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HDF5文件格式的MERSI影像数据提取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HDF5文件格式的特点以及HDF软件库的实现原理,分析了风云三号MERSI遥感数据资料,应用VC++语言对风云三号的MERSI数据进行读取、图像合成。为风云三号的中低分辨率仪器数值产品进一步研究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2.
FY-2C气象卫星延时云图的校正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非线性插值法对FY-2C静止气象卫星数据中提供的简化网格数据进行近似插值计算.从计算结果看,使用非线性插值法对延时云图的校正效果较为理想,像点定位后扫描列的形状为一条平滑的曲线,基本实现了风云二数据的图像定位,为遥感数据的参数反演和针对性分析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3.
和以前的定位方法相比,距离 - 多普勒(R-D)定位法因不需要选地面参考点进行定位,在许多遥感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利用卫星星历数据和雷达回波数据的距离 - 多普勒信息对SAR图像目标定位的原理,并对相对位置定位算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通过该定位方法对Radarsat和ERS图像目标进行了定位,详细说明了轨道参数、斜距参数、多普勒参数等获取方法,比较了这两种数据目标定位具体算法和精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针对遥感图像的选择、解译范围在遥感图像上的定位及生态旅游资源各景观要素信息的RS采集技术进行了概述,研究表明:(1)遥感图像的选择除要考虑具体判读的景观因子外,还要因地而异,选择具体的摄影平台、分辨率、比例尺、拍摄时间、光谱波段等;(2)利用Erdas Imagine软件定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精度较高,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3)在各种景观要素的遥感图像解译中,应综合利用多时相和多源遥感数据,并在GIS支持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提高解译的精度,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运用徐州市金山桥经济开发区2005年QUICKBIRD遥感影像和2004年SPOT5遥感影像,通过对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关系的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完成从遥感图像获取的土地覆盖信息到土地利用信息的转化。以Visual C++6.0为开发语言,利用Ar-cObject地理信息系统2次开发组件,设计了专题图约束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辅助系统。对变化图斑进行提取,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快速确定土地利用变化的范围,增强外业调查的针对性,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标签稀缺和标签技术增长缓慢限制了多时相语义变化检测发展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有噪声、低分辨率的弱标签替代高分辨率标签进行多时相语义变化检测的方法。首先,采用低分辨率卫星数据平滑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输入的质量差异。其次,通过将缩影(epitomes)模型和标签超分辨率算法作为统计推理算法相结合的方法预估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图,并拟合一个小型FCN网络对生成的遥感图像分类图进行后处理来改善其分类的效果。最后,通过对比不同时相土地覆盖分类图像之间的差异得出变化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与其他多时相语义变化检测方法 FCN/all相比,平均交并比(mIoU)提高了8.9个百分点,能够有效检测土地覆盖分类变化。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监测Spot5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索空间分辨率为 2 5m的Spot5遥感图像用于森林资源监测的可行性 ,需进行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 .该文在理论分析遥感图像校正模型的基础上 ,借助GPS虚拟网络参考站定位系统 ,以cm级精度测定校正遥感图像的地面控制点 ,通过实例计算 ,详细研究了在通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ERDAS及PCI中各种可能的几何精校正方法及实际精度状况 .综合考虑几何位置变换精度、灰度重采样精度及不同校正方法对地面控制点数量和分布的要求 ,结合林区Spot5遥感图像的特点和GPS定位现状 ,确定了适合森林资源调查的Spot5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方法 .  相似文献   

8.
张术根  姚翠霞  王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76-14278
以美国Landsat-7陆地卫星ETM^+ 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CI V7.0进行波段4/3比值增强处理和波段1、3、4、5主成分分析,采用主组分加比值合成影像图的方法,即ETM^+ 4/3(R)+PC3(G)+PC1(B),提取各类地物分类信息,研究昆明地区土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主组分+比值合成影像图的影像分类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影像分类方法;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组成结构和分布情况大致反映了昆明地区的现状,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遥感技术已成为获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当前主要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基础上,将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归纳为:常规的统计分类方法、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基于GIS的分类方法、基于专家知识和地学知识的分类方法及针对实际情况的分类方法,本文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遥感图像分割是将以像元为基础的图像转化为以对象为基础的过程,因此,遥感图像分割是遥感图像高级分析的基础,对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图像来说,单个像元的面积较大,且混合像元现象严重,图像分割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单个像元的面积较小,分割后图像上单个对象内含若干像元,便于分析和提取信息.以高分辨率遥感图像QuickBird和IKONOS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值调整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采用均值调整法进行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具有较好的效果,图像分割的速度和精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烟草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3S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在烟草行业也得到深入应用。利用遥感技术可对烟田进行监测与地块面积统计,而卫星遥感影像是烟田田块调绘和统计分析的基础数据源。结合植烟生态研究中对卫星遥感影像的要求,以丽江主城区为研究区,对WorldView 2卫星影像数据的正射纠正、影像融合、图像增强等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开花期卫星遥感数据的大田小麦估产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谭昌伟  杜颖  童璐  周健  罗明  颜伟伟  陈菲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6):3101-3109
