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粱机械化栽培是将一系列的高粱栽培农艺技术措施通过机械方式加以完成,是将许多技术环节集合组装的一项成套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我国高梁生产由传统的手工生产为主逐步发展为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机械喷药等的半机械化生产状态,为高粱机械化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土地连片种植、规模化生产和用工成本的逐年增加,使得机械化栽培方式已成为高粱种植的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高粱机械化栽培的成套技术仍不成熟,缺乏系统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如何选用机械化栽培的高粱品种是关键问题之一。为此,特将高粱机械化栽培品种选择中涉及的一些要点问题加以列举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高粱是世界上第五大粮食作物,是近5亿人的主食。按性状及用途可将高粱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3类,全球42%的高粱用于食品消费。高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年产量280.0万t左右,主要分布在吉林、内蒙古、四川等地。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高粱产区,又是名优白酒的集中产地,高粱是酿制名优白酒的优质原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目前,四川酿酒高粱  相似文献   

3.
高粱由于其抗旱、耐瘠、耐盐、耐涝,光合效率高、生产潜力大等优势,一直是山西省旱作农业和盐碱下湿地的高产稳产作物,也是山西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特用高粱生产开始在山西省高粱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山西省目前高粱的主要用途是酿造和饲用。据粗略估计,山西省高粱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左右,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的6%~7%,单产为4500kg/hm^2左右。在高粱总产中用于酿造的占40%,用作饲料加工的约占30%,用作补充粮食不足的占25%,其他用途的占5%。  相似文献   

4.
未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的转变,规模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实现规模化后才会有机械化,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而这些与生物技术和农业科学是紧密相关的。当机械化普及程度达到较高水平时,对作物品种的某些性状便会有明确要求,如品种的耐密性、抗倒伏性、熟期一致性等,比如高粱的植株高度、穗茎长短,穗子松紧度、分蘖性、分蘖与主茎熟期的一致性等。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进入新的转型期,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农民对机械化栽培高粱的渴求与日俱增,但目前推广的高粱品种基本不适宜机械化栽培,严重制约了高粱机械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栽培可为高粱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探讨粒用高粱采用机械化栽培品种的选用方法,分析选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选出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粒用高粱品种,实现高粱高产,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引言农业部“高 ω 3油用亚麻品种饲用食用技术的引进开发”项目经过山东莱阳农学院几年来田间试验和筛选 ,摸清了引进品种在我国的栽培学特点 ,2 0 0 0年与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分局科研所合作研究 ,在该所 6.7hm2 面积上进行了机械化栽培试验。2 0 0 1年在黑龙江国营友谊农场 1 0 0 hm2 面积上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栽培。1 种植方式1 .1 亚麻栽培的前作要求亚麻对前作的要求不严格 ,但不耐重迎茬。为了预防亚麻的细菌性萎蔫病 ,要求其前作为非亚麻作物 ,小麦、大豆、马铃薯、花生、地瓜等是亚麻的良好的前茬 ,玉米茬稍差些 ,谷子、糜子、荞…  相似文献   

7.
高粱,俗名茭子,是山西主要的杂粮作物。由于其抗旱、耐瘠、耐盐碱性强,所以农民称其为“铁杆庄稼”、“碱地之花”。山西是我国高粱栽培较早的地区之一,据《中国古代常识》记载,万荣县荆村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高粱遗迹。在公元3世纪《广雅》中有“乌禾,塞北最多,农家种之,以备它谷不熟为粮耳”的记载。高粱有独特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具有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耐冷凉等多重抗性。高粱产品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既可食用、饲用,又可加工利用,在山西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燕麦是一种粮饲兼用作物,是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替代物和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品种。针对我国燕麦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基础研究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影响燕麦产业发展的生产实际,阐述了全球和我国燕麦产业现状,从燕麦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角度,分析了燕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薄弱环节,对国内外燕麦田间育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与装备、机械化播种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与装备、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就现阶段我国燕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建议围绕基础研究、多样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新技术推广、标准制定、产业经济效益、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助推燕麦产业机械化进程,促进燕麦产业标准化、产业化。研究可为我国燕麦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是我国高粱主产区之一,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高粱的机械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适于机械化种植的高粱品种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生产需要,现将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适宜机械化栽培的高粱品种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属粮经饲兼用作物。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农业部对玉米机械化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加大了科  相似文献   

11.
建设13.3万hm~2酿酒专用粮基地是宜宾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宜宾乡村振兴的基础,高粱种植是酿酒专用粮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是《宜宾市现代农业强市"6+3"特色产业振兴规划(2019年-2025年)》的重中之重。宜宾的地形地貌主要以丘陵山区为主,针对高粱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如何以及宜宾高粱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哪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研和具体分析,就机耕、机播、机管、机收等生产环节的机械设备选型、选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农机科技推广》2016,(7):55-56
正第一道坎儿——农民机械化生产意识不足"我国是薯类作物生产大国,以马铃薯为主的薯类作物是粮、饲、蔬及能源兼用的重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16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杨德秋说。但是,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却与其种植面积不相匹配,"当前我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水平尚未达到30%。其中,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17.7%,而在马铃薯主产区云南和广西等地仅有1%左右,与当前  相似文献   

13.
甘肃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产销量在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中排在小麦、玉米、水稻之后,居第4位。甘肃是我国马铃薯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和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现全省14个市(州地)均有种植,84个县(市区)中有60个县种植。2005年种植面积达到823万亩,占全国种植面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属粮、经、饲兼用作物。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农业部对玉米机械化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加大了科技攻关、示范推广和补贴力度;各地也积极采取引导示范、累加机具补贴、组织跨区作业等措施,促进了玉米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属粮经饲兼用作物。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农业部对发展玉米机械化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加大了科技攻关、示范推广和补贴力度;各地也积极采取引导示范、累加机具补贴、组织跨区作业等措施,促进了玉米机械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装备指南     
牧神S-3000型自走式青(黄)贮饲料收获机该机主要用于收获青(黄)贮玉米、高粱、芦苇、向日葵、饲用甘蔗、饲用小麦、棉秆等各种杆状作物及牧草,作业时无须对行,可一次完成切割、强制喂入、切段  相似文献   

17.
蚕豆作为甘肃省康乐县的重要经济类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积极推广应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蚕豆的产量,提升生产效益。在探讨蚕豆栽培机械化管理的基础上,综述了蚕豆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为蚕豆种植者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但由于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较小且分散,水稻栽培成本较低,水田操作对机械的要求高.文章从分析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现状角度出发,就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在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规模提升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现机械化生产是提高高粱种植面积的先决条件。机械化生产省工省时,可以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只有实现了机械化才能实现高粱生产现代化。所以说,实现机械化是当前高梁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望着高粱田里往来穿梭、忙碌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邹剑秋研究员对高粱机械化生产提出了自己的迫切期望。  相似文献   

20.
青贮饲料玉米可以作青贮饲料直接喂养反刍动物,青贮玉米易于机械化栽培,连作危害小,能充分发挥机械化水平高的优势。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选育推广专用型青饲玉米新品种对于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粮、饲、经三元结构的有机结合,为发展“两高一优”饲料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对畜牧业生产,特别是“节粮型”及“秸秆型”畜牧业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实现农业由数量型增长向优质高效型转变,满足人民对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