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确保粮食安全,保山市近几年实施了几种栽培模式:大麦或小麦间种蚕豆,玉米问种黄豆,辣椒间种玉米,一年三熟马铃薯间种玉米,马铃薯收获后再间种蔬菜,烟草间种玉米,烟草收获后再间种蔬菜,水稻田改旱地种玉米等,既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产量、产值,又降低了作物的病虫害,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玉米边际效应的优势和芸豆耐阴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经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通过应用晚熟、耐密、穗大、抗病等特性突出的玉米品种,应用蔓生型芸豆品种进行间种,间种比例为玉米芸豆2比1的小比例间种方式,实现了玉米增产、芸豆增效的效果。本文作者总结了玉米间种芸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该区玉米应用技术进步的主导研究方向。为此,针对玉米边际效应的优势和芸豆耐阴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经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通过应用晚熟、耐密、穗大、抗病等特性突出的玉米品种,增加密度,芸豆应用蔓生性品种进行间种,间种比例为玉米芸豆2比1的小比例间种方式,实现了玉米增产芸豆增效的效果,总结了玉米芸豆间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立体间种,能实现玉米种植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在不同的农业生产地域,玉米种植品种存在较大差异。玉米间种栽培主要是在播种玉米时,按照一定比例将具有相似品质和抗性的玉米种子混合起来进行播种。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玉米种植成本,实现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能有效增加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一、玉米间种栽培技术分析我地区具有大面积的玉米作物种植区域。对玉米具有的异花授粉特点进行充分利用,开展间种栽培,促进了多品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坪镇的自然资源,开展玉米间种工业辣椒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研究工作,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效益的新方向。本文简述大坪镇山地玉米间种工业辣椒的有利条件,对玉米地间种工业辣椒高产栽培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间种模式、玉米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北海地区甘蔗地玉米间种技术,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祝福杰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05+112
玉米间种栽培应当把握玉米所具有的生物学性质.玉米作为比较典型的异花授粉农作物,在作物杂交种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玉米间种栽培是建立在玉米杂交共融的基础上,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功能叶为棒三叶,叶面具有高效的先合吸收作用.在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中,玉米作为东北地区的特色农作物具有相当广泛的种植面积,目前在玉米间种栽培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的趋势下,能够使玉米的种植更适应东北地区的气候、水土等环境特点,大面积种植能够保证玉米产量高、品质佳的优点,尤其在玉米杂交间种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立体栽培网络,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农产品发展十分迅速.在农产品中,玉米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作物.玉米是异花授粉的农作物,在杂交种植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而玉米间种栽培正是建立在杂交的基础上,进而使玉米的叶面进行高效的光合吸收作用.在我国甘肃地区采用间种栽培方法种植玉米,能够使玉米更适应甘肃地区的气候及水土等环境特征,进而能够保证大面积种植玉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本研究就玉米间种栽培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马铃薯间种是一项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常用的间种方式是二行玉米间作一垄马铃薯.这种方式,既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产量,又增加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幼龄橡胶林间种玉米技术,包括选地备耕、精细整地、品种选择、适时播种、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普及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此文仅为西双版纳州幼龄橡胶林间种玉米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覆膜玉米间种豆类是覆膜玉米立体种植的主要形式,为了进一步明确覆膜玉米间种黑芸豆的效益,为该项技术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一、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落实在化德县朝阳乡补龙湾行政村,试验面积1.8亩,试验地土质中壤,前茬是小麦,播前亩施农家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碳铵25千克,供试玉米品种是新冀承单3号,芸豆品种是龙芸4号,覆膜玉米5月8日播种,芸豆由上表可见,覆膜玉米间种黑芸豆后,穗粒数表现有所减少,平均减少15粒/穗,百粒重则相差不大,玉米理论产量相差5.6千克。但通过间种增加芸豆理论产量21.1千克。折纯产量,间种后亩…  相似文献   

12.
从泸水县间套作的现状出发,阐述玉米间种矮脚豆的增产机理,探讨泸水县玉米间种矮脚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间套作综合效益,以期为该间套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免耕马铃薯不同密度间种玉米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于2008年进行了马铃薯间种玉米试验,以研究其产量和效益,为今后推广冬种免耕马铃薯间种玉米模式栽培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 草木樨的营养成分   玉米和草木樨间种可获得较大的生态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一是绿色植被大,间种玉米减垅未减株,腾出一垅种草,植被增加30%以上;二是生物产量   高.间种玉米的茎杆,籽实产量基本未减少,每亩多收草木樨鲜草1000kg,鲜根500kg;三是农副产品利用的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一、间种增产原因的分析 (一)改善与充分利用群体环境 (二)间种作物的选择与种间关系二、玉米的产量变化规律 (一)玉米的边行优势 1.玉米行数的影响 2.土壤肥力的影响 3.矮秆作物行数的影响 (二)保持玉米的合理密度 1.调整玉米行数比例  相似文献   

16.
花生(二)     
六、有关栽培制度3、花生与稂食等间种、套作花生间种套作是我区各地农民的成功经验。粮、油间作不但能增产粮食,且能增产油料。花生间作粮食,有以花生为主,或以粮食为主的两种方式,有如下几种:(1)早玉米间种花生:这种方式很普遍,忻城县作法是在立春前后播种早玉米,惊蟄、春分间种大花生,玉米行距2尺左右,株距1尺,每行玉米种花生一两行,花生穴距5—6寸,每穴下种子1—2粒,每亩用种仁约18斤,中耕除草两次,小  相似文献   

17.
为鉴定春大豆新品种在生产条件下与高杆作物间作的适应性、稳定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品种特性,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进行了春大豆与玉米间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间种因模式不同对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学种田,开动脑筋算经济效益帐,在自家二公顷承包田上种了一公顷清种玉米,一公顷玉米间种带白云豆.清种玉米公顷实产9495.14公斤,纯收4541.11元;间种白云豆地块玉米公顷实产9522.80公斤,白云豆实产1250公斤,纯收入8313.24元,由此可见.玉米田间种白云豆得到了产量、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9.
采取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A因素为种植模式,内设玉米清种和玉米与苜蓿间种,B因素为混群杂草密度.根据上一年的玉米田杂草群落组成,按杂草混合种群比例,内设6个不同杂草密度处理,即每平方米有杂草0、25、50、100、200、400株.结果表明:玉米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在杂草密度为25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有显著性差异,叶绿素b含量在杂草密度为100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差异性显著,并且均是清种玉米处理比间种苜蓿处理要高;清种玉米处理的MDA含量要高于间种苜蓿的MDA含量;在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灌浆期,当杂草密度为100和200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间种苜蓿比清种玉米含量高;玉米可溶性糖含量在间种苜蓿田中,前期高密度杂草的较大,而在生育后期则为低密度杂草的较大,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变化与之相反;植物全氮含量的在清种玉米田的生育前期杂草密度为25和100株/m~2时值较高,间种苜蓿处理下杂草密度为50株/m~2的含量在玉米生育前期一直居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0.
研究应用朱有勇教授的生物多样性原理持续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理论以及不同农作物立体种植阻隔病原菌传播的原理,通过对15个富源县竹园镇主栽玉米品种与富源花魔芋间种的方式,探讨玉米间种魔芋对魔芋产量及魔芋软腐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