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宣木瓜为原料制作果脯,研究了漂烫、护色、硬化、脱涩、脱盐、浸糖工艺对果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宣木瓜用沸水烫漂2 min后,置于由柠檬酸质量分数0.4%,Na Cl质量分数2.5%和Ca Cl2质量分数1%组成的溶液中进行护色、硬化、脱涩处理,脱盐3 h后在质量分数0.1%柠檬酸和质量分数0.5%甘油下浸糖,能够获得气味、口感、组织状态俱佳的宣木瓜果脯。  相似文献   

2.
以优质新鲜胡萝卜为主要试验材料,研究了低糖胡萝卜脯的加工工艺。试验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质量分数为0.1%的NaHSO3溶液护色,质量分数为0.3%的CaCl2溶液硬化处理,在质量分数为45%的糖液中煮制10 min,渗糖处理10 h,同时添加质量分数为0.4%的柠檬酸。  相似文献   

3.
以冬瓜为原料,探讨了冬瓜果脯的加工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0.3%的CaCl2对冬瓜条处理5h后,硬化效果较好;最佳糖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蔗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淀粉糖浆质量分数为40%,塔格糖含量为0.02%,柠檬酸含量为总量的0.2%;煮制条件为,先在质量分数为35%的糖液中煮10min后浸泡10h,然后置于质量分数为50%的糖液中煮制10min,糖渍18h。最后将其放入质量分数为60% ̄65%的糖液中煮制30min。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香菇为主要原料,采用4种护色剂对香菇脆片前处理过程中护色效果进行研究;在浸渍工艺中选取5个糖液质量分数梯度对香菇脆片的最佳糖液质量浓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质量分数0.6%~1.4%,抗坏血酸质量分数0.06%~0.12%,L-半胱氨酸0.2%~0.6%,食用盐3%~6%时,对香菇脆片的护色作用较好;采用L9(34)正交试验,利用4种护色剂的协同作用,得到护色剂的最佳配比为柠檬酸0.8%,抗坏血酸0.07%,L-半胱氨酸0.6%,食用盐5%;糖液质量分数在30%时,香菇脆片的感官评分最高达到9.46分。  相似文献   

5.
以甜瓜为主要原料,通过糖煮干燥制取甜瓜果脯。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糖煮时间、柠檬酸质量分数、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甜瓜果脯品质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研制甜瓜果脯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糖煮时间18 min,柠檬酸质量分数0.7%,干燥温度60℃和干燥时间24 h时制取的甜瓜果脯果肉透明、酸甜可口、不黏牙、有嚼劲、色泽自然,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雪莲果块根为原料,研究了护色、热烫、硬化、糖浓度、果胶和柠檬酸的添加量、真空度、抽空时间、抽空温度、烘制温度等因素对果脯品质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护色液0.5%,热烫时间2 min,氯化钙硬化液0.3%,糖质量分数60%,果胶0.25%+柠檬酸0.2%,真空度0.06 MPa,抽空时间20 min,抽空温度60℃,并在60℃下烘制24 h。该工艺条件下制作的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7.
真空浸糖樱桃番茄果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护色硬化、真空浸糖等工艺对樱桃番茄低糖果脯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柠檬酸溶液护色, 2%δ-葡萄糖酸内酯浸泡硬化,6g/kg海藻酸钠作保形处理,在真空为0.09 MPa、糖液温度为55℃,浸糖时间80 min后,温度65 ℃下干制12 h,可获得品质、外观和口感均较好的低糖樱桃番茄果脯。  相似文献   

8.
西番莲是一种有着"果汁之王"称号的热带水果,其果皮富含花青素等植物活性成分,营养价值高。以西番莲紫果果皮为原料制备果脯,以感官评价、维C、多酚含量为指标,探讨西番莲果脯的最佳制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热烫溶液的食盐质量分数为0.6%,热烫时间21 min,以柠檬酸质量分数0.4%、维C质量分数0.1%为护色剂,质量分数60%糖液糖渗100 min,烘制温度为50℃,烘制时间为7 h。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西番莲果脯,在口感、色泽以及维C含量、多酚含量等方面为最佳,口感细腻,有一定的韧性和嚼劲。  相似文献   

9.
以猕猴桃果脯厂产生的废糖液为原料,对其酿造果酒的生产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废糖液较佳的澄清条件为离心处理;②废糖液较佳的脱色条件为活性炭处理;③较佳发酵温度为22℃,发酵时间为9d;④废糖液酿造果酒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糖分的质量分数为20%,pH值为6,酵母质量分数为4%。  相似文献   

10.
以感官评价与渗糖效果为指标,对不同的圣女果果脯渗糖工序进行了比较。在最佳渗糖工序的基础上,分析了圣女果果脯制备过程中还原型维C和氧化型维C含量的变化,并使用柠檬酸对圣女果果脯的还原型维C进行保护。结果表明,最佳渗糖工序为对圣女果进行针扎预处理,并进行二次糖煮。此外,使用柠檬酸处理后,圣女果果脯里还原型维C的损失量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经质量分数0.8%柠檬酸处理所制的圣女果果脯中还原型维C保存率最高,达到了44.62%。  相似文献   

