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海马抗氧化活性肽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建立海马寡肽的制备工艺,探究寡肽的抗氧化活性。采用酶解法将海马原料制备成海马蛋白酶解肽,将游离氨基酸含量、DPPH·清除率及还原力作为考核指标,在获得制备海马酶解寡肽的最佳蛋白酶的基础上,选取酶添加量、pH、酶解温度及时间为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制备海马蛋白酶解肽,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获得海马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风味蛋白酶添加量6000 U/g,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9 h;在此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198 mg/m L,DPPH·清除率为92.758%,还原力为1.091。试验获得制备海马抗氧化活性肽最优酶解工艺,为进一步研发成保健食品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牛乳蛋白经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步水解后,其酶解产物中不同分子量肽片段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分子量小于5ku的牛乳抗氧化肽活性最强;牛乳抗氧化肽(质量浓度为250μg/mL)对超氧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2.9%,69.0%,83.6%,分别是VC的0.75,0.81,0.87倍;其还原能力为VC的1.11倍。牛乳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为玉米种植大国,玉米年产量达2.5×10~8t。在食品行业中,玉米目前主要用来生产玉米淀粉和玉米油,而副产物玉米蛋白却被丢弃掉,造成蛋白资源的极大浪费。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首先超声预处理玉米蛋白(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10 min),然后以超声预处理过的玉米蛋白为原料,采用酶解法,以水解度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法制备玉米蛋白抗氧化肽的工艺参数。最终得到制备玉米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10 min,碱性蛋白酶[E]/[S]为10%,胰蛋白酶[E]/[S]为6%,酶解温度60℃,pH值9.0,酶解时间2 h。其中,酶解温度和pH值对玉米蛋白抗氧化肽的ABTS·清除活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食源蛋白制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天然活性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优化超声辅助酶解茶渣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工艺,本研究以茶渣为原料,以酶解液DPPH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逐级优化基础上,选定酶解pH值、温度、时间、加酶量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较好,在p H值为7.5、温度50℃、时间20 min、加酶量为400 U/g、超声功率为105 W的优化条件下酶解,酶解液对DPPH清除率达为85.36%,比对照活性提高了为31.87%。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低功率超声能有效提高碱性蛋白酶酶解茶渣蛋白效率,增加抗氧化活性肽得率,为开辟茶渣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芝麻蛋白酶水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芝麻蛋白的酶水解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为:①通过比较,选用木瓜蛋白酶为酶解芝麻蛋白制备功能性短肽的专用酶,其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浓度9.0 g/L,酶添加量20.0%,pH值6.5,温度50℃,时间6 h,在此工艺下得到的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率为35.6%;②酶解前的热处理可以提高酶水解的效果,最佳的热处理条件是将蛋白溶液在90℃下加热10 min。  相似文献   

6.
制备乳清抗氧化肽的水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3种酶对乳清蛋白进行酶水解试验,研究了不同酶解产物、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pH值下的乳清抗氧化肽的水解度和TBARS值,确定了制备乳清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参数。结果表明,乳清蛋白水解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最佳复配条件是碱性蛋白酶的水解时间5 h,最佳水解温度为65℃,pH值8.5;胰蛋白酶的水解时间1 h,最佳水解温度为45℃,pH值8.0。当水解度达到32.28%时,乳清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利用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复合的方式水解文蛤蛋白,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酶解温度和酶解pH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以文蛤蛋白的水解度(DH%)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RSM)法对双酶复合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了酶解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双酶复合酶解的最优酶解条件为水解时间4 h,酶添加量3%,双酶复合比(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2:1,液固比3.25:1,温度51℃,pH 6.9,在此条件下文蛤蛋白水解度为36.11%,酶解产物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61、3.47 mg/mL,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因此,可以利用优化后的酶解条件水解文蛤蛋白制备抗氧化多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米渣酶解制备抗氧化肽的反应效率,采用超声预处理米渣。以酶解液对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米渣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超声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50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50℃。在最佳条件下,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5.41%,抗氧化肽的得率为35.55%。与未经超声预处理比较,抗氧化肽得率提高了39.86%,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力和还原力吸光度的增长率分别为54.06%,64.87%和82.27%。  相似文献   

9.
以虾夷扇贝裙边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研究糖胺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虾夷扇贝裙边提取糖胺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h,酶添加量0.8%,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糖胺聚糖提取率为1.27%。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虾夷扇贝裙边糖胺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OH,O_2~-·,DPPH·,其清除能力与浓度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兔血为原料,依次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和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兔血抗氧化低聚肽,选取ABTS+·清除率和多肽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和酶解工艺,确定最优发酵工艺参数和最优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接菌量5.5 CFU/mL,底物浓度10 g/mL,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5 d,此条件下,兔血低聚肽ABTS+·清除率为84.42%,多肽含量为2.84 mg/mL;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酶底比200 U/g,酶解时间2.5 h,pH 10.4,酶解温度60℃,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兔血低聚肽的ABTS+·清除率为87.22%,与单一发酵工艺比较,差异不显著,而多肽含量为3.81 mg/mL,较单一发酵提高了1.34倍。综上,菌酶联合反应制备兔血抗氧化低聚肽法优于传统单一发酵法。  相似文献   

