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入土壤离子扩散阻滞因子的概念 ,阐述了 3种土壤离子扩散系数表达方式 ,即土壤离子孔隙扩散系数、土壤离子表观扩散系数、土壤离子有效扩散系数及其与离子自扩散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明确了利用 Fick第一扩散定律和 Fick第二扩散定律推求的土壤离子扩散系数的类型和运算过程中有关参数的量纲。  相似文献   

2.
土壤物质的迁移聚积和扩散强度是人口引力场的函数,引力半径恒大于扩散半径,扩散强度是同心圆规律递减,从而指出了地球表面土壤物质斑点状浓集边界的存在,正是这个规律决定了城市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城市土壤的分类,既可进行解释性分类和因素一生态分类,对典型城市土壤也可进行实体分类,但其实质是土壤自然人工体的实用分类,根据土壤的利用情况和经济生态功能,可分为市区土壤,近郊土壤和远郊土壤三大类型。成为系统土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3.
红壤水分扩散率和入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鄂东南5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水分扩散率和入渗性能,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扩散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表土层的土壤水分扩散率高于心土层和底土层;在低含水量的情况下,表土层的土壤水分扩散率低于心土层和底土层,影响土壤水分扩散率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容重。供试土壤水分稳定入渗速率均是表土层大于心土层和底土层,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表土层以石英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稳定入渗速率较大。,n=17),这是由于混状土柱的土壤水分扩散率主要受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容重小,总孔隙度大,土壤水分扩散率大。  相似文献   

4.
两种测定土壤全氮量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比较了蒸馏法和扩散法证明两种定土壤全氮量的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用扩散法代替蒸馏法测定土壤的全氮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水平土柱法对三种滨海盐渍土的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土壤的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变化于0.14~117.32cm~2·min~(-1)之间,比非饱和土壤的离子扩散率大几个数量级;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符合 D(θ)=ae~(bθ)经验公式;含水量与 Boltzmann 变换参数λ之间的关系为(λ)随含水量的下降而降低;在质地相同的情况下,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均对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有很大的影响,但土壤盐分浓度在含水量达0.2cm~3·cm~(-3)以上时对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根际施肥调控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琼脂模拟扩散与土壤扩散试验以及利用盆栽玉米试验验证了一种新型肥料--酸性根际肥对石灰性土壤pH值的降低和对土壤铁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肥料中的酸在琼脂中的扩散速率与时间成直线关系,而在土壤中的扩散能使施肥区微域(肥料颗粒周围2cm左右)土壤pH值在一个月(28天)内下降0.60-1.82个单位,有效铁(DTPA*浸提)含量增加58%-106%,这对石灰性土壤意义重大。但是,在试验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酸性根际肥对该微域土壤pH值的降低作用是减弱的,而土壤铁(DTPA浸提)有效性则是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盆栽玉米试验中,天48天的生和时间内,酸性根际肥降低了施肥区土壤pH值,提高了施肥区土壤有效铁含量,增加了玉米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土壤速效氮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氢氧化钠浓度、蒸馏速率和添加还原剂与否3个方面优化了凯式定氮仪测定土壤速效氮的方法,并与目前常用的扩散皿法进行精密度比较。结果表明:采用3.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60%的蒸馏效率,在不添加还原剂的情况下,土壤速效氮的测定值与扩散皿法相差不大,均与土壤标准物质的标准值接近。但凯氏定氮仪测定土壤速效氮的精密度相对较高。因此,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土壤速效氮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比扩散皿法更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8.
肥料施入土壤以后,被土壤中的水分溶解,变成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根系通过质流和扩散两种途径吸收。质流是指通过作物的水分蒸腾作用,养分随土壤水分迁移到根的表面,被根系吸收;扩散是指作物根系吸收根附近的土壤养分后,根际附近水溶液中的养分变少,其它地方土壤高浓度水溶液中的养分就扩散到根附近,使根际土壤养分被根系吸收。  相似文献   

