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培育良种,改善水杉、池杉的遗传品质,促进速生、丰产、优质。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从1973年以来,开展水杉、池杉种子园营建工作。几年来,我们共收集水杉优树48株,池杉优树66株,落羽杉优树15株,墨西哥落羽杉母树2株。嫁接成活各类苗木17486株,其中:水杉12711株,池杉4330株,落羽杉403株,已定植种子园300亩(水杉210亩,池杉80亩,落羽杉10亩)。1974年定植的水杉种子园,1975年育两株开始开雌花,1976年又有6株共结球果近100个,今春又嫁接水杉、池杉、落羽杉苗23900多株,预计明春可完成450亩的建园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平原水网造林树种的更新换代,促进中山杉的推广与应用,2011~2017年,公安县林业局从江苏省引种中山杉302无性系,与"三杉"(水杉、落羽杉、池杉)一起在公安县的河滩湿地进行了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中山杉302综合生长表现最优,总保存率达91.84%、平均高生长8.31m、平均胸径16.61cm、平均立木材积0.08747m3,落羽杉次之,水杉表现中等,池杉表现最差。由此可见,中山杉在公安县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作为一个新型的耐水湿乔木树种可以用于公安县平原水网造林树种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3.
对江汉平原水杉、池杉、落羽杉人工林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羽杉的密度和硬度最大;落羽杉、水杉、池杉的抗弯强度差异不大;水杉的弹性模量最大,约为落羽杉的2.3倍,落羽杉的弹性模量与池杉的比较接近。南北方向对水杉、池杉、落羽杉的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在5%水平上差异均不显著,对池杉、水杉抗弯强度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对落羽杉抗弯强度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对落羽杉、池杉的弹性模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对水杉的弹性模量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三杉南北面近树皮处木材的密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均大于髓心处。对水杉、池杉、落羽杉物理力学性能比较研究,旨在为其培育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落羽杉属(Taxodium Rich)包括三个种:落羽杉(T.distichum Rich)、池杉(T.ascendens Brongn)和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 Ten)。它们具有干直、树形美观、生长快、耐旱耐湿耐瘠、抗风、抗病虫等特点,是园林绿化、湖网地区造林的速生优良树种。为了加速落羽杉属优树的繁殖,实现良种化,为建立种子园提供苗木,我所于1975年进行了落羽杉属优树嫁接繁殖试验。共嫁接池杉优树2560株,成活2359株,成活率90%;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培育优质苗木,在落羽杉、池杉、水杉扦插育苗中,我们用生长素对插穗进行插前浸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素处理“三杉”插穗的效果是好的。一、试验简况本试验结合大田生产进行,春夏秋三季都采用全光育苗。插壤为粘质壤土、老苗圃地,PH值5.5—6.0,肥力中等,地势平  相似文献   

6.
4个落羽杉属树种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沿海围垦滩涂和平原绿化造林乔木树种,对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中山杉(As-cendens mucronatum)、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和池杉(Taxodium ascendens)等4个落羽杉属树种开展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绿叶期,墨西哥落羽杉>中山杉>落羽杉与池杉;耐盐性,墨西哥落羽杉>落羽杉>中山杉>池杉;抗风性,中山杉>池杉>落羽杉与墨西哥落羽杉;耐水性,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与中山杉;生长速度,中山杉>落羽杉与墨西哥落羽杉>池杉。  相似文献   