11.
大叶南五味子多糖的分级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大叶南五味子多糖单体。用乙醇为沉淀剂对大叶南五味子多糖进行分级,Sephadex柱色谱梯度洗脱分离各级多糖,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糖含量、检测洗脱液吸光度值。乙醇分级沉淀结果显示从大叶南五味子多糖分到KPSⅠ~Ⅴ五个级分多糖,糖含量分别为76.51 %、78.36%、95.13%、92.41%、88.35%;Sephadex柱色谱对各分级多糖分离结果显示,KPSⅡ、Ⅲ、Ⅴ中所含多糖分子量基本一致,为纯多糖;KPSⅠ、Ⅳ中含有不同分子量多糖,其中KPSⅠ-1、KPSⅡ-1、KPSⅢ-1、KPSⅣ-6、KPSⅤ-1均为纯多糖。分级纯化的大叶南五味子多糖单体为其化学结构的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将70头30日龄仔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头,在口蹄疫免疫过程中按1%添加剂量使用中草药复方制剂,Ⅰ、Ⅱ、Ⅲ组分别在免疫前5天、3天、当天开始连续饲喂3天,Ⅳ、Ⅴ、Ⅵ组分别在免疫前5天、3天、当天饲喂1天。对照组(Ⅶ组)不喂药。分别于免疫前一天和免疫后14d、21d、28d和二免后28d,采血检测NK细胞数量。结果表明:投药组NK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Ⅰ、Ⅱ、Ⅲ组NK细胞数量高于Ⅳ、Ⅴ、Ⅵ组,Ⅱ组NK细胞数量最高,其中Ⅰ、Ⅱ、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Ⅳ、Ⅴ、Ⅵ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不同商品有机肥对烤烟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烟叶内在品质,立足于烟叶生产实际,开展了不同商品有机肥对烟叶质量影响的研究。在氮、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N、P、K不同配比有机肥Ⅰ(含猪大油)(4-1-2)、有机肥Ⅱ(3-2-3)、有机肥Ⅲ(2.8-5.3-0.6)、有机肥Ⅳ(5-1-2)、有机无机复混肥Ⅴ(8-5-8)、豆饼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以及施用几类有机肥的经济效益状况。综合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以有机肥Ⅳ、有机肥Ⅰ(含猪大油)的肥效表现较好,农艺学性状表现较为突出,原烟外观质量较好。有机无机复混肥Ⅴ整体表现与对照基本相当,大田后肥效稍显不足;有机肥Ⅱ、有机肥Ⅲ两种有机肥料表现一般;对照豆饼处理综合表现较好,但是肥料成本最高。  相似文献   

14.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期为干旱荒漠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以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荒漠植被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降雨量等指标因子变化动态趋势对群落演替过程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群落土壤水分条件变化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典型群落Ⅲ>典型群落Ⅱ>典型群落Ⅴ>典型群落Ⅳ>典型群落Ⅰ;(2)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典型群落Ⅴ>典型群落Ⅱ>典型群落Ⅲ>典型群落Ⅰ>典型群落Ⅳ,整体表现为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偏低,生态优势度较高;(3)2014年的降雨量高于2013年,降雨量分别为142.9、108.7 mm,2014年除12月外,每月均有不同程度的降雨。可得出结论:物种多样性指数受降水的影响,相应出现增加或减少趋势,但降水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在群落演替进化过程中种群将保持合适大小,群落表现出最大的适应能力,保持种群避免灭绝。  相似文献   

