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佩云 《农家科技》2007,(10):34-34
<正>1.双宫茧(由两头以上的蚕共同营结一个的茧)。这种茧的茧层厚而缩皱,粗而丝乱。产生原因:过熟蚕上蔟、上蔟蚕头过密,蔟型不良,蔟中温度过高。防止方法:使用方格蔟,适熟上蔟,上蔟密度不宜超过蔟格的85%。2.黄斑茧(被蚕粪尿或死蚕、烂蚕污染的茧)。产生原因:上蔟密度过大,青、熟蚕混合上蔟,早营茧被还没有营茧的蚕排出的尿或  相似文献   

2.
蚕茧优质高产的标准是结茧率高、茧个大、茧质好。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出现:(1)结茧率低,一般张种虽有卵25000粒,但从蚕卵孵化、蚕的饲养到上蔟结茧,由于在饲养过程中病害、鼠害及人为等因素,最后收获茧不足20000粒,损失高达25%左右。(2)茧个小 由于营养不良、环境不适或技术操作不当而造成每千克1000粒以上的特小虫。(3)茧质差 蔟具落后、上蔟方法不当及蔟室环境不适宜等因素对茧层率、上茧率及解舒等都有影响,从而使茧质变差。因此,要获得优质高产蚕茧,必须做到以下“三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方格蔟供蚕上蔟作茧,具有省力、清洁、上蔟率高等优点,为加快其推广普及率,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蔟室蔟具准备、上蔟方法、蔟中管理、采茧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4.
向存芬 《北京农业》2011,(3):147-148
利用方格蔟供蚕上蔟作茧,具有省力、清洁、上蔟率高等优点。为加快其推广普及率,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蔟室蔟具准备、上蔟方法、蔟中管理、采茧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5.
<正>上蔟结茧是养蚕的主要环节,是决定蚕茧产量和品质好坏的关键时期。选择上蔟蔟具和上蔟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上蔟时期以及采取正确的蔟中保护技术,是提高蚕茧质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上蔟具有时间紧、用工多、任务重等特点。现在生产上推广的大棚养蚕,投种量多,若不能及时上蔟,会造成熟蚕在蚕座上吐丝结茧,易对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6.
利用方格蔟供蚕上蔟作茧,具有省力、清洁、上蔟率高等优点,为加快其推广普及率,须把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簇室蔟具预备、上蔟方法、蔟中治理、采茧及注重事项等.  相似文献   

7.
一、做好上蔟前的准备1.上蔟室的准备(1)上蔟室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湿设施,保温、干燥、清洁无毒、光线均匀。(2)上蔟室的大小应以养蚕量的多少来决定,特别是所订蚕种有没有补贴种,所使用的蔟具种类等都要考虑到,原则上以每张蚕种(四川省标准装卵量15.5g/盒)应准备55~60m2。(3)上蔟室做好清洁消毒、上蔟架的搭架准备工作,以蚕室做为上蔟室时更应加强清洁消毒,确保上蔟安全。2.做好蔟具准备(1)蔟具的选择以纸板方格蔟做为首选蔟具,上蔟条件好,通风透气性好,鲜茧上车率高,全茧出丝率是所有蔟具中最高的。(2)蔟具数量每张蚕种应准备150~200片,做到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8.
方格蔟是引进日本回转蔟改进而成的一种先进蔟具,是蚕桑生产蔟具改良的方向,目前在合川区以单片框架式方格蔟应用为主。利用这种方格蔟具供蚕上蔟作茧,具有省力、清洁、上茧率高等优点,但对蔟室小环境的要求更为严格,但近年来推广普及迟缓。为加快其推广普及率,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根据我工作多年的实践,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蔟室蔟具准备、上蔟方法、蔟中管理、采茧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9.
种桑养蚕,是农村致富的好路子.蚕5龄成熟后就要吐丝结茧,不断乱爬.目前广泛使用方格蔟,让其在方格里结茧.单纯靠人工上蔟是很费时费力的.笔者从各地收集了几种比较先进的实用上蔟技术,供广大蚕农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上蔟。1、蔟室、蔟具的准备。蔟室要选择地势高燥,空气流通,光线均匀,便于补温、补湿的房屋。蔟室的数量可按每张蚕种需上蔟面积50~55m^2计算,即上蔟面积比蚕座面积大—倍。  相似文献   

