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对仙公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进行分类,利用景源价值、环境水平、利用条件、规模范围等四大综合评价指标对景区内52个比较有评定价值的景源进行评价分级和各景区综合评价,针对该风景区的现状与特点,对风景区进行详细的植物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2.
余静静  陈方明 《绿色科技》2014,(11):280-282
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对木兰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进行了筛选和分类,并从其景源的类型结构和等级两方面作了整体分析,对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木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的特色,指出了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木兰山风景名胜区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充分依托原生态的大自然环境,深挖木兰文化和宗教文化,突出“木兰故里”、“宗教圣地”和“地质奇观”这三大主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风景资源评价是风景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风景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风景资源,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称谓。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多标准风景资源评价体系,从景源质量、生态价值和发展条件3方面构建统一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综合评价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现状。结果表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很好等级区域面积占比为11.22%,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1.99%,较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一般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不好区域面积占比为12.15%。研究区的风景资源空间发展不均衡,南北部优于东西部。建议在发展南北区域时,严格保护风景资源,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控制东部区域的游客人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植树造林和塌方修复工作,增设景源标识牌。  相似文献   

4.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微山湖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进行分类统计,运用打分分级方法进行定量评价,总结该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征。文章主要从风景资源分类和风景资源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为该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扎兰屯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根据风景区内景点的欣赏特征、文化价值、环境条件和质量、科学价值以及用地条件的差异,全区景点分三级逐一进行了评价;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为依据,结合风景区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在风景资源的综合评价层和项目层对风景名胜区进行了评价,希望为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对海盐县南北湖风景名胜区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风景资源特点,并对其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全面评价,认为南北湖风景名胜区有着独特的水文景观资源和天象景观资源、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以及悠久的人文景观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内外部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传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重视资源点的评价与保护,易忽视琅琊山独特的文化与自然相互演进的过程与关联。从文化景观角度出发,对琅琊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价值的认知与保护,是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性工作。文章在对琅琊山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与评价基础上,分析琅琊山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和精神内涵,提炼文化景观价值和承载点,提出文化景观保护策略,并探讨该研究对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对桃花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认为桃花山景源具有"总体分散、局部聚集"分布特点,风景资源丰富、类型多、资源质量结构良好,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桃花山开发条件。  相似文献   

9.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景观调查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森林资源、森林生态因子、森林植被、古树名木、野生动物和群落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资源,对红枫湖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治理和水源地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对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认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品味较高、特色较突出;指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热情好客的社会氛围等为白水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条件;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规律提出了促进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北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进行评价,认为其高原地貌景观突出,景点多,客容量大;总体环境质量较高;风景资源的综合性强;高原动植物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分析了公园旅游发展存在着旅游区管理难度大;旅游功能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高原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氛围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突出森林主题,以自然景观取胜: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重视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大力发展度假旅游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唐河流域旅游资源群落的灰色组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级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北唐河流域旅游资源群落进行评价,建立了旅游资源群落评价因子的结构体系,提出了景点集中度、湿度、气温等因子的计算公式,阐述了旅游资源群落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为评价对象,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森林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以“四类八级”定性评价标准确定拟纳入《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目录》的资源体对象,再以森林风景资源质量为评价核心,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立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定量评价因子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建立我国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及评定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内蒙古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突显出其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文章着重介绍了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并对其风景资源质量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是在对太寺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普查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GB/T18005—1999),从森林公园森林资源评价,生态建设适宜度和敏感度评价等三个方面对太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结果不仅为太寺森林公园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同时带动了区域生态、经济、社会三者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省永安九龙竹海森林公园内的景点和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公园的风景资源包括5类63个资源点,其中一级景点4个,二级景点32个,三级景点27个,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等级评定综合得分为40.53分,属一级风景资源,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张薇  孙大维 《林业科技情报》2013,45(3):73-73,75
道路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街道景观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性、艺术性更直接反映给城市居民,因此做好街道景观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带岭林业局森林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包括地文旅游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类及购物类。通过对带岭林业局森林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出带岭旅游区是开展森林和环境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  相似文献   

19.
侯洁 《河南林业科技》2013,(3):28-30,63
针对当前国内大肆兴起的森林公园范围调整与资源整合.结合安阳白泉省级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探讨资源整合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质量影响及意义.为公园环境景观的改造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比较评判法相结合,把普通公众和专业人士共同列为评价主体,以五泄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进行多层次的评价。结果表明,在森林公园总体和景区评价层面,公众与专业人士取得了高度的一致,在景点评价层面虽然也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评价差异产生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评价应该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比较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考虑公众的关注点和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