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白腐病也叫腐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阴雨连绵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近年来受特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福建省上杭县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给果农带来巨大损失。为此,笔者对其严重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2008年5~8月进行的4种药剂防治效果试验,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疆种植葡萄历史悠久,葡萄病害也日趋严重。本文简要介绍了新疆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白腐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几种杀菌剂和拮抗菌对葡萄白腐病的室内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葡萄白腐病是国内葡萄生产上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该病害的防治,采用平皿抑菌试验的方法测定了7种常用杀菌剂和7株拮抗菌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室内离体果穗人工接种的方法测定它们在离体果实上的药效。结果发现:7种杀菌剂和2株拮抗菌对葡萄白腐病均表现一定程度的防病效果,其中,杀菌剂百菌清和多菌灵对葡萄白腐病菌抑菌活性较强,拮抗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J-6和放线菌F2的发酵液也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葡萄病虫害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葡萄病虫害的种类 葡萄病虫害的种类很多,以炭疽病、白腐病、黑豆病和霜霉病危害严重,霜霉病主要危害葡萄叶片,其他三种主要危害葡萄果穗和果粒;其次是穗轴褐枯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等。虫害有叶蝉、金龟子、透翅蛾、蚜虫、叶螨等。  相似文献   

5.
<正> 葡萄白腐病,俗称烂穗病。是葡萄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害流行的年份,损失可达50%以上,而且严重影响品质。一、症状与诊断。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穗轴和果实,发病初期,先从离地面较近的植株穗轴或小果梗上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而后逐渐蔓延到果粒上。果粒发病后7-10天左右,病果由褐色变为深褐色,果实软腐,果皮下密生白色略突起的小点,以后病果逐渐干缩成僵果。果粒和果穗易脱落,枝蔓多在受损伤的部位发病,病斑初为淡红褐色水渍状,以后颜色变深,表面也密生略为突起的灰白色小点。后期病浸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纵裂,纤维散乱如麻,病部两端变粗。严重时病蔓易折断,或引起病部以上枝叶枯死;叶片发病,先从叶缘开始产生黄褐色边缘水渍状的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部扩展,形成近圆形的淡褐色大病斑,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江苏等地设施葡萄栽培面积已占葡萄种植总面积50%,并呈继续扩大之势。采用设施栽培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出现明显变化,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腐病、酸腐病、叶蝉、蛞蝓。张家港市作栽站与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合作,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治设施葡萄病虫害的技术规范。休眠期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蔓,清除架上千枯果穗和卷须,刮除枝蔓上的病皮和老皮,清扫枯枝落叶和落果,清除残留在钢丝上的绑扎绳(带)和残留的塑料棚膜等。清园时做到不遗漏、不留死角,以减少病虫基数。集中销毁清出的病虫枝、老叶等或深埋于50厘米以下,回收利用绑扎绳(带)和塑料棚膜等。  相似文献   

7.
蓬莱地区酿酒葡萄果实病害调查及室内抗病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7-8月对蓬莱地区酿酒葡萄果实病害种类和发病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和调查,结果发现:引起该地区葡萄中后期烂果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和酸腐病,其中,炭疽病和白腐病发病较重,其次是灰霉病,酸腐病相对发病轻, 且随着葡萄果实的日渐成熟,病害发病逐渐严重。室内抗病性测定发现,无伤葡萄果实对炭疽病、曲霉病和灰霉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抗侵入特性,三种病害有伤接种后的病情指数进行Duncan新复极差法差异显著性分析,赤霞珠对三种病害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其次是蛇龙珠。  相似文献   

8.
秦山 《种子科技》2023,(10):115-1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葡萄作为人们日常食用的水果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对葡萄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推动了葡萄种植业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葡萄种植技术不断完善,确保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在葡萄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病害,直接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主要分析了多种葡萄病害类型,阐明了葡萄病害的发病原因以及规律,重点论述了病害的具体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方地区种植葡萄受传染性病害的危害相当严重,如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穗轴病、锈病、黑腐病、白腐病等,从葡萄展叶期就开始感病,到 5月后为发病高峰期,并且重复感病.经多年生产实践观察认为,选用抗病品种和运用抗病栽培技术措施,才能获取葡萄的优质丰产.现将我们在重庆市铜梁县对葡萄抗病品种的筛选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贵州葡萄有害生物及防治用药,于2013年~2015年对贵州省葡萄主要种植区的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用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葡萄园病害种类共17种,其中,侵染性病害12种,非侵染性病害5种;害虫种类5目11科11种;杂草29科106种;防治用药共61种,其中,杀虫(螨)剂有22种、杀菌剂有28种、除草剂有9种、生长调节剂有2种。  相似文献   

11.
红地球葡萄采前与采后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了红地球葡萄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病害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系统介绍黔东南地区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截至2017年6月23日农药登记公告,在我国取得登记、防治葡萄白腐病并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包括分装登记产品)共88个。现将防治葡萄白腐病部分农药产品的登记证号、登记名称、剂型、总含量等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1、霜霉病规模化栽植时生态条件差和抵抗力较弱的园子,很容易导致霜霉病大规律发生。霜霉病孢子靠水传播到叶片气孔侵染,雨天或高温时夜晚结露,有利于霜霉病扩散。霜霉病的防治,在有"水"的条件下应加大防治力度,早期以甲霜灵、甲基托布津及易保等药剂为主,在雨后或湿度过大时及时喷药防护。2、白腐病白腐病主要危害果柄和穗轴,红提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农业大学科学家在云南高原葡萄主要产区弥勒县进行了8种不同规格的避雨栽培模式对主要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葡萄品质和植株冠层微气象因子变化影响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凡是能有效避免雨水淋到葡萄植株上的避雨栽培模式均能有效地控制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葡萄霜霉病病害症状及侵染循环过程,归纳了其对卵孢子的形成发育及该病菌侵染后相关分泌蛋白的产生与变化,总结了葡萄霜霉病的致病机理。同时针对目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手段,分别从选育抗性品种、农业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综述,以期为后续的葡萄霜霉病的研究与病害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干红酒用葡萄果实成熟期间的叶片光合特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葡萄浆果成熟期,干红酒用葡萄品种果枝主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叶片着生节着的升高而增加,副梢叶片的光合速率大于主梢叶片,赤霞珠品种夏芽副梢与冬芽副梢叶片光合速率基本相同,具单果穗或双果穗果枝叶片的光合速率在不同的酒用葡萄品种上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增大果穗,减少疏果,笔者2001年对葡萄用赤霉素进行花序拉长试验,探索到一些规律,并逐步在生产上应用。现将这项技术及应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供参考。适用品种:用赤霉素拉长试验要根据葡萄品种坐果特性和果穗紧密度确定可否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辽宁省建平县地处辽宁省西部,是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建平县日照充足,发展保护地葡萄条件非常优越。主要有以下优势:无霜期短,促使葡萄早休眠。光照充足,有利于葡萄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葡萄的含糖量。空气湿度小,葡萄病害较少。土壤适宜,生长周期长。1品种选择的原则和依据对日光温室葡萄品种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20.
葡萄霜霉病预测模型及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华  郭明浩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331-331
霜霉病是危害葡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采用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喷施化学农药,但其用量过多也带来许多严重问题。若要减轻农药污染,就必须对病害进行精确的预测预报,以便确定最合理的农药使用时机和使用量。在此,从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因子选择、结构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利用农业气象模型预测葡萄霜霉病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