9.
土壤气态水扩散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对旱地不同土层土壤气态水扩散特征进行了探讨,初步推断:①在小于最大吸湿量时,土壤中也存在非气态的水分运移,但气态的水分扩散一般是主要机制;②粘粒含量较高、比表面积较大的土壤中非气态水分扩散所占比例较大;③温度升高,扩散系数增大,④扩散也明显存在滞后现象;⑤对供试土样,在相对水气压约40%的含水量下,气态水分扩散系数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气态水扩散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对旱地不同土层土壤气态水扩散特征进行了探讨,初步推断;①在小于最大吸湿量时,土壤中也存在非气态的水分运移,但气态的水分扩散一般是主要机制;②粘粒含量较高,比表面积较大的土壤中非气态水分扩散所占比例较大;③温度升高,扩散系数增大,④扩散也明显存在滞后现象;⑤对供试土样,在相对水气压约40%的含水量下,气态水分扩散系数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石灰性土壤的有效氮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碱解扩散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两大类方法在石灰性土壤有效氮测试中的适用性。各种碱解扩散法和经过我们修改包括NO#-3-N的碱性高锰酸钾法,都能很好地预测土壤中的有效氮。旱地土壤的有效氮测试中应把NO#-3-N的测定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12.
土壤健康是维持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系统及陆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保证。原生动物在土壤中分布广泛,可调控土壤微生物组、养分循环、污染物去除等众多生态过程,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及土壤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原生动物捕食及杀菌机制与哺乳动物巨噬细胞免疫机制类似,其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与病原菌的胞内共生关系,是影响病原菌毒力、扩散传播及感染风险的重要环境选择压力。本文总结了原生动物对病原菌毒力、进化、传播扩散的影响,以及病原菌在原生动物胞内的存活和进化机制,为预防环境病原菌富集、扩散和传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对维持土壤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鄂东南红壤水分运动参数与红壤性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鄂东南5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扩散率,推导了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对试验资料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土壤水吸力(ψ)与土壤含水量(θ)、土壤水分扩散率(D)与土壤水饱和度(G)、土壤非饱和导水率(K)与土壤水饱和度(G)的经验公式,并将参数与土壤性质进行了相关分析,ψ-θ、D-G之间的参数与土壤性质关系很密切。实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通气孔隙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用~(32)P 和~(36)Cl 标记扩散半池技术测定了陕西4种不同质地土壤在不同含水量和温度下磷、氯扩散运移的规律,并对其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磷扩散系数(D_a)随土壤水分含量(W)增加而增大,符合幂函数 D_a=aW~b 关系,而 Cl~-扩散系数(D)随土壤水分增加近似线性;在20%含水量下,Cl~-扩散的活化能(E_a)为黄绵土>黑垆土>(土娄)土>黄褐土,而磷扩散的活化能次序与此相反,且比前者大得多。磷和氯在土壤中的扩散机理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归因于土壤与磷、氯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长输管道泄漏工况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柯 《油气储运》2014,(1):20-27
针对无风和有风情况下埋地天然气管道的管状扩散和渗透扩散泄漏过程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使用Gambit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运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两种泄漏过程在不同时刻的扩散区域和安全避让区域,以及土壤渗透率对天然气泄漏扩散区域和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气泄漏在有风情况下对地面扩散的影响更大,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仅在泄漏口上风向存在安全区域;泄漏天然气穿过土壤层后剩余速度的大小决定了扩散高度、范围和气流形态,相对低渗透土壤,穿过高渗透率土壤层的天然气在空气中形成的扩散区域更大,扩散高度更高,但后期两者扩散范围基本相同。(图8,参10)  相似文献   

16.
测量土壤碱解氮含量过去一般使用碱解扩散吸收法,试验研究旨在使用德国GERHARD凯氏定氮蒸馏法测定土壤碱解氮,对凯氏定氮蒸馏法进行了改进,确定了合适的蒸馏时间和蒸馏效率,与传统碱解扩散法相比,测量结果更准确,紧密度更高,操作简便,节省时间,为土壤碱解氮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准确、快速、高效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几种动力学方程用于描述土壤中锌吸持动力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别比较了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在描述土壤中锌吸持动力学特性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能较好地用来描述土壤中锌吸持功力学特性,而Elovich方程不适用本实验结果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深松机在红壤耕地犁底层土壤深松阻力大、幅宽小、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气压劈裂的气压深松铲。采用CFD软件建立南方耕地红壤犁底层土壤的模型进行深松气压范围标定,并针对相同气压2 MPa下不同容重犁底层土壤的扩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壤犁底层容重1.8g/cm~3土壤的有效起劈气压范围为1.6~2.4MPa;容重1.6g/cm~3、1.8g/cm~3的犁底层土壤裂隙主要沿水平方向扩散,容重1.4g/cm~3的犁底层土壤裂隙则同时沿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扩散;容重越大的犁底层土壤,深松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氯丹和灭蚁灵在污染场地中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氯丹和灭蚁灵是两种杀虫剂类POPs,在我国仍然生产和使用。在多年生产氯丹、灭蚁灵的企业厂区内及周围布设采样点,采取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分析,研究了POPs生产企业土壤中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生产厂区内污染严重,在土壤表层,靠近生产车间的土壤中氯丹的浓度高达2927.95mg·kg-1,灭蚁灵浓度高达61.90mg·kg-1,并且已经扩散到周边土壤。在土壤深层,氯丹和灭蚁灵有明显的垂直扩散,10m深处土壤均能检出两种污染物。由于灭蚁灵产量小于氯丹产量,灭蚁灵的污染不及氯丹的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0.
利用蒸馏法和扩散法对海南省不同地区土壤样品中的水解性氮进行测定,并用标准(NH4 NO3-)-N液分别对这2种方法的回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的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且达到了极显著的相关水平,回收率也都超过了97%。因此,在大批量测定土壤样品水解性氮时,用蒸馏法代替扩散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