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松树一般指松科松属树种,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为人类提供食用种子。但全世界100多个松树树种并非均能提供适合于食用的松籽,能够提供适合于人类食用种子的松树统称为食用松。文中对世界范围内食用松的食用价值、主要种类、分布、利用状况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红松、西伯利亚红松、意大利石松等几种重要食用松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食用松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加勒比松及其杂种的无性繁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加勒比松自引进我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表现出速生丰产、产脂高、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但加勒比松及杂种良种供应量明显不足。主要原因是引进的加勒比松开花结实晚,种子产量低;另一原因是进口的杂交良种价格昂贵。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指出除继续大力开发我国自己的加勒比松与湿地松种间和加勒比松种内杂交技术外,还应加强研究加勒比松及其杂交种的无性繁殖技术。通过回顾加勒比松的无性繁殖技术的进展状况,重点指出要学习澳大利亚等国的先进的扦插繁殖技术,形成一套成熟的加勒比松的无性繁殖技术。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加勒比松及杂种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  相似文献   

3.
戒台寺和潭柘寺古树衰老的几个生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戒台寺和潭柘寺的卧龙松、自在松、抱塔松、活动松等油松及九龙松 (白皮松 )、娑罗树 (七叶树东西 2棵 )等古树的树体温度、叶绿素含量、叶及土壤矿物质含量等生理参数进行测定 ,与 40a生的油松、白皮松、七叶树进行对比 ,得出如下结论 :1 )树木的衰弱程度与其树体温度有一定相关性 ,即越衰老的树木树体温度越高 ;2 )老树的叶绿素含量一般均比对照低 ;3)衰老古树呈现明显的缺素症状。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火炬松、晚松、马尾松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3年生的湿地松、火炬松、晚松、马尾松生长对比试验的树高、直径、材积等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松树在树高、直径、材积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生长差异主要存在于3种国外松与马尾松之间。直径、材积生长差异不仅存在于3种国外松与马尾松之间,3种国外松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树高、直径、材积生长以火炬松的生长量为最大,马尾松最小,晚松和湿地松居中。  相似文献   

5.
自日本学者首次报道在赤松枯死木中发现线虫以来,美、法等国相继报道欧洲赤松、黑松、海岸松等松树中发现线虫,1983年7月,中国林科院李广武等人报道,我国浙江、山东、江西等省马尾松、黑松等枯死树上有大量线虫;同年12月,南京农学院程瑚瑞等报道在南京市黑松树上发现松材线虫,拟松线虫。同年7月,我们在洪江市嵩云山马尾松枯死木中发现大量线虫,继而在靖县、会同、通道、怀化、麻阳、芷江、溆浦、黔阳等县市的马尾松枯死树中陆续发现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戒台寺、潭柘寺古树衰老的几个生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戒台寺和潭柘寺的卧龙松、自在松、抱塔松、活动松等油松、九龙松(白皮松)、娑罗树(七叶树东西两棵)等古树的树体温度、叶绿素含量、树叶及土壤矿物质含量等生理参数进行测定,并与40年生的油松、白皮松、七叶树生长正常的植株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1)树木的衰弱程度与其树体温度有一定相关性,即越衰老的树木树体温度越高;(2)老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一般均比健壮植株低;(3)衰老古树呈现明显的缺素症状。  相似文献   

