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去除水样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竹炭为载体,将硝化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固定在竹炭(比表面积365m2·g-1,孔比容积0.34 mL·g-1)上,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及影响因素.考察初始氨氮质量浓度、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去除氨氮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竹炭吸附法和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氨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氨氮质景浓度、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均影响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增加,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均趋于增大,但投加量增加到一定量时,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增幅均趋缓.pH为8的偏碱性环境利于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氨氮水样存在竹炭吸附和微生物脱氮2种作用.对于初始氨氮质量浓度≤200 mg·L-1的水样,调节水样pH为8,控制水样溶解氧质量浓度为1 mg·L-1左右,竹炭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可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作用,氨氮去除率可达70%以上.竹炭同定化微生物去除氮氮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以假单胞菌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亚硝酸盐单因子诱变处理,确定最佳诱变时间和剂量并进行复合诱变以获得低毒性菌株。对诱变后的低毒性菌株PB 1101和PB 0108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这2株诱变菌株在菌落形态、培养液颜色以及pH值上与出发菌株有一定差异,同时在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竹炭对溶液中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珊  胡泽友  颜伟  单胜道 《林业科学》2008,44(4):110-114
研究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能力以及粒径、吸附pH值、吸附平衡时间、竹炭投加量、吸附温度等因素对竹炭吸附对硝基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10°C下,20.0 g平均粒径为0.106-0.090 mm的竹炭振荡吸附处理1 L初始浓度为50 Mg·L-1的对硝基苯酚水样120 min后,对硝基苯酚最大吸附率可达82.5%,最大吸附量为2.06mg·g-1;竹炭粒径、竹炭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竹炭吸附能力有明显影响;酸性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率明显高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升高温度不利于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
竹炭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肖继波  陈斌  曹玉成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117-120,127
研究了竹炭对染料活性艳红X-3B的吸附性能,探讨了竹炭粒径、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温度和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竹炭对多种染料以及实际印染废水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竹炭经ZnCl2改性处理后,吸附容量大幅提高,达13.5 mg.g-1;ZnCl2改性竹炭对活性艳红X-3B的吸附在2 h时基本达到平衡,其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随温度升高,吸附容量相对降低;吸附容量随染料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粒径越细,吸附效果越好,但是粒度过细,加工耗能耗时,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去除效果的具体要求选择粒度大小;ZnCl2改性竹炭对受试的18种染料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容量最高达23.5 mg.g-1;投加量为2 g.L-1时,对实际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率为72.3%,表明改性竹炭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竹炭对溶液中汞(Ⅱ)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张启伟  王桂仙 《林业科学》2006,42(9):102-105
研究不同竹炭对溶液中Hg2 的吸附能力,包括接触时间、pH值、投料量、吸附温度和溶液中汞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汞;在pH值3.2~6.2的范围内,竹炭对溶液中的汞均有较大的吸附能力,最佳的吸附酸度为pH=5.9;吸附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小,说明吸附是放热过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用水和微波加热的方法对吸附后的竹炭进行再生试验,竹炭的吸附能力可恢复到原来的97%以上.竹炭可作为理想的除汞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6.
制备生物柴油用脂肪酶产生菌的诱变和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提高全细胞生物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效率为目的,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对产脂肪酶的米根霉菌株进行诱变和筛选。筛选得到的诱变株命名为LY6,脂肪酶水解酶活(4.33 U/mL)是原始菌株的4.33倍,合成酶活(0.28 U/mL)是原始菌株的1.12倍,脂肪酶水解酶最适反应pH值为7.0。将筛选得到的菌株制备成固定化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催化大豆油转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在醇油比为3∶1(物质的量之比,下同)时,脂肪酸甲酯得率比原始菌株提高了41.0%,达到87.3%;在醇油比为4∶1时,最终生物柴油的甲酯得率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6.8%,达到96.1%,故经筛选得到的菌株能作为全细胞生物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7.
提高海因酶产生菌株的活力,能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生产带来应用价值.对产海因酶的恶臭假单胞菌MZ-4S-0315进行紫外、微波诱变处理,在加有适量底物类似物5-FU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经测定的140株菌株,其海因酶活力大部分比原菌株产酶能力有所提高;其中在微波(800 w,2 450 Hz)40 s诱变条件下筛选到一株产酶活力比原菌株提高2.44倍的菌株ZF-109.该方法比以往化学试剂结合的诱变操作简单,危害性小,特别是筛选速度有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玻璃纤维薄毡生产废水,考察了不同pH值、PAC投加量对废水的浊度、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废水pH值调至10左右、PAC投加量为4mg/L、PAM投加量为3mg/L条件下,废水浊度及CODcr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光组合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竹炭-TiO2-光组合体系,即吸附-催化-光氧化协同降解苯酚的特性,探索了竹炭C HEN Q ing-song用量、竹炭粒度、苯酚溶液pH值及其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用量1 g/L时,光氧化效果最好;粒度越小,苯酚去除效果越差,粒径以0.520~0.246 mm为宜;酸性条件有利苯酚的去除,当pH值为3.0时,效果最好;苯酚的起始浓度升高,其去除率降低,但平均反应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10.
董贞君  刘洋  汪苹 《绿色科技》2013,(2):134-137
从处理吗啉废水的成熟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了1株能以吡啶为唯一碳源、氮源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命名为PY6。选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实验表设计了实验,研究了吡啶初始浓度、温度、摇床转速以及pH值4个因素对菌株PY6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吡啶初始浓度为40mg/L、温度为25℃、摇床转速为160r/min、pH值为7.5时吡啶去除率最高,达91.64%,说明此菌株为1株高效吡啶降解菌。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获得具有高效分解纤维素功能的一组混合菌株,经分离纯化得3个菌株D1、D2和D3,利用16S rDNA测序鉴定,这些菌株分别是克雷伯氏菌、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比较各单个菌株及其相互混合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相对活性、以及它们对滤纸和香蕉杆的分解效果,发现各单一菌株对纤维素类物质均有一定的降解效果,但混合菌群效果最好,其CMC酶相对活性为0.93cm/d,说明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有助于纤维素类物质分解。  相似文献   

