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索沃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有关科索沃问题的争论却一刻没有停止,下面,我仅从民族问题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同一地域共同生活,形成自己的文字和信仰的一个团体。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是绝对单一民族的国家。只要是多民族的国家,就会有民族问题。历史证明,只要民族关系处理得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不仅能和睦相处,而且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南斯拉夫原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各民族能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由于国…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民族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思想和民族特性相互交融,创造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  相似文献   

4.
每个国家都十分珍视自己民族的历史,因为历史是现实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以史为鉴,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历程,更好地推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不断出现,这种局面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决抵制这种思潮的不良影响,在同这种思潮的斗争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村要想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尽快地从困境走向成功,创新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形势下,关键要做到四个创新.  相似文献   

6.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任务。二者是互相关联的。但在不同阶段二者的顺序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为国家富强创造必要的前提 ,在新中国国家富强是首要的 ,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使民族独立有根本保障。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和主权 ,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8.
19世纪40年代,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欧洲主要国家占统治地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日益尖锐化的时期,马克斯恩格斯参加了当时的革命实践活动,他们在总结欧洲革命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创建了马克思主义.伴随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等具有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国际组织.这些组织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二十五日)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联合贫苦农民进行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在列宁的领导下,创立了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在列宁领导下,捍卫马克思主义,帮助一些国家组建了共产党,支持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声援了东方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9.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长期"左"的思想干扰,创造性提出我国社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一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从来没有过的崭新理论,不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前进的基点和出发点,而且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一次重大认识飞跃.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设想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典范,同时也是指导世界经济落后国家走向富强的伟大理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8年的光辉历程。88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88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社会的进步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我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民族理论等。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要学完这些课程。国家委托高校造就四化高级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求学生有坚实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在我们的生活中,从国家到个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茶、禅和养生这个话题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来,虽然看起来它是一个很局部很个人的话题,但是人人都懂得,大石头没有小石头砌不成墙的道理.千千万万个细胞构成了人体,不同的男女老少组成了家庭,而全国无数的家庭就是国家的细胞了.每一个微小细胞的健康,都关系到一个整体.因此,无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物质方面和"琴棋书画诗曲茶"的精神层面,五十六个民族的十三亿中国人都离不开茶.凡是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的茶,这样,茶就放在了最前面.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历史的沉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奋进有重大的作用。发展树立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加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中国教育的伟大使命和历史重任.创新的时代呼吁创新的教育,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是经过长期历史革命不断实践探索形成的符合我国实际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无处不体现它的中国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效的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设实际相结合,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源于历史的发展又和历史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感悟民族茶文化——从中国少数民族茶文化看民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6,(5):216-219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这56个民族中的绝大多数都有饮茶的爱好。因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茶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建立创新型国家,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离不开中国品牌的创新与提升.   在市场化、全球化的今天,品牌已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品牌专家认为,一个企业的品牌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和富有价值的战略财富.还有一位品牌专家这样评述:任何一个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是以品牌形式存在的无形资产.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伍德拉夫也有一句名言:“即使公司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凭着可口可乐的品牌资产,可口可乐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建帝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时代又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时代又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0.
教育事业是关系一个国家富强、一个民族振兴的前提性和先导性事业 ,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国家民族前途和四化成败的全局。我国是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大国 ,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说 ,中国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农村的教育问题。透视农村教育发展的落后现状及落后原因 ,对于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