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七粳条下载有“粳谷奴”一药,时珍自注:“谷穗煤黑者。”此药主治“走马喉痹,烧研,酒服方寸匕,立效。”“粳谷奴”一名,不见于古代其它本草或植物学著作,此为何物,未详。赵腾芳同志《黑糯稻的考察和研究》一文(载《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认为指“黑糯。”董国堃同志撰《对“粳谷奴就是黑糯稻”的质疑》一文(载《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提出异议,认为此物“一是指谷穗煤黑者,为粳谷奴也;二是指此煤黑者可入药,能治走马喉痹(即白喉)”。(按:着重点原文所加)上述二说,笔者均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
黑色稻米是指糙米色泽为黑色的稻米。由于花青素在果皮、种皮内大量积累,从而使糙米出现黑色。1.黑米的营养特点黑米营养丰富,并具有保健及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用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功效,因而在民间黑米有"珍贡米"、"药米"之誉。黑米主要包含:①矿物  相似文献   

3.
答: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米质佳,食用价值高。除煮粥外,还可以制作各种营养食品和酿酒。现代医学证实,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疗效。所含营养成分多聚集在黑  相似文献   

4.
陕西黑米产于陕西洋县,汉中和关中地区。米呈黑色、胚乳呈白色,历代被列为皇家贡品,有“东方黑珍珠”、“世界米中之王”的美称。此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开胃益中的疗效。云南紫米产于云南石屏县。米衣黑色,米桃红色,味清香,有补血、补气、滋阴壮阳作用。东兰墨米  相似文献   

5.
莒州黑糯稻,是山东省莒县地方特色水稻品种,该品种在莒县栽培历史悠久,以其色黑、味香、质糯而远近闻名。该品种稻米是一种药食兼用产品,具有"滋阳补肾、健脾暖胃、明目活血、强身健体"等食疗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莒州黑糯稻,是山东省莒县地方特色水稻品种,该品种在莒县栽培历史悠久,以其色黑、味香、质糯而远近闻名。该品种稻米是一种药食兼用产品,具有"滋阳补肾、健脾暖胃、明目活血、强身健体"等食疗功能。  相似文献   

7.
汉中“贡珍米”郭福德在名目众多的大米品种中,陕西汉中产的“贡珍米”,可算是优质米种的娇娇。为食者垂青而赞之。“贡珍米”古称“梗谷奴”,其表面为墨黑,米质细密而独特,其“珍”则在于色异,粒长,营养丰富,食之爽口而味美,药用价值极高。据李时珍《本草纲目》...  相似文献   

8.
黑珍珠黑糯玉米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糯玉米是一种特用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果糖果胶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尤其是含有其他玉米所没有的黑色素、微量元素硒,具有养颜美容、滋阴补肾、健脾护肝、明目活血等多种药用功效,是理想的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正> 俗言道:“民以食为天”,而现代科学的饮食观点则是:“食以黑为佳”。目前,国内外已兴起了一场空前的饮食“黑色革命”,其规模大有席卷全球之势。所谓“黑色食品”,主要系指黑米、黑大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香菇、发菜、海带、紫菜、豆鼓、乌骨鸡等。黑米是滋补佳品,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等作用,可治少年白发、供孕妇、产妇补虚养身,黑米含17种氨基酸及较多的铁、磷、钙及维生素B、B2、B6.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的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0.
豆腐起源于何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文华 《农业考古》1991,(1):245-248
豆腐的发明年代,是中国食品营养学史上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早在宋代,哲学家朱熹(公元1130—1200年)写过八首素食诗,其中一首是写豆腐的:“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自注曰:“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可知早在宋代就有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发明的传说。此后,明代的罗颀在《物原》中说:西汉时的古籍中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叶子奇在《草木子》中  相似文献   

11.
红糖 《本草纲目》记载:红糖性温,有散寒活血、暖胃健脾的功效。医学研究证明,红糖中的黑色物质能阻止血清内的中性脂肪及胰岛素含量的上升,降低肠道对葡萄糖的过量吸收,故有防治血  相似文献   