15.
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1日龄雏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杆菌肽锌和6 mg/kg的硫酸抗敌素;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结果表明: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组Ⅰ)最低,较空白对照组,9%组(组Ⅴ)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6%组(组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空白对照组最低,抗生素组(组Ⅱ)、9%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6%组差异显著(P<0.05)。6%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全净膛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组差异极显著(P<0.01);3%组(组Ⅲ)腿肌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配合饲料中用6%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最为适宜,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极显著降低料重比,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食味品质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粳稻品种津原45进行5种不同类型肥料的田间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品质、淀粉谱特性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20.42%-56.94%;处理Ⅱ(常规施肥)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处理Ⅳ(拟日本稻作法)增产最少;处理Ⅲ(有机肥)和处理Ⅴ(东洋生物肥)的稻米产量略低于处理Ⅱ。直链淀粉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处理Ⅳ的崩解值最高,为84.58RVU,消减值最低,仅为10.00RVU,食味值为65.5,食味最好;处理Ⅱ的崩解值最低,为67.75RVU,消减值最高为23.50 RVU,食味值为54.0,食味最差。各蛋白质组分含量与食味值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醇溶蛋白含量与最高粘度和最终粘度呈显著负相关,谷蛋白含量与最高粘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他蛋白质组分含量与淀粉谱特性中的各项指标间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处理Ⅲ(有机肥)和处理Ⅴ(东洋生物肥)较好地兼顾了产量和品质,是较为可行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福在 《作物学报》1986,12(4):279-284
糜子幼穗分化经历六个时期:0、茎叶原基分化期,Ⅰ、第一苞原期,Ⅱ、枝梗系统分化期,Ⅲ、小穗、小花原基分化期,Ⅳ、雌雄蕊原基分化期,Ⅴ、花粉粒分化形成期。其中,我们重点对Ⅴ期作了观察。糜子幼穗分化的进程因品种熟性与播期差别很大。多元相关分析表明:分化进程在0~Ⅳ各期受日平均温度与品种熟性影响,在Ⅴ期受日平均温度与出现≥30℃高温日数影响。花序顶部小穗比基部小穗提早分化一个时期,分化速度也要快一些。内部穗分化与植株外部形态的关系表现为:Ⅰ~Ⅴ期的叶龄、出现叶及Ⅰ~Ⅳ期的叶龄余数与植株主茎总叶数成线性关系。伸长节在各期也因主茎总叶数而异。不论植株总叶数多少,Ⅴ期,最后一叶出现,叶龄余数相近(1.5);开花期叶片全部展开,穗颈节伸长。叶龄指数贯彻穗分化始终,不受植株总叶数影响,是推断穗分化进程较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讨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300只1日龄健康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乳酸菌素。比较各处理组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期70天。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和Ⅳ组平均日增重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而Ⅱ和Ⅳ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料重显著低于Ⅰ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性能方面,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各组间差异不均显著(P>0.05);胸肌率及腿肌率,Ⅱ、Ⅳ组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添加100 mg/kg乳酸菌素可显著降低肉鸡的料重比和显著提高胸肌率及腿肌率,其结果与抗生素组相同。  相似文献   

19.
尼罗罗非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趋光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平光梯度法,以白光为光源,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组不同生长阶段尼罗罗非鱼:Ⅰ30.0~45.2mm;Ⅱ51.0~63.3mm;Ⅲ70.0~83.0mm;Ⅳ88.0~102.0mm;Ⅴ108.0~120.0mm,在光梯度分别为250lux、500lux、1000lux、2000lux、4000lux、8000lux下的趋光行为。结果表明:在光强范围250~1000lux条件下,5组尼罗罗非鱼的趋光指数均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并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时达到最大;在250lux和500lux两个梯度之间趋光指数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250lux与1000 lux两个梯度之间趋光指数差异性极显著(P<0.01);当光强大于1000lux时,尼罗罗非鱼的趋光指数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减小,在2000lux和4000lux两个梯度之间,趋光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而2000lux与8000lux两个梯度之间趋光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实验条件下,Ⅰ组尼罗罗非鱼趋光反应最明显,随着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发育,趋光性逐渐下降,趋光指数Ⅰ>Ⅱ>Ⅲ>Ⅳ>Ⅴ。在水温23~25℃时,适宜照度区为1000~2000lux,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其将尼罗罗非鱼引诱到集中的区域进食,对于提高罗非鱼的摄食率,以及光诱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马铃薯新品系染色体构型及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差异。以5个马铃薯新品系(NNS-01、NNS-02、NNS-03、NNS-04、NNS-05)及对照(MIN-021)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PMCM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及SSR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马铃薯新品系的染色体构型明显不同,依次为7.66Ⅰ+7.52Ⅱ+6.82Ⅲ+1.21Ⅳ、4.72Ⅰ+11.02Ⅱ+3.2Ⅲ+2.91Ⅳ、5.26Ⅰ+10.2Ⅱ+3.82Ⅲ+2.72Ⅳ、8.39Ⅰ+7.32Ⅱ+6.51Ⅲ+1.36Ⅳ和4.96Ⅰ+8.06Ⅱ+5.74Ⅲ+2.43Ⅳ。利用筛选出的10对SSR适宜引物,对各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SSR多态性条带94个,多态性比率为72.23%;用特异性引物S 189建立了能明显鉴别5个新品系及对照材料的SSR指纹图;以GD值0.39为基准,将6个材料分成四类:新品系NNS-01和NNS-02为一类,新品系NNS-03和对照材料MIN-021为一类,NNS-04和NNS-05各单独为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