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禽舍应该是家禽的避风港,在那里家禽能够感到安全和舒适。当舍外极端的条件影响到舍内的环境时,家禽的舒适度就会受到影响。进入禽舍的贼风主要是影响温度控制和垫料的状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1舒适的环境 首先控制牛群密度,不能过度拥挤;卧床设计要合理,垫料最好用柔软的沙子,并经常补充;清粪要及时,舍内、运动场不能有积粪,雨雪天气坚持舍内饲养;加强通风,保持舍内干燥;夏季安装风扇,  相似文献   

3.
一、育雏舍及舍内所有设备的消毒对育雏舍及舍内所有设备,包括育雏器、饮水器、料盘、通风设备、垫料、鸡笼等进行严格消毒,是育雏期首要的最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对于已感染过鸡新城疫、禽霍乱等传染病的鸡含应格外重视消毒。消毒的具体做法是:(1)轻轻地朝着禽舍空间的上方喷洒雾状的消毒剂(如3%~5%的来苏溶液),使禽舍空气  相似文献   

4.
养殖环境主要因子对肉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各个养殖环境主要因子对马岗鹅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96只刚出壳的马岗鹅平均分为A、B、C 3组,A组禽舍有运动场,周围无树木环绕;B组禽舍有运动场,且周围树木环绕;C组禽舍无运动场,周围无树木环绕。试验期间各组鹅自由采食、饮水,定期进行舍内清洁,保持饲养管理一致。试验共进行7周,每周最后一天对舍内温湿度、光强、二氧化碳、氨气、粉尘、空气微生物等环境因子进行检测,并统计鹅体重和采食量。结果表明,有运动场和周围树木环绕的B组鹅群的体重和日增重均最高,而无运动场的C组鹅群的生长状况最差。环境因子分析发现,B组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总菌含量指标是3组中最优的,而其他环境因子不是。研究结果显示,马岗鹅的生长性能是多个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温度和湿度是重要的影响因子,而运动场为鹅群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是鹅生长性能正常发挥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 禽舍内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及其饲养管理条件对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有很重要的意义。材料和方法试验是在一个禽厂内进行,用来自同样条件的禽舍的30000只20日龄前的肉雏鸡,然后将其平均分在两个小气候状况不同的禽舍内饲养。对照组的肉雏鸡按禽厂的饲养技术进行,在70日龄前饲养在全金属结构的机械化禽舍内,舍内垫有较厚的垫料,饲养的  相似文献   

6.
夏季气温高,丝光鸡产蛋率下降或停产,为了维持其继续产蛋,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加大舍内通风换气量,午间用冷水在舍内喷雾降温,尽可能使舍内温度保持24~27℃,舍外运动场种植矮树或搭简易凉棚。 二、控制好湿度,要求舍内相对湿度为50~60%,勤换垫料,保持舍内干燥。  相似文献   

7.
肉鸭具有生长迅速、产肉多、饲料报酬高、生长周期短的特点。商品肉鸭采食量大,排粪多,舍内容易潮湿,故在平时的饲养中应勤换垫料,保持舍内及运动场的清洁和干燥,预防霉菌病的发生及其它疾病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一、做好畜禽舍设施、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准备好应急电源,确保畜牧场生产、生活正常供电,对简易畜禽舍应采取加固措施。二、要做好畜禽舍的防冻保暖工作,修整好畜禽舍,把栏舍漏风的部位堵严,增添一些垫料,如稻草或木屑,防止畜禽受冻受凉;有条件的要添置红外线灯、电热板等供暖设施,特别是幼畜禽舍,要确保舍内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9.
有些养殖户常用生石灰直接对禽舍消毒,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引起家禽呼吸道疾病,降低产蛋率.这是因为生石灰直接接触家禽,会刺激皮肤导致家禽羽毛脱落.同时,由于家禽的活动,石灰粉末四处飞扬,污染空气,诱发呼吸道疾病.因而用生石灰直接给禽舍消毒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将石灰加水配成20%的石灰乳备用,消毒时,先将禽舍内的粪便及垫料清除,然后将石灰乳涂刷在舍内墙壁、地面及栅栏上即可.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于我场AA父母代肉用种鸡发生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过程1985年12月底从外省引进一批鸡,次年1~3月生长正常。4月初转入两栋种鸡舍,A栋是垫料平养,有平滑的运动场,水槽在舍内,鸡饮水时容易将水带到垫料上,致使鸡舍常处于较潮湿的状态;B栋是竹子做的垫板,鸡粪经垫板落至地面,水泥运动场很不平整,只要有一点雨水,运动场便脏乱不堪,水槽渗漏。5月中旬,有些鸡关节肿胀、发热、跛行,约占该批鸡数的28%。B栋比A栋发病多且严重。  相似文献   