12.
茯苓考述     
茯苓是我国主要的林副特产,也是重要的中药材,素有除湿“圣药”、中药“八珍”之一的美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认识和利用茯苓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诗人给我们留下许多有关茯苓的动人诗篇,仍传颂至今。“碧松根下茯苓多”“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说明在公元前六世纪,我国就知道了采用茯苓。茯苓释名很多,古有茯兔(《神农本草经》)、茯神(陶弘景:《名医别录》)、松腴、不死面(明·刘国翰:《记事珠》)、伏灵(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解释:“茯苓,史记龟策传作茯灵、盖松  相似文献   

13.
麦饭石,因其形状如一团大麦饭而得名。在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对麦饭石的性能、用途、用法都有记载。后来传到国外,有“健康药石”的美称。前期投入:5万元左右,主要  相似文献   

14.
枸杞,又名红果子、明目子、枸杞豆、血杞子,茨树多名。枸杞属茄科落叶灌木植物。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诗赞曰:“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名可延年”,清康熙皇帝赞其功效不凡故称之为贡果。自古被誉为药疗食补佳品,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春采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果名枸杞子,冬采根为地骨皮《本草汇言》评述,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升、阳可生、  相似文献   

15.
《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发表的覃彩銮诸君的文章——《从考古资料看汉初南越国的农业》一文,其中提出了“蒲桃是何种水果”(见该刊第125页)的疑问,笔者仅就这一问题略述管见,敬致于覃彩銮先生及广大农艺爱好者。蒲桃是葡萄(Vitis viaifera Linn.)的古称,见于《汉书》、《西京杂记》及《博物志》等书。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葡萄,汉书作蒲桃”。  相似文献   

16.
黑米是我国传统的稻米珍品,素有“黑珍珠”之称。黑米果皮中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具有滋阳益肾、明目活血、健脾暖肝等药理作用,将黑米加入冰洪淋中制成黑米冰洪淋,不仅增加了冰洪淋的品种,而且集色、味、营养保健于一体,是一种理想的黑色食品,现将生产技术介绍如下,一、原料及设备原料:白砂糖、鲜牛乳、稀奶油、炼乳、蛋黄粉、稳定剂、乳化剂、黑米。主要设备:夹层锅、料液混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玉米的种植是明代从外国引进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玉蜀黍),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有叫棒子的,有叫苞谷的,也有叫玉茭子的……大约有五十多个名子。据说玉米的故乡是美洲的墨西哥,墨西哥的“玛雅文化”人们称为“玉米文化”,在其传说中的特拉洛克神就是阿兹蒂克族的玉米神,墨西哥人每年祭祀玉米神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地理知识》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佟屏亚同志著文所述甚详) 我国从何时种植玉米,史学界和一些考古工作者认为自明代始。罗尔纲先生说:“玉蜀黍本产自美洲,其传入中国约在明隆庆(公元一五六七——一五七二年)前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玉蜀黍已有正确记载。并言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案时珍《本草纲目》采辑始于壬子(公元一五五二年),始于万历戊寅(公元一五七八年),可知玉蜀黍之  相似文献   

18.
糯米杂谈     
在水稻籼、粳、糯三种类型中,从野生稻最先演化而来的是籼稻,接着是粳稻,最后才出现了糯稻。根据古藉资料,我国到了汉朝初期,才有糯稻的记载,不过那时还称呼它为秫稻,形容它是“粘性稻”的意思。直到《说文解字》一书出版时,才真正用上了“糯”字。这至少表明,糯...  相似文献   

19.
地耳又名地木耳、地皮菜(江、浙一带)、雷公屎(湖广一带),是一种陆生蓝藻类,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尤其是南方丘陵山区雨季时生长旺盛,可作鲜菜食用或干菜贮存。明代李时珍(1590年)的《本草纲目》对此早有记载:“地耳俗名地踏菰,生丘陵如碧石青也。状如木耳,春夏生雨中”。这应当是全世界对此种藻类最早的生  相似文献   

20.
云芝的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芝(CoriolusuersicolorFr .)又称白芝、彩色蕈盖菌,是灵芝属中的一种真菌。云芝原产于我国,早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灵芝有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云芝。1 经济价值云芝为传统的药用真菌,具有特殊药理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云芝胞内多糖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