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国内外蓝莓市场需求量的逐年增多,仅靠原生态野生蓝莓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为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研究野生蓝莓资源的保护和经营技术,探索出野生蓝莓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具有国内独一无二的野生蓝莓资源优势和绿色生态优势,随着蓝莓产业化项目的逐步实施,蓝莓产业必将成为大兴安岭主导产业的最佳替代产业之一。一、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现状大兴安岭是矮丛野生蓝莓笃斯越橘的集中产地,是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文章详细介绍了呼玛县林业局野生蓝莓分布、生物学特性以及提高野生蓝莓产量和质量的抚育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黑龙江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为试材,经蒸果、研磨、过滤、调配、灭菌、喷淋等过程制作野生蓝莓果浆型饮料。对饮料的原汁含量,白砂糖含量,纯净水含量的配比进行研究,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30%的原汁含量,8%的白砂糖含量,62%的纯净水为最佳配比。加工出的野生蓝莓果浆型饮料色泽深蓝,具有良好的野生蓝莓香气,果香浓郁,口感醇厚,品质上乘。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细介绍了呼玛县林业局野生蓝莓分布、生物学特性以及提高野生蓝莓产量和质量的集约化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蓝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蓝莓生产、繁殖、育种等角度综述了我国蓝莓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蓝莓研究热点。我国虽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蓝莓种植,但栽培技术不高、效益不好是制约我国蓝莓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极具优势的野生蓝莓栽培生产尚未成熟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从繁殖方式上看只有少部分品种实现了快繁,有较多的优良引进品种的快繁体系尚未建立,所以快繁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的快繁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研究阶段;种子繁殖正处于起步阶段;蓝莓育种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生产中使用的品种均为引进种,这些品种耐寒性差,越冬防寒技术要求高是栽培推广的限制因素,而内蒙古的野生蓝莓品种虽然耐寒性强,但产量低、果实贮藏性差、栽培成活率低也是生产中的棘手问题,因此,选育出我国自主蓝莓品种是当务之急,尤其以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为基础的新品种培育将成为今后我国蓝莓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野生蓝莓、荚蒾、光叶山楂、山荆子、不同光照强度花楸、引种黑果腺肋花楸为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种浆果中的主要品质特性;结果表明野生蓝莓中花青素含量为147.965 mg/100g,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含量占总花色苷的20.93%;野生蓝莓的总黄酮含量为459.63 mg/100g,山荆子多糖含量为163.62 mg/g,是野生蓝莓的2.05倍,总黄酮含量为1403.71 mg/100g,是野生蓝莓的3.05倍;不同光照强度花楸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随着光照强度(颜色深度)的增强而增高;引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含量为615.234 mg/100g,是野生蓝莓的4.16倍,其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含量占总花色苷的97.34%,同时总黄酮含量为2271.30mg/100g,是野生蓝莓的4.94倍。光叶山楂和荚蒾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宜作为观赏植物;黑果腺肋花楸中花色苷、总黄酮、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给蓝莓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图强、阿木尔、新林、塔河和漠河集中分布的野生蓝莓果实形态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地区不同产地间及产地内野生蓝莓果实形态特征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产地间野生蓝莓果实宽度变异系数最大(28.83%),产地内各单株间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大(25.08%),单果质量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变异系数均较低。不同产地果长与果宽呈紧密的线性相关,即果宽随果长的增加而增加。大兴安岭地区各产地蓝莓果长、果宽和单果质量均达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可以对单果质量进行预测。纬度与单果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全氮与单果质量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大兴安岭地区各产地野生蓝莓果实形态变异受纬度和土壤全氮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位于大兴安岭腹地、伊勒呼里山巅的新林区推进野生蓝莓资源管理规范化,推动人工监莓种植全民化,积极引进蓝莓精深加企业,加速蓝莓产业化,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新林区蓝莓之花竞相绽放。  相似文献   

10.
蓝莓果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黑龙江省伊春市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生产基地,看到这里的职工有的在采摘蓝莓,有的在薅弄苗田,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九天公司成为伊春林区发展蓝莓产业的一个缩影。小兴安岭的野生蓝莓生长在独特的环境中,果实因而风味独特,酸甜适宜,口感好,即  相似文献   

11.
8种天然植物粗提物对林木害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在黑龙江省境内分布广泛的8种有杀虫作用的天然植物的粗提物,对黑龙江省内经常发生的分月扇舟蛾、舞毒蛾、落叶松毛虫、花布灯蛾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从中筛选出杀虫作用效果较好的天然杀虫植物为兴安白芷和兴安藜芦。  相似文献   

12.
漫话林区野生食用菌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列出黑龙江省林区野生食用菌63属156种,在对黑龙江省林区野生食用菌生态习性及其用途有一定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和灰色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环境的变化,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显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林业产业结构要因时因地的不断调整,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灰色系统理论在林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系统灰预测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为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笃斯越橘资源丰富,生长条件得天独厚,但受自然因素等影响,产量不高不稳。在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红旗林场设置试验地进行笃斯越橘的生物与生态学特性调查以及经营技术试验。调查结果显示了其形态特征、不同分布类型的种群植株特征、果实特征等生物与生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推广应用笃斯越橘资源的平茬复壮、疏灌透光等经营技术,可以提高笃斯越橘产量、扩大种群分布面积,可有效保护笃斯越橘资源与恢复野生种群。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评判法的彩叶树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详细调查黑龙江省野生及近年引种栽培成功的彩叶树种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彩叶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的途径。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共有彩叶树种88种,根据综合评价值可分为3个优劣等级:优秀33种,良好40种,一般15种。建议优秀彩叶树种在黑龙江省城市园林工程上可大力推广应用。此研究既填补了黑龙江省彩叶树种的评价空白,又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彩叶树种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神农架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状况及保护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历次植物科学考察和2002年4~6月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组织的神农架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专业调查中共发现野生兰科植物36属71种,神农架林区是一个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基因库,具有极大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7.
蓝莓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本文针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蓝莓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合理的发展蓝莓产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事关农民教育权利,而且深刻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的大多数,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耕文化的传承、生活理念和经营意识的改变不仅是影响农民素质高低的深层次原因,更是事关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文中以服务黑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立足点,围绕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农村新生活发展理念与经营意识改变为主线,结合思想认知、价值认同等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深层次因素,从教育主线、教育机制、教育渠道、教育方式等方面探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