7.
嘉兴沿海基干林带主要造林树种防护效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典型抽样方法,以冠径/树高为胁地作用评价指标、以冠长/树高为防风能力指标、以枝梢折断率、风倒(折)率为抗风能力指标,对嘉兴市17个主要沿海基干林带造林树种的防护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池杉和水杉胁地最小,合欢、香樟、重阳木和垂柳胁地最为严重;落羽杉、水杉、池杉和银杏防风功能最强,枫香、香樟、喜树和黄山栾树防风功能最弱;池杉、山杜英、枫香、乐昌含笑、落羽杉、香樟和银杏抗风能力最强,美洲黑杨的抗风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树种在太湖滩地造林成活率、耐水性和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水杨梅、湿地松、金丝垂柳、垂柳、苏柳795、苏柳172、杞柳、35杨等8树种在水深30~50 cm中浸泡40 d时,其成活率均达97%以上,且生长正常,可以作为太湖滩地的造林树种;中山杉、池杉、落羽杉、水杉等4树种的成活率在30.2%~64.8%,加强前期管理可适当发展,光蜡树的造林成活率仅为19.5%,表明耐水性较差,不适合在长时间淹水滩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水杉、池杉、落羽杉前期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水杉、池杉、落羽杉人工植被群落资源为基础,以解析木和观测数据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和曲线图形的方式表示水杉、池杉、落羽杉前期林高、胸径、材积、生长率、形数以及林高、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年降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安江水库消落区种植挺水树木林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库消落区种植挺水树木试验6年,池杉、落羽杉、垂柳均能耐一定水淹,在整株淹没后,垂柳成活率下降,池杉、落羽杉则不受影响;水淹时间达200天时,池杉、落羽杉的生长量受影响,而水淹75天时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11.
<正> 为加速林木良种繁育,潜江县林木良种场共收集优树一百三十一株,其中水杉四十八株,经过几年努力,现已建成水杉、池杉、落羽杉种子园五百五十亩。这些优树来源不同,其表现各不一致,对根据表型选择的优树,进行优劣程度的测定,从中选出遗传品质优良的无性系,以提高种子园的质量,加速良种繁育,一九七五年以来,我们试求以无性繁殖的方法,鉴定水杉各优树速生性的优劣程度,现将分析结果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三杉”(水杉、池杉、落羽杉)已成为我省杭嘉湖水网地区农田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林带结构主要有五种:水杉林带、池杉林带、落羽杉林带、水杉杞柳混交林带和水杉棕榈混交林带。不同结构的林带,其防护效果也不同。在农田防护林研究工作中,透风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透风系数不同的林带,防护效果差别很大。虽然它不是林  相似文献   

13.
池杉是平原林网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池杉造林的成活率,我们开展了成活率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池杉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时间和保湿措施直接有关。我们把试验成果应用于实践,使池杉造林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池杉已成为淮河流域平原农区的速生用材和园林绿化主要树种。常规育苗存在着苗木质量差、造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林相不齐等问题。为了提高造林质量,我们进行了池杉芽苗移栽培育壮苗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池杉是平原林网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池杉造林的成活率,我们开展了成活率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池杉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时间和保湿措施直接有关。我们把试验成果应用于实践,使池杉造林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地势比较低洼,从70年代末开始在荡滩地上营造了水杉、池杉、落羽杉等水林木,并进行复合经营,取得了显效效益。该文阐述了耐水林木发展取得的成效,当前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并对如何进行深度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池杉系杉科的一种落叶乔木,具有耐水湿,生长快、材质好等特点。常见于平原农田水网地区,在丘陵山区、低洼地及水库上游也可栽植,对保持土壤、减轻冲刷、避免水库淤寒有一定的作用。 池杉主根发达,须根较少。栽植成活率一般不及水杉,岗坡地尤为明显。为了提高丘陵地区池杉造林成活率,我们从1985年1月起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苗木切根造林,其一苗木采用切根蘸红泥浆溶液后上山造林,其二苗木采用切根蘸2%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后上山造林,应用2种不同方法对苗木进行处理,对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处理造林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比用红泥浆溶液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能提高12%,当年林木平均抽梢提高44.1%.  相似文献   

19.
谢环素 《绿色大世界》2009,(7):55-55,60
马尾松苗木切根造林,其一苗木采用切根蘸红泥浆溶液后上山造林,其二苗木采用切根蘸2%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后上山造林,应用2种不同方法对苗木进行处理,对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处理造林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比用红泥浆溶液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能提高12%,当年林木平均抽梢提高44.1%。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夏秋,我们在泰兴县城北公社林场进行水杉、池杉嫩枝全光灌水育苗试验,平均成活率73%,最高达90%,年生长量水杉平均25厘米以上,池杉20厘米以上,共培水杉、池杉苗木20余万株.采用这种方法,比嫩枝遮荫,全光喷水等方法简便,省工、省材料,是多快好省繁殖水杉、池杉的新途径.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简介如下:一、圃地选择和筑床 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砂壤土,进行深耕细整,构筑高床(高15—20厘米.宽1米),并挖好排水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