【目的】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速度快、信息量大、动态性强等优势,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作物产量信息,反映作物产量空间变化趋势。遥感技术作物估产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研究热点。通过改善遥感估产建模方法,以实现进一步提高大田作物遥感估产精度,为宏观了解不同区域作物产量形成情况及变化趋势提供直观、可靠的参考。【方法】论文结合2011—2012年江苏省大丰、兴化、姜堰、泰兴、仪征5个县区的定点观测试验,以国产卫星产品HJ-1A/1B影像为遥感数据,于小麦开花期开展大田定位观测区卫星遥感植被指数、关键生长指标与收获期单产间的定量分析。通过对产量与小麦生长指标以及植被指数进行定量关系分析,进一步增强遥感反演的机理性和重演性。将卫星遥感变量与小麦产量进行相关关系分析作为遥感估产的直接建模方法,间接建模方法则是选取与产量相关性较好的遥感变量以及与遥感变量相关性较好的主要苗情指标,利用筛选得到的敏感遥感变量,首先监测对应的小麦生长指标,结合该小麦生长指标与产量间的定量关系,进而建立间接估产模型,利用此模型进行小麦遥感间接估产。利用直接和间接建模方法,以相关性最高为原则,筛选估算产量的敏感卫星遥感变量。以2012年试验数据为建模样本,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麦开花期苗情指标、产量与卫星遥感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别构建以遥感植被指数为基础的大田小麦估产模型,与地面实测结果一起建立模型共同分析。以2011年试验数据为验证样本,选取评价指标拟合度(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两类模型的估算精度进行验证和比较,以提高遥感反演的定量化水平和可信度。【结果】分别以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为基础的单因子直接估产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918 kg·hm-2和1 399.5 kg·hm-2,以DVI和RVI遥感变量构建双变量估产模型的RMSE为1 036.5 kg·hm-2,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叶片氮积累量为基础构建的间接估产模型的RMSE为805.5 kg·hm-2,说明开花期HJ-1A/1B影像估算小麦区域产量是可行的,且精度较高;经比较,以NDVI和叶片氮积累量为基础的间接估产模型精度明显高于直接估产模型,相较于DVI直接估产模型RMSE降低了112.5 kg·hm-2,相较于RVI直接估产模型RMSE降低了594 kg·hm-2,相较于双因子模型RMSE降低了231 kg·hm-2。【结论】国产卫星HJ-1A/B可以较好满足估测小麦产量要求,且利用间接方法建立作物遥感估产模型要好于直接方法,研究结果为利用遥感技术更为准确估算大田小麦产量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卫星遥感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需要大量的海洋环境数据。由于卫星遥感能大面积、长时间、近实时地获取海洋环境数据,其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回顾了卫星遥感数据在海洋渔业资源评估、渔情预报、鱼类栖息地分类与保护、渔船监测、渔业安全、渔具渔法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在这些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相关学者了解卫星遥感在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9-12ml 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遥感经历了航片判读、卫片目视解译、蓄积量定量估测阶段后,已经进入参数定量反演阶段。在林业对遥感业务化监测和精度提升的强烈需求下,定量遥感逐步与林业遥感交叉融合,林业遥感定量化研究的人才队伍、理论模型、数据源和应用方法逐渐成熟。本文提出了林业定量遥感的概念和框架,指出了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1)如何使遥感解译、建模和反演适应复杂的森林状况;(2)如何提高参数反演的准确度;(3)如何丰富林业遥感数据源;(3)如何发展更为智能化的遥感数据自动化算法。在介绍适合林业的定量遥感模型和通用反演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高光谱、热红外、激光雷达和微波遥感数据源的林业应用方法。未来林业定量遥感将在全波段数据统一建模和信息融合机制、机理模型反演、大数据融合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应用遥感资料测量土壤水分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反演土壤水分的表观热惯量模型,研究了一种可以应用FY-3A数据反演土壤水分的方法。根据一实例,结合实测数据,拟合出表观热惯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模型,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此种方法反演辽西地区春季的土壤水分状况,在0~20 cm土层内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在30 cm以下土层的精度较低。据此找到一种适用于FY-3A数据的土壤水分实时监测方法,可为今后运用FY-3A数据反演土壤水分提供一套可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近20年来卫星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概括了遥感监测模型的主要应用形式,指出了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工作的局限性,展望了其应用前景。目的在于为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工作提供一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GNSS-R陆面遥感为重要补充的土壤水分监测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GNSS-R陆面遥感的原理和发展现状,在重庆市土壤水分监测现状分析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面向用户需求的土壤水分综合监测体系.在方案设计中,对人工测墒、地面气象站、自动土壤水分监测、卫星遥感干旱监测、 GNSS-R陆面遥感等5种监测手段进行了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观测代表性的对比分析,说明将GNSS-R陆面遥感作为重要补充进行综合土壤水分监测体系设计是可行的、有益的.研究表明, GNSS-R路面遥感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重庆市土壤水分监测体系时空分辨率,填补自动土壤水分观测和卫星遥感在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之间的衔接空白,拓展GNSS连续跟踪站网新应用.与雷达估测降水、卫星重力、陆面资料同化结合,可为长江上游水资源动态监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整体小波变换融合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对比度的局部特征选择加权小波变换影像融合方法,并以多光谱TM和高空间分辨率IRS-1C全色波段图像为例,与色彩空间变换HIS融合方法进行图像融合效果的比较分析试验。试验表明基于对比度的局部特征选择加权小波变换影像融合方法能在最大限度保持多光谱影像光谱信息的同时,增强了影像的纹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