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桂中丘陵区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林生物量为32.0t/hm^2,中龄林为10.80t/hm^2,近熟林为186.6t/hm^2,成熟林为197.4t/hm^2;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4.00t/hm62;a,7.71t/hm^2.a,8.12t/hm^2.a入5.80t/hm62.a。  相似文献   

2.
延边地区天然赤松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平均年龄为40a的天然赤松林进行了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密度为1500-2000株/hm^2时,赤松林总生物量为127.389t/hm^2,接近最大值。 木层为127.043t/hm^2,灌木层为0.178t/hm^2;草本层为0.168t/hm^2。此时,乔木层净生产量为17.117t/(hm^2.a)。随着密度梯度的变化,乔木层、灌木怪、草本层生物量以及乔木层净生产量均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1994年对三明莘口教学林场小湖工区28年生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28年生青钩栲人工林总生物量为255.975t/hm2,乔木层总生物量为247.407t/hm2,净生长量为8.836t/(hm2·a);乔木层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50.5%)>枝(21.0%)>根(19.8%)>皮(4.8%)>叶(3.9%);树干生物量垂直分布呈金字塔形,活技和鲜叶主要分布在8.5m以上,根系主要集中在土层30cm以上.青钩栲相对较为速生,是值得推广阔叶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豫西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林分的生物量随林分年龄、密度、优势高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年龄阶段,优势高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密度-23a 生日本落叶松林分生物量为249-43t·hm - 2,生产力为16-83t·hm -2·a-1 .应用W= a( D2 H)b 估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其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间伐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间伐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的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生态系统生物量由对照的180.05t/hm^2减少至156.58t/hm^2,减少13.04%。系统生物量的减少主要是因为乔木层林木株数、生物量减少所致,乔木层生物量由对照的173.87t/hm^2减少至142.74t/hm^2减少17.90%;但单株木的生物量增加了64.07%,尤以枝、叶和根增长迅速;林下植被生物量、死地被物生物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木群落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祁连山不同平均林龄下青海云杉群落生物量,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平均生物量为242.98t/hm^2,并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7.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湖南会同生态站10a的定位实测数据,对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代10年生杉木林的生物量为63.83t.hm^2,年净生产力为10.91t.hm^-2,干和根的增长幅度大体持平;生态系统生物量分配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死地被物层。该项研究可为杉木边栽造成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穿龙薯蓣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穿龙薯蓣(DioscureaNippoica)采用根茎繁殖,在陕西关中和陕北林区经种生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其产量与年龄,密度和施肥关系密切,以生长3a收获为宜;在关中3a生一般产量为16.5t/hm^2陕北林区为11.7t/hm^2;在关中适宜密度为15株/m^2,陕北为25株/m^2;为获得高产需多施有机肥,尤以在基肥中混施磷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9.
高海拔地区火炬松人工林生长与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海拔1100~1200m火炬松人工林生长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21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生长良好,平均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分别达15.8cm、12.8m和252m2/hm2,生长过程表现为速生期早、生长量大、持续期长,其数量成熟龄预计为25~30年,林分地上部分平均生物量为373.52t/hm2.  相似文献   

10.
水杉人工林生物产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大围山实验林场16年生水杉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两次抚育间伐后的水杉林现存密度为1300株/hm^2,生产力为9.87t/hm^2·a。该场水杉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沿海丘陵巨尾桉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不同密度巨尾桉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各层次持水能力及其林地土壤水能力和渗透性能为分析基础,来评价各林 源养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巨尾桉人工林其水源涵养能力存在显差异,其中以密度为1325株/hm^2的人工林为最佳,林分总持水量最大,为170.11t/hm^2,林冠持水量和林地持水量也最大,分别为14.37t/hm^2和155.74t/hm^2。  相似文献   

12.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结构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生产力高,Ⅳ类地24年生林分生物量193.7t/hm2,其中乔木层185.6t/hm2;林分年均净生产量9.121t/(hm2·a),其中乔木层7.733t/(hm2·a);林分平均胸径11.4cm,平均树高9.8m,蓄积量155.3m3/hm2,萌芽木占全林株数的74%;林分叶面积指数7.515m2/m2,叶对树干净同化率75.5g/(m2·a).  相似文献   

13.
宜君县春玉米不同密度及施肥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氮肥、磷肥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筛选出9~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51900~60750株/hm^2,施纯N169.5~214.5kg/hm^2;>10.5t/hm^2的农艺方案;密度60750~65700株/hm^2,纯磷58.5~90kg/hm^2。  相似文献   

14.
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营造建柏人工纯林的生长效果,在三明莘口教学林场小湖工区34年生建柏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以平均木法调查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以样方法调查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建柏人工林生物量为241.614t/hm^2,其中乔木占97.11%,灌木层占0.70%,草本层占0.74%,凋落物层占1.45%。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62.48%〉根系(16.69%)〉枝(10.33%)〉皮  相似文献   

15.
对湖南省双牌县低海拔地区12年生的黄柏,杜仲和凹叶厚朴药林的产量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材的林分生物量为5.80-20.45t/hm^2·a,净生产量为1.21-2.81t/hm^2·a。林分生物量,净生产量及主要药用部分于皮的策略,均以黄柏为最高,杜仲次之,凹叶厚朴最低,说明在该立地条件下,黄柏的适应性较强,经济效益亦比其他两个树种更佳。  相似文献   

16.
黄山松人工林生物产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实验林场的10年生黄山松人工林为对象,对林分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为1530株/hm^2,的林分,生产力为1.675t/(hm^2.a),黄山松在该场生长良好,经济系数较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强,可在海拔1000-1600m范围内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杉木油桐仙人草复合经营模式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杉木、油桐、仙人草复合经营模式5年生生物量及其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模式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分别为53.216t/hm2和12.369t/hm2,分别是对照的1.09倍和1.20倍;复合模式中杉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生物量分别是相应对照的1.11倍、1.07和1.02倍,细根量则是对照的1.42倍;复合模式生物量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分布均比相应对照趋向合理,这对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有利.  相似文献   

18.
从关中东部新灌区水资源缺乏的实际出发,在不断改善小麦生产基本条件的同时,通过引进和推广小偃6号,7852和小107等优良品种,建立单产3.0~4.5t/hm^2和4.5~6.5t/hm^2的节水群体结构,并采取田间麦糠(秆)复盖或中耕保等栽培技术,在灌溉1-2次、灌水总量为1275~1800m^3/hm^2的情况下,小麦单产可年均递增8%以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砂姜黑土和潮土为供试土样,在小麦配方施肥中测定其肥力,结果提示,低肥田施氮肥,砂姜黑土为180.5kg/hm^2、P2O5为82.5kg/hm^2;潮土的N为96.5kg/hm^2、P2O5为90.0kg/hm^2。中肥田中,砂姜黑土N为135.0kg/hm^2、P2O5为35.5kg/hm^2;潮土的N为139.3kg/hm^2、P2O5为90.0kg/hm^2。高肥田中,砂姜黑土N为78  相似文献   

20.
自1990年以来,落叶松缓尺蠖在鸡西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内连续发生,严重影响树林生长为此,进行了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剂防治最佳时间在7月10-13日、用5%林丹杀虫剂防治3-4龄幼虫试验,用药疸为7.5kg/hm^2防治面积2000hm^3,防治效果达93.5%;喷雾防治幼虫最佳时间在7月5日前后,用25%灭Ⅲ号胶悬剂防治3龄虫试验。用药量为150g/hm^2,防治效果达89.85%;喷粉防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