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ICP—OES法对5个茶树品种所制绿茶茶汤中的12种人体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绿茶茶汤中含有人体所需微量金属元素9种,其含量随季节变化和品种不同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为:春茶微量金属元素营养最丰富,蜀永1号、蜀永2号、渝茶一号3个品种在各季评分中均较高,在功能性茶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5,(3)
试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青海省五个不同地区羊肚菌子实体和发酵获得的相应菌丝体样品中的Ca、K、Na、Mg、Fe、Cu、Mn、Zn、Ni、Co、Cr、Pb、Hg、Ag、Cd十五种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羊肚菌中含有丰富的宏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五个不同地区羊肚菌中含有丰富的K、Ca、Mg、Na、Fe元素以及少量的Zn、Mn、Cu、Cr、Co元素和少量的Ni元素;羊肚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有毒金属元素Pb、Hg、As、Cd、Hg含量均低于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标准,而Pb、As、Cd均存在严重超标的情况;,与药材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比较,羊肚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只有菌株Morchella14-BM3在限量值范围内,其它四个地区羊肚菌子实体或菌丝体的有毒金属元素含量都超出了标准范围,尤其以子实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灰化温度及持续时间、不同原子化温度条件下对铅吸光值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选定干燥温度第一步为110℃,第二步为130℃.灰化温度为750℃,原子化温度为1 600℃效果较好,并测得琯溪蜜柚果脯的回收率为92.5%.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实施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我国食用菌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1.1我国食用菌质量安全标准既少又不一致 表1、表2、表3是我国2个国家标准(GB7096—2003《食用菌卫生标准》和GB7098—2003《食用菌罐头卫生标准》)及3个行业标准(NY5059—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绿色食品食用菌》、和NY5187—2002《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对食用菌重金属及其他金属元素安全指标、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添加剂卫生指标的汇总。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荷叶、地骨皮、刺嫩芽、葛根、荔枝核5种中药药品,用5ml浓硝酸和1m L双氧水混合液作为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5种中药材中钾、镁、钙、钠、铁、铜、锰、锶、锌、钴、镍、铬、镉和铅元素含量,并进一步对5种药材的药性关联性与测得的14种金属含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5.5%~104.4%之间,检出限为0.0015~0.0132,相对标准偏差为0.76%~4.82%(n=11),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因此该方法适用于中药材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5种中药材中均有高含量的钙、镁、钾元素,而不含有镍、铅、镉元素。研究结果为五种中药材中金属元素含量测定,金属元素与药用关联性的联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鱼腥草、罗汉果、茯苓、百合4种具有广西特色、用于清肺热、治疗肺病的中药植物中钙、镁、钾、钠、铜、锌等14种金属元素含量,并对4种药材中金属含量进行对比,研究其药性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波消解,使用过氧化氢与浓硝酸(1︰5(v/v))作为消解剂,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所得线性结果较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回收率在95.9%~104.3%之间,说明试验结果较准确。由试验结果可知,4种中药材的药性与其所含的金属元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了野生树花中Co、Cr、Cu、Zn、Ni、Fe、Mn、Mg、Ca和Pb1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树花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尤以Ca、Mg、Fe、Mn、Zn等元素的含量高,未检测出有害元素Pb,揭示了野生树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易受到温度、微生物、空气等的作用,从而影响食品的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将酶制剂应用到加工食品保鲜中,可以起到延长货架期、保证食品品质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常见保鲜酶及其在加工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并对酶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的功能性成分研究及食品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针菇生产现状,功能性成分及其生理作用进行了总结,对金针菇食品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金针菇食品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日渐严峻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对人员、环境、设备及加工器具的卫生要求越来越高。食品消毒方式有多种,本文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和消毒药品、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CIP清洗(Cleanin place)等消毒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有助于对其作用原理和优缺点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蚕桑在我国的医书记载中,一直都属于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当代医学中的很多研究,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印证,加之蚕桑本身又可以进行食用,因此,做好这方面功能食品的开发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了蚕桑药理的基础上,对蚕资源、桑资源功能食品的开发与研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人们对食品保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酸性硫酸钙具有安全无毒、易溶于水、稳定、低腐蚀及低脱水等特性,在食品杀菌保鲜方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酸性硫酸钙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酸性硫酸钙的保鲜机理,阐述了酸性硫酸钙在水果、蔬菜、水产品和肉类等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了解和掌握国家标准制定的果品及其制品中的致病菌和污染物限量对果品及其制品安全生产、安全监管和安全消费至关重要。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 14882—19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等4项国家标准制定的相关限量及其检验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顺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长顺县7个苹果生产村代表性苹果园土壤样品中镉、汞、砷、铅和铬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镉、汞、砷、铅和铬含量均未超过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适合无公害食品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5月26日重新发布了食品中(特别是水果和蔬菜)高氯酸盐对公众健康风险的科学意见。EFSA的专家们结合当前数据重新评估高氯酸盐在食品中的膳食暴露水平后,对数据进行了修正。高氯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中的污染物,由于使用天然肥料和高氯酸盐污染的灌溉水,会导致叶菜类受到高浓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
梨菇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江西赣南北部林区的野生裂菇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它含金属元素15种、粗蛋白含量达27.52%、氨基酸含量达23.98%,是一种很优秀的野生食用菌。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废止132项无公害食品农业行业标准的公告》(第1963号公告),从2014年1月1日起,132部涉及无公害食品农业行业标准停止施行。涉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及致病菌限量指标的国家标准最新版本为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及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这3部标准的最新版本对之前施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进行整合。对于已经发布实施中的食品标准文本及已经引用先前版本的合同、协议或有关文件,要及时进行清理,消除与GB 2763-2012和GB 2762-2012相违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我国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重金属是密度大于5.0g/cm3的一组金属元素,其中包括镉(Cd)、汞(Hg)、铅(Pb)、铝(Al)、银(Ag)、锡(Sn)等约40多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主要以分散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鹿蹄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传统药用植物鹿蹄草在食品、园林绿化、化工、生物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手工碾钵磨制和不锈钢质粉碎机制备柑桔叶片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试钾、钙、镁、铁、锰、铜、锌等7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柑桔叶样中上述7种元素含量测试数据,经t测验分析,各自t值均小于t0.10,14值,同种元素的测试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柑桔叶片中7种金属元素测试,机械粉碎与手工磨碎两种方式制样,其测试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