11.
家蚕上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家蚕上蔟管理技术,包括蔟室准备、蔟具选择、上蔟适期、上蔟密度、上蔟方法和蔟中管理等内容,以为家蚕上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为提高蚕茧质量,姚安县普遍推广使用纸板方格蔟上蔟,对蚕农提质增效效果良好。过去由于农村大多数蚕农小蚕共育室、大蚕饲养室、上蔟室三室兼用,造成养蚕五龄后期熟蚕上蔟场所紧张,费工费时,给养蚕上蔟造成诸多不便。本人通过多年实践,应用纸板方格蔟室外上蔟室内挂省力化自动上蔟技术效果明显,蚕农乐于接受。为加速该技术推广普及,让蚕农尽快掌握,尽早实现增产增收,现将纸板方格蔟室外上蔟室内挂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上蔟是养蚕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上蔟技术的好坏对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方格蔟是目前蚕茧生产中的一种优良蔟具,具有上茧率高、次下茧少、茧衣毛少、茧层量高、解舒好、丝量多等优点,是一项财政增加、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先进技术。现将  相似文献   

14.
上蔟是蚕饲育阶段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蚕茧优劣的关键时刻,选用方格蔟营茧,并采用室外预挂上蔟,是提高茧质的有效措施。室外预挂上蔟是把熟蚕放在室外上蔟,利用熟蚕怕光的特点,促使蚕儿入孔营茧的上蔟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5.
刘琼花 《云南农业》2011,(10):18-18
方格蔟上蔟技术是在麒麟区推广应用较广、应用效益较好酌实用技术,我区常年养蚕2.8万张左右,蚕农全部使用方格蔟上蔟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我区蚕茧品质。回转式方格蔟上蔟法与其他几种上蔟法相比较有以下优点:一是熟练掌握后花工较少;二是蔟具利用率高;三是省蔟室。现将回转式方格蔟上蔟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各地在推广方格蔟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纸板方格蔟与传统草笼蔟和塑料折蔟相比,具有省工、省料、省蔟室,提高蚕茧质量(上茧率在95%以上),提高生丝品质的特点,是近年来最先进、应用最广的一种蔟具,也是昌宁县唯一应用于生产的蔟具,经过几年的发展,昌宁县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本地区的上蔟技术,现介绍如下:1方格蔟的结构方格蔟由10只蔟片和1付蔟架装配组成。  相似文献   

17.
应用优良蔟具方格蔟上蔟,可以提高上茧率、出丝率及丝的品位,是蚕茧生产中提高茧质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但使用方格蔟,应严格掌握几个关键,否则会出现蚕进孔率低,次下茧多,影响蚕农使用方格蔟的积极性.我镇自2001年春开始推广方格蔟以来,已有较多的蚕农开始应用,营茧成绩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蚕品种、上蔟、收烘茧、煮茧工艺等方面比较了影响生丝洁净成绩的因素。得出地域的差异即气候条件的差异所采取的蔟中管理技术不当是造成生丝洁净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一套上蔟时温湿度管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蚕品种、上蔟、收烘茧、煮茧工艺方面比较了影响云南省生丝洁净成绩的因素,得出地域的差异即气候条件的差异所采取的蔟中管理技术不当是造成生丝洁净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一套上蔟时温湿度管理方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松阿扁叶蜂发生规律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阿扁叶蜂发生规律的初步观察表明:该虫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疏1松的土层中筑土室越夏越冬;幼虫4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油松新梢针叶基部吐丝结茧筑巢取食针叶,对新梢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