3)9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枯落物持水量随浸泡时间增加而增加,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持水量分别在12h和1.5h基本达到饱和,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前5min内速率最大,而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持水速率分别在12h和1.5h之后趋近于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马尾松与山杜英、枫香、拟赤杨和光皮桦混交后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上部分持水量以马尾松纯林最大,其次是混交林,最小为阔叶树纯林;活地被物枯落物部分持水量以阔叶树纯林最大,其次为混交林,最小为马尾松纯林;土壤渗透能力和贮水能力以混交林最大,其次为阔叶林,最小为马尾松林。  相似文献   

3.
千岛湖地区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水文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千岛湖库区富溪林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新造林、马尾松林、杉木林7种林分林下枯落物层的厚度、储量及其持水特性的研究,揭示了该区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在实验室进行持水试验得出各种林分最大含水量大小顺序是:灌木林〉阔叶林〉混交林〉新造林〉杉木林〉毛竹〉马尾松;前30min内林地枯落物持水作用最强,其吸水速率顺序为: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阔叶林〉杉木林〉新造林〉马尾松林;各林分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大小顺序为:混交林〉阔叶林〉杉木林〉灌木林〉毛竹林〉新造林〉马尾松林;从水文效应各项指标来比较,阔叶林水文生态效应最好,马尾松林最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江山市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7年10月,选取浙江省江山市典型地段的阔叶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设立标准样地,研究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性能。结果表明,6种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储量为7.86~25.64 t·hm~(-2),由大到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灌木林,且枯落物厚度和储量大小排序一致;最大持水量变化在11.19~33.42 t·hm~(-2),有效拦蓄率范围为87.37%~126.41%,有效拦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灌木林,含阔叶树种的森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优于针叶林;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湖州市7种主要林分类型植被的枯落物层持水性能和土壤层蓄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林分类型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量存在差异,枯落物现存量变化范围为5.92~ 9.88 t/hm2,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范围为49.00% ~58.11%,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1 934.8~2 324.4 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疏林>马尾松林>灌木林>杉木林>毛竹林,林地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疏林>灌木林>毛竹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的林地持水能力要好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全市非毛管总蓄水量为12 919.2万t,最大蓄水量为43 617.7万t.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临安市水涛庄水库集水区森林地表土壤和林下枯落物的取样分析,分别对11种森林类型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特性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该区域森林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枯落物水源涵养总量为9.17×10~4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17.10 m~3/hm~2,单位面积持水拦截量表现为马尾松-白栎-短柄枹栎混交林青冈栎林麻栎林短柄枹栎林山核桃林灌木林毛竹林金钱松林马尾松林高节竹林杉木林;土壤水源涵养总量为2108.41×10~4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3931.06 m~3/hm~2,单位面积持水量表现为马尾松-白栎-短柄枹栎混交林青冈栎林毛竹林麻栎林短柄枹栎林金钱松林高节竹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灌木林山核桃林。  相似文献   

7.
利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北小流域4种植被类型的枯落物层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均以叶为主要积累凋落物方式,其次是枝条,碎屑最小,而坡耕地有别于各森林植被类型,坡耕地碎屑排第三,最小的是落果积累的方式。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总厚度以枫樟混交林最大,坡耕地的最小;枯落物总储量马尾松林最大,为18. 75 t·hm~(-2);其次是枫樟混交林,为13. 59 t·hm~(-2);坡耕地的最小,仅为5. 81 t·hm~(-2);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储量均表现为马尾松林枫樟混交林杜仲林坡耕地。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范围在5. 59~21. 05 t·hm~(-2)之间,枫樟混交林最大持水量最大,为21. 05 t·hm~(-2),其次为杜仲林、马尾松林,坡耕地的最大持水量最小,为5. 59 t·hm~(-2)。不同植被类型最大持水率均值表现为杜仲林枫樟混交林马尾松林坡耕地;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中半分解层表现为杜仲林(249. 07%)马尾松林(234. 29%)枫樟混交林(203. 27%)坡耕地(195. 92%),未分解层表现为杜仲林(301. 10%)枫樟混交林(268. 01%马尾松林(192. 56%)坡耕地(102. 94%);不同植被类型最大持水率表现为半分解层(220. 64%)未分解层(216. 15%),说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大于未分解层。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现明显的对数关系(R0. 93),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现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0. 99)。  相似文献   

8.
对绵阳官司流域不同林分枯落物储量及持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林分枯落物的储量顺序为松柏混交林(8.09t.hm-2)〉马尾松林(7.77 t.hm-2)〉柏木纯林(3.07 t.hm-2),持水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柏木纯(3 709 g.kg-1)〉松柏混交林(3 392 g.kg-1)〉马尾松林(312 2 g.kg-1),虽然林分不同,但在持水过程中均表现出相似性,即1 h前吸水量最大,并在2 h~4 h间达到较稳定的状态。各林分地表枯落物对降雨有效拦蓄量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松柏混林〉柏木纯林。  相似文献   

9.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水法,对丹江口湖北库区龙口林场5种类型马尾松林分枯落物蓄水、土壤理化性质和蓄水能力、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等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马尾松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变化范围在45.83-93.32t·hm^-2,为松柏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低密度马尾松林〉中密度马尾松林〉高密度马尾松林。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在29.83-41.79t·hm^-2,为中密度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低密度马尾松林〉高密度马尾松林。②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增加的趋势,而总孔隙度呈逐渐递减的趋势。不同类型马尾松土壤贮水能力差异明显,表现为针阔混交林〉低密度马尾松林〉中密度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高密度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约是高密度马尾松林的1.25倍。③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径流量在14.68-29.56m^3·hm^-2之间,土壤侵蚀量在2.01~4.15m3·hm^-2之间,且均以栎类次生林最优,松柏混交林次之,马尾松纯林最低。总体而言,综合利用抚育择伐和人工诱导自然更新的方法,人工诱导马尾松纯林逐步向针阔混交林发育,可更有效提高水土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五台山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枯落物持水量,以荒草地作为对照,研究其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天然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等均优于荒草地。天然混交林的枯落物厚度约为荒草地的10倍,枯落物持水量约为荒草地的7.32倍,土壤总贮水量约为荒草地的2.59倍。因此,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混交林对改良土壤及涵养水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造林时应适当提高混交林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