7.
简介松叶蜂     
松叶蜂属膜翅目松蜂科,据有关文献记载,本科已知约60种,分为10属。我国已知29种,隶属2亚科,6属。我省有5属,14种,以滇中地区分布较多,主要是南华松叶蜂、祥云新松叶蜂、广西新松叶蜂、永仁吉松叶蜂、楚雄新松叶蜂等。松叶蜂主要危害马尾松、云南松、华山松、黄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苦槠混交林生长状况与土壤肥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光泽县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7 a生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苦槠混交林(混交比例1∶1)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下坡位,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大于马尾松纯林,蓄积量为30.33 m3·hm-2,比马尾松纯林增加17.47%;在中坡位,混交林的蓄积量略高于马尾松纯林;在上坡位,混交林的生长量小于马尾松纯林,林分蓄积量为11.89 m3·hm-2,仅为马尾松纯林的76.02%。混交林和纯林蓄积量、表层(0-10 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等指标均随着坡位的下降而增加。马尾松苦槠混交林的表层(0-10 cm)土壤有机质、全N等指标在下坡和中坡位均略高于马尾松纯林,在上坡位则略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9.
新松叶蜂,又名松黄叶蜂,属松叶蜂科。主要危害油松、赤松、华山松、马尾松、黑松、红松、云南松等松属的针叶。2005—2007年,祁门县马尾松受其侵害,幼虫大量取食针叶,严重影响马尾松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是我国松属树种中地理分布最广的一种,也是南方的造林先锋树种和主要用材树种。文中从物理力学性能、纤维特性以及渗透性等方面论述了马尾松木材材性特点,介绍了马尾松木材干燥及脱脂处理技术、木材蓝变及其防治方法,总结了马尾松木材在实木利用、人造板生产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展望了马尾松木材加工利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杨婷  段如雁  苏刚 《绿色科技》2014,(4):104-106
从马尾松养分元素含量、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养分循环特征、干扰环境对马尾松营养特性的影响、马尾松施肥及调控等方面分析了马尾松营养循环和调控研究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同时概述了马尾松研究营养循环及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广东地区,应用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连续3年监测松褐天牛及其它松树主要蛀干害虫的为害情况,结果表明: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可以持续监测林间松褐天牛、赤梗天牛、马尾松角胫象和松瘤象等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发生量和发生规律,为监测、预报、控制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提供直接、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持水性和肥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与格氏栲、青栲、火力楠及杉木等树种混交试验,13年生时测定不同混交林土壤的持水性、土壤结构和养分。结果表明,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饱和持水量大于马尾松火力楠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土壤结构破坏率以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较低,而马尾松格氏栲混交林土壤孔隙度最大,且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性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混交组合。格氏栲和青栲为马尾松伴生树种可以促进林分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
查明马尾松毛虫、浙江黑松叶蜂、松梢螟三种桂南松树主要害虫对新引进的湿地松X加勒比松、黑西哥松、台库努曼松、马西尼姆松、卵果松等热带松的苗期、幼树期的不同危害情况,指出影响引种的主要害虫及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5.
彰武松采穗圃的营建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wuensis)是在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区域内的一片樟子松人工林中发现的;现已推广到黑龙江、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1999年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为了扩大彰武松的繁育数量,建立了一个面积2hm^2的采穗圃。目的是加快彰武松的扩繁地区,让彰武松更快地适宜三北地区,它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彰武松采穗圃。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马尾松具有重要的工、农业经济价值,主要探讨了马尾松的育苗栽培和猝倒病、叶枯病、赤枯病、松瘤病、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松梢小卷蛾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为进一步提高马尾松的种植及其病虫害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马尾松种子园嫁接成活率和建园质量,在苗圃地培育马尾松砧木并在苗圃地采用套袋嫁接技术嫁接接穗,成活后,将接株移栽到马尾松种子园定植。笔者主要从砧木的培育、穗条的采集、套袋嫁接方式及嫁接苗处理等方面阐述马尾松苗圃地套袋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18.
六万松叶蜂Diprion liuwanense Huanget Xiao属膜翅目松叶蜂科Diprionidae松叶蜂属Diprion Sahrank。该虫是广西桂林地区马尾松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桂林地区的永福、荔浦、恭城、平乐及桂林市的阳朔、临桂等县经常出现该虫的危害,1983年以来,我们对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括了福建省马尾松良种资源的优势,并就建立马尾松母树林良种基地、马尾松造纸材良种选育等方面对福建省马尾松良种繁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五针松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的分析,对五针松盆景栽培幼苗的选择提出了针叶要短,针叶要绿,砧木要粗,接穗要短、分枝要多、接处要矮,接口要牢、根系要发达、带土要多的关键要求,并从五针松盆景栽种与用盆,场地、换盆、浇水、施肥、光照、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整形,盆景造型等方面探讨了五针松盆景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