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管电泳是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灵敏、试剂和样品用量少等特点。在介绍毛细管电泳分析分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形式及应用范围,包括毛细管区带电泳、毛细管凝胶电泳、毛细管胶束电动色、毛细管等电聚焦及毛细管等速电泳形式及应用范围等,并探讨了毛细管电泳的几种检测方法,包括紫外检测器检测、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MS联用检测及电化学检测器检测等。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毛细管电色谱柱一般在检测窗口的前端填有固定相,后端为空管。在该毛细管电色谱柱内电导、电渗流和电场强度等诸多参数在检测窗口前后不同,这为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带来不便。与此同时,在检测窗口的两端存在压差,更易产生气泡,致使中断电流和实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3种方法制备具有改进柱型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即检测窗口的两端均填有固定相,而检测窗口没有固定相,并与传统的毛细管电色谱柱进行了比较,在相同条件下,柱效和中性溶质保留因子在两类毛细管电色谱柱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改进柱型的毛细管电色谱柱消除了电渗流、电场强度以及电导在检测窗口两端的差异,从而易于上述参数的测量和抑制气泡的产生,提高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毛细管电泳的技术原理,综述了毛细管电泳在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包括CE-RFLP、CE-SSCP、CE-HA、CE-PEX、CE-CMC等。  相似文献   

4.
周庆祥  苏箐  肖军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48-352,354
对毛细管电泳联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以空白鸡肝为试材,以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为检测手段,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检测鸡肝中3种喹诺酮类、2种磺胺类等合成抗菌剂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样品经二氯甲烷提取,正己烷脱脂,旋转蒸发浓缩后,在pH 8.48的40 mmol·L-1磷酸氢二钠-20 mmol·L-1柠檬酸缓冲体系中,紫外检测波长262 nm,检测...  相似文献   

6.
草莓中几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毛细管电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丽  何弘水  王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95-12996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同时分离和检测草莓中6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分离和测定维生素B1、B2、B6、C、PP和叶酸含量,同时研究了缓冲液pH值、电压、检测波长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实现了6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同时分离,回收率为89.9%~97.8%。在柱温20℃,电压20kV,磷酸硼砂缓冲液pH值8.6,进样时间5s,检测波长265nm时,检测效果最好。[结论]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草莓中6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方法,并为其他水果维生素的测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转基因生物体作为食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灵敏、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保障转基因标签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毛细管电泳和芯片电泳作为新兴的分离技术,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度、快捷低耗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凝胶电泳的不足。对目前常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进行归纳和评价,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与芯片电泳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转基因生物体作为食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灵敏、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保障转基因标签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毛细管电泳和芯片电泳作为新兴的分离技术,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度、快捷低耗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凝胶电泳的不足。对目前常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进行归纳和评价,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与芯片电泳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细管电泳(CE)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可同时分离测定多组分等优点,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述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一系列食品添加剂,包括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等检测中的应用,重点是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氯虫苯甲酰胺的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对氯虫苯甲酰胺标准曲线进行建立,采用内径为75μm,总长为60 cm的石英毛细管。分离电压为25 k V,进样条件为40.53 k Pa进样3 s,缓冲液为缓冲液A(P/N338426),检测波长为220 nm,保留时间为6 min的检测条件,该方法简便,高效,可以作为氯虫苯甲酰胺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