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绵 《乡村科技》2023,(7):20-23
当前,我国农村“空心化”、人口低质化问题严峻,导致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和素质构成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差距较大。因此,农村地区需要引入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人才。乡村振兴人才的引进需要强化政府的政策推力、乡村建设的内拉力和乡情乡愁文化的情感引力。基于此,建构乡村振兴人才引进机制需要从3个维度着手:一是要强化政策导向,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推力机制;二是要推进乡村建设,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拉力机制;三是要重视乡情乡愁的作用,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情感牵引机制。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作为乡村治理的“柔性工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形成的制度文化,构成了乡村治理活动的组织补充,在农村社会中形成集体意识和社会公约,克服科层制制度安排的局限;村民婚丧嫁娶形成的“半熟人社会”人际网络和社会互动演化为乡村治理活动的情感纽带和感性力量;周期性复现的节日庆典形成的物质、情感、信息交流网络强化了乡村治理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产生的强大内生动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乡贤文化作为中国农村传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乡贤文化更好地滋养米仓山地区乡村振兴尤为迫切。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健全米仓山地区农村乡贤文化培育机制、合理定位新乡贤的角色,助推米仓山地区农村乡贤文化发挥作用及构建全方位宣传体系,强化米仓山地区农村乡贤文化培育机制等方面对乡贤文化助推米仓山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精神保障,不仅是农村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已取得很大成就,但还存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不良习俗尚存、基层干部组织不力、义务教育落后等问题,需要从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等方面入手,逐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贵州省脱贫地区农村内生发展建设,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贵州省脱贫地区展开调查,从农村内部资源发展、农村劳动力、农村体制制度三个方面了解内生发展现状,结果显示,贵州省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存在内部资源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乡村体制发展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性作用,科学合理运用现有资源,加强乡村教育建设,建立乡村教育支持平台,运用多元发展机制,推进乡村体制创新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休闲体育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乡村民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为农民拓展收入来源,改善其生活质量;推动农村地区精神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为此,乡村地区,应该牢牢把握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强化对乡村休闲体育的认知;基于本地实际凸显本地特色;重视对乡村休闲体育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进等,从而有效推进农村休闲体育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安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登录、轻保护以及非遗保护与乡村生活、旅游业逐步脱节等问题,首先从西安乡村非遗保护综合价值阐释出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旅游业发展需求,阐明西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与意义,其次对西安乡村非遗保护概况进行总结,指出西安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整体保护欠缺、濒临失传、与缺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加强调查整理、传承人保护、平台建设、教育推广、宣传普及等五个方面着手,提出西安农村地区非遗保护具体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农村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来源。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虽在文化基础设施和乡土文化品牌创立上有所成就,但仍存在诸如地区差异大、利用度有限、重视度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应以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教育发展为着力点,为实现农村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农业多功能性和长三角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深入分析,为长三角乡村振兴工作指明方向重点。【方法】研究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振兴目标要求的内在关联,进而揭示长三角乡村振兴更加依赖农业多功能性发挥。【结果】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着力点是在发展农村产业的同时,依靠农业多功能性发挥,破解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传统农业文化遗失和乡村治理失效的现实困境。【结论】必须深挖农业经济功能,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回归农业生态功能,把农业建成乡村生态屏障;放大农业文化功能,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强化农业社会和政治功能,助推乡村实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自提出乡村振兴以来,国家多次强调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而这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内容。提升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对乡村振兴而言大有裨益,因此还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将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放到主要阵地上。通过强化乡村教育工作质量,坚持乡村优先发展战略,为学前教育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最终才能够解决乡村学前教育的基本需求以及民众的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  相似文献   

11.
浙江农村地区系列文化礼堂参与式传播和文化实践的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表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礼堂作为一个新兴乡村传播基础设施综合体,建构了农村新型的公共空间,其文化实践采用了地方化和乡愁表达等策略,促进了"集体"的想象,重塑了乡村公共生活。国家、地方、市场、社会组织、个体等多种符号交织和渗透于农村文化礼堂参与式传播和文化实践中。农村文化礼堂参与式传播和文化实践,使村民更好地掌握了文化生产的技能,提升了自我表达的能力,增强了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为乡村公共生活的重塑和文化振兴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德育环境,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青少年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德育环境优化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也愈加凸显。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现存的教育功利化、外部不良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教育设施载体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优化路径,以期助力乡村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使"三农"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不协调,农村经济硬实力与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相差甚远,学术界对农村旅游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关注。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即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详细阐述旅游文化软实力在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我国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试图找到提升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实现乡村经济尽快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新乡村。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开放教育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教育和服务,有效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以陕西地区为例,介绍了陕西省地域经济文化差异以及开放教育融入陕西乡村文化振兴研究技术路线,分析研究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立足农民需求,精准送课下乡;贴合地域特点,量身打造乡村人才振兴计划;扶志扶智,推进乡村振兴良性化发展。提出了开放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体育赛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结果显示,体育赛事不仅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促使农村实现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振兴,已成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因此,应以体育赛事作为农村地区振兴的触发器,助推农村地区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比较重视农村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也使得社会对农村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乡村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村成人对农业技术的熟练运用,加快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新型农民,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本文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意义、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提出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广东农村地区的旅游发展现状出发,总结了广东乡村旅游目的地类型和产品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广东乡村旅游发展的四大模式:民俗文化型、生态游憩型、休闲农业型和红色文化型,提出了构建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四大因素:产业经济、乡村文化、村落风貌及开发主体,为广东农村地区和国内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魏斌  马玉堂 《安徽农业科学》2024,(2):110-113+120
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旨在研究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和关键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政府引导不足、旅游产品单一、乡村形象和品质不高等。认为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应该注重文化、生态和社区参与,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推动、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形象、促进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丰 《乡村科技》2020,(9):37-38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建立农家书屋长效发展机制,可以持续优化农村地区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整体文化素质,使乡村充满活力与生机。因此,本文立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现有的农家书屋等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提出农家书屋长效发展机制建设模式,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为缩短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发展差距,我国提出乡村振兴策略,利用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而乡村文化在农村振兴发展中属于核心部分,可以决定乡村振兴的落实情况,所以在落实乡村振兴之前,必须积极明确乡村文化的建设路径。基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为核心,围绕着乡村振兴视域,提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特性、核心价值以及关键路径,以期为现代乡村树立一条乡村文化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