11.
以鲜红薯、葡萄糖、白砂糖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凝胶剂的复配及生产工艺的研究,得出适宜制作红薯水晶软糖的最佳原料组合及配比为:总糖量60%,葡萄糖与砂糖质量比为2.5∶1,红薯汁加入量为20%,在此条件下,可生产出透明亮泽,组织柔软且富有韧性、弹性,酸甜可口,具有浓郁薯香味的红薯软糖。  相似文献   

12.
红香酥梨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香酥梨是我国目前稀有的晚熟、耐贮藏红皮梨新品种。该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而成,在郑州地区9月中旬成熟。红香酥梨果实皮薄肉脆,汁多味甜,具有芳香味,耐贮  相似文献   

13.
以红薯为主要原料,配加不同含量橘汁、蜂蜜、甘草、食盐为辅料,设计四因素,研制出复合红薯保健果脯制作工艺。确定了糖液中最佳配方为橘汁30%,水30%,蜂蜜5%,甘草1.0%,食盐0.5%。  相似文献   

14.
栽培因子调控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花青素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等紫色作物富含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花青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推动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收集了部分有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花青素合成和积累的研究报道和数据,对施肥(氮肥、磷肥、钾肥、硒肥、有机肥、复合肥)、种植技术(密度、收获期、覆盖方式、遮荫、海拔高度)、外源物质(糖类、激素类、生根粉)等栽培因子调控马铃薯、甘薯等作物地下部块茎、块根中花青素合成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研究方向,为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花青色合成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紫薯市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应对市场对紫薯品质,产量的要求,筛选适合原州区种植的高产的优良紫薯品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通过从9个品种的产量和基本成分分析得出,徐紫薯1号产量最高,淀粉含量达到最高56.47%,口感好。广紫薯135号薯形较美观,薯块紫红皮,紫花色肉,耐贮性好,萌芽性好,适口性好,属优质品种。宁紫4号产量较高、适应性强,蛋白质含量4.72%,淀粉含量47.58%,总糖4.57%,粗纤维2.95%。而且均具有抗旱、耐瘠薄等特点,薯块均匀、薯皮光滑、鲜食口感很好,色泽鲜艳、肉质细腻,最适宜薯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甘薯茎尖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7个不同品种的甘薯茎尖进行了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并且与常见蔬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的营养成分齐全,除总糖含量较低外,其它成分含量均较常见蔬菜要高;微量元素含量绝大多数比常见蔬菜含量要高,尤其是Mg、Mn、Fe和Zn,这为甘薯茎尖的菜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类型芽孢杆菌菌剂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苏薯16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种芽孢杆菌菌剂和对照(CK)处理,研究芽孢杆菌菌剂对甘薯不同时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加4种不同类型芽孢杆菌菌剂均能增加甘薯产量和品质。在移栽后142d,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下甘薯的增产幅度最大,4种芽孢杆菌菌剂处理相比CK处理增产幅度为4.6%~25.4%;在整个生长期,甘薯淀粉积累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移栽后113d淀粉积累量达到最大值,4种菌剂处理相比CK处理增幅为2.9%~16.4%,增幅最大的是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甘薯可溶性糖积累量呈先减少后增加变化趋势,并在移栽后142d达到最大值,4种菌剂处理相比CK处理增幅为3.2%~34.2%,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处理最显著。甘薯胡萝卜素积累量与粗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并在移栽后90d达到最大值,在移栽后142d其增幅分别为6.1%~29.5%和2.8%~14.5%,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处理最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出,施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北方区试中甘薯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了解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及主次关系,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北方区试中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关系。结果表明:在对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干率和淀粉率均与淀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粗和大中薯率与薯干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大中薯率与鲜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淀粉产量和薯干产量贡献最高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大中薯率、茎粗和黑斑病抗病指数,贡献率分别为29.67%和30.13%;而对鲜薯产量影响最大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大中薯率和根腐病病情指数,贡献率为30.71%。通过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甜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粗蛋白含量与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之间存在弱负相关关系。而品质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甘薯品质贡献最大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还原糖、可溶性糖和蒸煮后的甜度,贡献率为59.12%;第二主成分为粗蛋白含量和蒸煮后粘度性状,贡献率为23.75%。总之,农艺性状对影响不同产量目标形成的侧重点不同,甜、糯性状是影响甘薯品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9.
以甘薯茎尖和山楂为原料,进行复合型饮料的研制。结果表明,绵白糖、蛋白糖、山楂的添加量依次为2.20%,0.03%,5.00%时,产品的风味最佳。其主要营养成分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0%,可溶性蛋白含量6.53μg/g,可溶性总糖含量1.44%,可滴定总酸0.024 g/100 mL,黄酮甙总量0.80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