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园艺》2006,(1):47-47
“树型”良种金银花,是药都药材种养能手黄菊林,以千年古药都大叶立本金银花中自然产生的优良株系为基础,与南方优良品系良种金银花杂交,再经无性繁殖、提纯、复壮,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花蕾齐、花质优、产量高、见效早,耐旱涝、耐寒热、耐土壤瘠薄、抗病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白粉病是金银花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可危害金银花的叶片、花蕾和嫩茎等,造成金银花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本文重点阐述了金银花白粉病的病害症状、发生规律及对该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金银花种植户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银花在棚架、篱垣、固沙护坡、专类园绿化及造景等作用价值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金银花选地、整地、栽植、整形修剪、土壤管理、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8个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在施肥管理上,金银花返青前施相同的磷钾肥,追施适量的氮肥(50g/株),可以提高金银花产量,且不影响金银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新品系--懒汉金银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存仓 《西南园艺》2004,32(4):52-53
“懒汉金银花”是由本协作社在国家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用本地金银花与野生芽变品系采取多元杂交技术,历经6年培育而成的金银花新品系。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在我国分布广泛,对环境适应力极强,能够在多种胁迫条件下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常用大宗中药材,兼具经济价值及生态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金银花在温度、干旱、光照、盐、重金属及病虫害、内生菌等胁迫条件下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逆境下金银花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光合荧光变化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今后探究金银花抗逆性的深层次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期望为高品质道地金银花的生态种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俗称二花、双花、银花、忍冬花、通灵草等,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的花灌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山东、河南两省栽培较多。它的花、叶均可人药。是清热解毒的重要中药材之一。五莲县是个山区县.金银花栽培面积已达800多公顷,为尽快提高金银花的产量和质量。除对原有的金银花加强科学管理外,我们从1997-2004年对山地小梯田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由原来的1年1茬花,每亩产花50-60kg。提高到一年3茬花,每亩产花130-200kg。而且花蕾肥大,品质优良,烘干后色泽黄绿,香味芬芳。一级品率高达98%以上,2003年“非典”期间药厂、药商争先订单订货,一级品市场价高达200—250元儿g,每亩产值26000元-40000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土壤干旱胁迫方法,测定了不同品种金银花水分利用效率、质膜相对透性等指标,分析了不同金银花对具体指标的抗旱性反应,以期为南方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筛选耐旱植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金银花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不同,遵义金银花水分利用效率下降,北部金银花呈先升后降趋势,麻江金银花、花溪2金银花和花溪1金银花呈先降后升趋势,各金银花的质膜相对透性和膜受伤的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同。由此得出:不同品种金银花形成了各自的水分利用特点,麻江金银花节水能力相对最强,遵义金银花和北部金银花节水能力较弱,河南金银花细胞耐干性和抵御膜伤害的能力最强,花溪1金银花和山东金银花相对较强,遵义金银花、麻江金银花和花溪2金银花相对较弱,同种金银花在水分利用效率和质膜透性这2个指标的耐旱性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是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由于喜光、耐阴、耐寒、耐旱、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酸碱土壤均能生长,根系发达,萌蘖力强等特点,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蓟县从山东临沂引进金银花进行推广种植,通过修剪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总结蓟县地区金银花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为推进临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从产业发展角度重新审视金银花种植发展潜力,改进栽培与经营模式,加强过程管理,优化和延伸金银花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为生产主,兼有观光、科研功能的金银花多主蔓、株作式栽培技术研究,在重庆市“秀山沙帽村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的科技示范区获得成功。通过株作式栽培,金银花2年结花、3年投产,每株产鲜花达10~15kg以上,单株水平展幅达2~3m,  相似文献   

11.
范鹤鸣 《花木盆景》2007,(10):49-49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每年花期5至10月,初开时白色,3天后变为金黄色,芳香。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原沃地、山区丘陵、路旁堤坝等地均有自然分布。金银花虽耐贫瘠,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为最好。  相似文献   

12.
<正>金银花是医药名著《本草纲目》中着重记载的药食同源的大宗传统中药材之一。近年来随着金银花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逐步深入,其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国内形成了较大金银花产业链。由于金银花适应性、抗病性强,种植、管理简单,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持水库的水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银花虽然病虫害发生轻,也仍受到一些病虫害危害,影响其正常生长,且各种病虫害均发生于花蕾采摘期(5月上中旬至9月下旬),采摘旺季时需天天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又名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其药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绿原酸类和黄酮类,具有抑菌、消炎、抗氧化等效用。  相似文献   

14.
《北方园艺》2013,(2):152
金银花的干制是保证丰产丰收的最后一关,目前,在"中国金银花之乡"的巨鹿县主要采用烘干和晾晒2种方法进行干制。晾晒:主要有3种方式:场地晾晒、托盘晾晒和室内晾干。场地晾晒:选择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的水泥地、房顶等处,在早晨太阳未晒热地面以前,把金银花薄薄撒上1层,厚度以似露非露地面为宜,如覆盖黑布可有效提高金银花的外观色泽。要注意,晾晒期间花蕾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从山东、河南引进2个品种金银花,在高原寒旱地区青海省同仁县进行引种、栽培、田间管理、越冬、病虫害防治等研究与种植示范。结果表明:引进的2个品种的金银花采取越冬保护措施后,能在高原寒旱条件下生长,扩大了金银花在国内的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6.
《西南园艺》2012,(9):99-100
重庆市秀山县已发展金银花种植基地约2万hm2,年产值24L多元,被认定为中国金银花药材产业之乡,并成功申报“秀山银花”地理商标。2012年,金银花产业处于行业波动的低谷期,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创新性地以秀山金银花产业链和资金链的完整性、安全性作为评审基础,采取了金银花行业打包担保贷款的方式为多家秀山金银花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为秀山广大金银花种植、加工、销售企业与个人发展增添了后劲,为推动武陵山区特色效益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带动山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玉山 《花卉》2020,(7):23-25
正金银花与连翘不仅是优美的观赏花木,还是著名的药用植物,都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等多种作用,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中药材。金银花与连翘常搭配使用,像著名的中成药银翘解毒丸中的"银"就是金银花,"翘"为连翘。双黄连(有口服液、粉针剂)的主要成分则是金银花、连翘与黄芩。其观赏药用两相宜,可谓"花中双璧,药中兄弟"。  相似文献   

18.
张祖铭 《花卉》2014,(9):10-10
金银花又名忍冬、二宝花等,为忍冬科多年生落叶或半常绿藤本植物,以花蕾入药。金银花为常用、大宗中药材,主产于山东、河南、湖北等地。近年来,随着金银花的药理、药效被广泛认知,推广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消费者对休闲食品营养健康、美味低糖的多样化需求,本研究以金银花超微粉、雪梨超微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以期研制出一款复合低糖果冻。结果表明,金银花雪梨超微粉低糖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复配胶添加量1.4%(魔芋胶∶卡拉胶=1∶2)、金银花雪梨超微粉混合液添加量50%(金银花粉液∶雪梨粉液=1∶3)、甜菊糖添加量0.02%、柠檬酸添加量0.25%,其余为水。根据此配方研制出的果冻持水力为84.6%,微生物检验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成型稳定且低糖低热,具有金银花与雪梨的香气。  相似文献   

20.
金银花为多年生藤本灌木药用植物,近年来在重庆广泛种植。文章从整地栽植、除草施肥、整形修枝、病虫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金银花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