12.
毕亚楠 《绿色科技》2019,(16):132-134
采用斜生栅藻和木醋杆菌构建藻菌共生系统固定化藻,制备了粒径为1 cm和2 cm的固定化藻,以游离藻作对照,测定了斜生栅藻处理后的猪粪废水的氨氮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并计算了去除率;探究了不同粒径的固定化斜生栅藻和游离斜生栅藻对猪粪废水的净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藻对猪粪废水中氨氮、总磷、总氮的去除率高于游离藻,且1 cm固定化藻的去除能力更好。说明较小粒径的固定化斜生栅藻对净化畜禽废水有明显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树木褐根病是由有害木层孔菌 (Phellinus noxius) 引起的一类土壤传染性根部病害,为了实施对 这类病害的生物防治,结合唯一氮源 1- 氨基环丙烷 -1- 羧酸(ACC)为底物和平板对峙法,从澳门松山市 政公园健康树木的根际分离得到 1 株对有害木层孔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 1583。采用一对细菌通用 引物 PCR 扩增获得菌株 1583 的 16S rDNA 基因序列,其片段大小为 1 496 bp,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 1583 与 Burkholderia seminalis 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结果鉴定该菌株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sp.)。拮抗 性研究表明,菌株 1583 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黑松叶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白蝴蝶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sp.) 和美人蕉瘟病病原菌(Pyricularia cannaecola hashioka)等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ine wood nematode and three bacterium strains isolated from the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which are two strong pathogenic bacterium strains,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 and Pseudomonas putida ZpB1-2A and a weak-pathogenic bacterium strain, Pantoea sp. ZM2C, were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trong-pathogenic GcM5-1A strain and ZpB1-2A stra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ecundity, reproduction rate, and the body volume of the adult nematode. Meanwhile, pine wood nematode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reproduction of the two strong-pathogenic bacterium strains. However, the weak-pathogenic bacterium strain, ZM2C, completely inhibited reproduction of pine wood nematodes. Aseptic pine wood nematode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reproduction of the strain ZM2C.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utualistic symbiosis exists between pine wood nematodes and the two pathogenic bacteria it carries. The phenomenon showed that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carried by the nematode were not accidentally contaminated, but rather had existed as symbionts of the nematode with which it had coevoluted over a long period. The role of mutualistic symbiosis in the process of pine wilt disease was also discuss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5, 29(3): 1–4 [译自: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29(3): 1–4]  相似文献   

15.
杨树重要病害生物防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界各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成为复杂的群落。它们相互促进、制约,构成生物体的生态平衡。在森林病害防治中,利用益菌控制病菌的生存和活动,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为了寻求这一新途径,在1982—1984年,对4种杨树重要病害进行了生物防治探索,从筛选和防病上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红掌栽培常见病害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西双版纳地区红掌的12种常见病害,其中由Caryophylli、Pseudomonas sp.、Xanthomonas、Sola-nacearum等细菌引起的叶疫病、枯萎病是切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  相似文献   

17.
松材线虫病程中树体内线虫和细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和线虫携带的细菌共同引起的。本文对接种松材线虫后黑松的不同发病阶段 ,树体内非接种枝上的线虫、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非接种枝上 ,在病树出现少量黄色针叶时 ,能有细菌检出 ;较多黄色和褐色针叶时 ,线虫才开始出现 ,细菌开始增多 ;至发病后期 ,病树基本枯死时 ,线虫和细菌数量迅速增加。对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细菌种类鉴定表明 ,发病中期 ,细菌种类比较单一 ,随着病情的发展 ,细菌不但数量迅速增加 ,而且种类也增多 ,但优势菌群为荧光假单胞菌、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泛菌属和少动鞘氨醇单胞杆菌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经鉴定,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为Burkholderia caryophylli、Burkholderiasolanacearum、Pseudomonas sp.、Xanthomonas sp.等4个种。这4种菌的混合侵染力极强,目前在栽培管理上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尖镰孢香荚兰专化型是香荚兰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本实验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菌对尖镰孢菌香荚兰专化型进行实验室的拮抗作用测定,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木霉对尖镰孢香荚兰专化型的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可达78.57%,枯草芽孢杆菌对尖镰孢香荚兰专化型的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可达78.12%,而荧光假单孢菌Ph002对该菌抑制效果则很弱,最高才有39.13%。总之,三种生防菌的抑制效果是:木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菌。  相似文献   

20.
杨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拮抗生防菌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健康杨树植株的叶(芽)、皮、枝中分离获得154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归属于3个目、5个科、13个属中.利用两点对峙培养拮抗试验、孢子萌发试验和人工接种试验,从中筛选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拮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所获内生真菌(4属)菌株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的菌株拮抗效果表现最明显.青霉菌可迅速对病原菌菌落包围、覆盖,从而使植物病原菌生长受到抑制,孢子萌发试验中,3 d的培养滤液就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