11.
山鸡育成期是指幼雏至性成熟前(7月龄左右)的一段时间,这一段是山鸡一生中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将直接关系到山鸡能否早日作为商品上市或作为种用。现将山鸡育成期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饲养方式 采用简易平养饲养法,即舍内地面垫料,外有供山鸡的运动场,运动场与舍内门、窗均  相似文献   

12.
禽舍与控温     
禽舍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一为普通禽舍,或称开放式禽舍;一为密闭式禽舍,或称无窗禽舍、人工控制环境禽舍。前者全部或大部分靠自然的空气流动来通风换气,采光是通过窗户映射的自然光照,舍内温度基本上随季节的变换而升降。后者是一种顶盖与四壁隔热良好、无窗、完全密闭的禽舍,舍内的小气候通过各种设施控制、调节,使之尽可能地接近最适宜于禽体生理机能的需要,进行人工通风  相似文献   

13.
<正>清洁禽舍。清洁卫生的环境是防止各种疾病暴发的有效保证。在禽舍和设备清洁、消毒后,有些病原体可能被饲养者带进,或者某一消毒工作没有执行到位,导致某一个感染点可能被保留下来,因而严格的卫生工作并不总是完全有效。垫料清除。禽舍清群后,在清洁消毒前应先将垫料或粪便清除掉。随着大型专业化养禽场的发展,合理、经济地处理垫料和家禽粪便已成为一个问题,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一般的方法是先把垫料  相似文献   

14.
1氨气氨(NH3)是具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气体,比重较轻,为0.596,分子量17.03,标准状态下每升的重量为0.771g(或每毫克的容积为1.316ml)。氨极易溶于水(0℃时1L水可溶解907g),其水溶液呈弱碱性。氨水又易挥发成为气态氨。大气中的氨含量极少甚至没有。舍内氨气主要来自动物粪尿、饲料残渣和垫料等含氮有机物的分解。鹅舍的地面结构、排水和通风设备、饲养管理水平、季节等因素都影响舍内氨的含量。由于氨的比重小易于上升,一般在禽舍顶部浓度较高;又因其产生于地面,因此禽舍下部的氨浓度也较高,易对禽群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5.
禽舍垫料的选择、使用和管理与禽舍的通风、光照及家禽的营养、饮水和防疫一样,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家禽的健康生长及其产品的质量。禽舍垫料就象一张能吸水的床,它可以促进粪便中气体和水分的蒸发,稀释粪便中的氨,并将地面潮气隔开,通过微生物发酵向家禽提供额外的热量,而且还可以满足家禽的啄食癖。因此,垫料的科学选择、使用和管理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鸭的育雏阶段,一般不考虑让雏鸭洗浴和运动,育雏过程均在舍内饲养。但在夏季,采用开放式鸭舍地面育雏时,往往地面卫生条件差,应在室外设小运动场和洗浴池,让雏鸭出舍运动和洗浴,同时空出鸭舍,以便消除粪便,更换垫料。  相似文献   

17.
山鸡幼雏至性成熟前(7月龄左右)的这一阶段为山鸡的育成期。这一阶段是山鸡一生中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山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山鸡能否早日作为商品上市或是否具有种用性能。现将他在山鸡育成期阶段的饲养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1.饲养方式 简易平养饲养法:即舍内地面垫料,室外有运动场,运动场与舍内门、窗均设网罩,以防山鸡外逃。  相似文献   

18.
陈亮  王春兰  冯柯  李建 《饲料广角》2011,(10):46-47
对A、B、C、D四个不同防疫水平的规模化种鸭场舍内垫料细菌含量及空气细菌含量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未发病A、B、C三鸭场舍内垫料细菌及总大肠菌群夏季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的含量(P〈O.05),发病鸭场D场秋季舍内垫料细菌及总大肠菌群含量最高.秋季和冬季的含量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O.05)。A、B、C、D4场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依次为13_3%、75%、50%、100%。鸭舍内垫料细菌含量与舍内空气细菌含量相关系数rA、rB、rC、rD差异均显著(P〈O.05),舍内垫料细菌含量与舍内空气细菌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湖北畜牧兽医》2004,(1):63-63
1病禽禽舍污染物及环境如何消毒流感病毒可随感染发病禽的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而污染禽舍、笼具、垫料等,但某些消毒剂可以将存活于禽舍的流感病毒杀死。对污染的禽舍进行消毒时,必须先用去污剂清洗以除去污物,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铁制笼具也可采用火焰消毒。由于粪便中含病毒量很高,因此在处理时要特别注意。粪便和垫料应通过掩埋方法来进行处理,对处理粪便和垫料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碱水或其它消毒剂浸泡消毒。2潜伏期最长21天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天。禽流感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通风换气是禽舍环境控制的重要手段,舍内小气候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在气温高时,通过加大气流,使家禽感到舒适,缓和高温对家禽的不良影响;二是在禽舍密闭的情况下,引进舍外的新鲜空气,排除舍内的污浊空气,以改善舍内空气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