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上常见且为害较重的一种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辣椒上发生的炭疽病有3种,即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其中黑色炭疽病发生较普遍,黑点炭疽病仅部分地区发生,红色炭疽病发生较少。3种炭疽病除为害辣椒外,也能侵染茄子,黑点炭疽病还能侵染番茄。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我国南方梨产区造成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致病力分化状况并建立其室内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梨的枝条、叶片和果实为材料,采用不同方法造成伤口后接种果生炭疽菌的强致病力菌株PAFQ32,通过比较各处理的测定效果筛选其室内快速测定方法,并对供试菌株的致病力进行观测和致病类型划分,分析不同菌株致病力分化与其地理来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梨枝条、叶片和果实对果生炭疽菌致病力的观测结果显示,梨叶片经针刺后接种菌丝块的测定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供试菌株致病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来源于我国南方梨产区的111个果生炭疽菌菌株其致病力可划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其中强致病力菌株17个(15.3%);中等致病力菌株89个(80.2%);弱致病力菌株5个(4.5%)。不同地理来源的果生炭疽菌菌株,其致病类型的分布比例有异。【结论】果生炭疽菌的菌丝块针刺接种梨叶片的方法,可用于其致病力的室内快速测定。来源于我国南方梨产区导致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以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群体。  相似文献   

3.
辣椒苗期抗CMV和TMV鉴定与田间成株抗病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辣椒品种苗期人工接种不同地区来源的CMV和TMV鉴定病指与江苏地区辣椒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病指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 ,江苏辣椒病毒病常年以CMV为主 (连续 6年占发病总份数X±S =68.35%± 1 1 .58%。CMV(江苏毒源 )苗期鉴定病指能反映该品种在江苏田间成株期病毒病的抗性水平 (r=0 .8663 ,P <0 .0 1 ) ,该病指为 (X)预测辣椒品种在江苏田间成株病毒病的抗性 ( ^y) ,回归方程为 ^y =1 1 .74 98+0 .981 1X。CMV江苏毒源和CMV吉林条斑毒源存在致病性相似的株系 ,也有一定差异 (r=0 .642 1 ,0 .0 1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研究从不同地域和寄主组织来源的荔枝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征,采用离体果实直接接种法和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法在不同品种的荔枝上对11个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验证,发现菌株的致病性存在较大差异。从中选取致病力差异较大的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和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在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和颜色等方面很相似,但二者在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盘形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的产孢量约为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的3.2倍;培养6 h后强致病力菌株0977-19-2的分生孢子萌发率约为弱致病力菌株09619-1-1的3倍;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2个菌株致病力不同的部分原因,对研究荔枝胶孢炭疽菌的致病机制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辣椒炭疽病是辣椒常见病害之一。在春夏季多雨潮湿地区发病较重,常造成较大的损失。1症状辣椒炭疽病有3种,即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峡江县主要以黑色炭疽病为主,  相似文献   

6.
重庆辣椒疫病发生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扩大,辣椒疫病的为害逐年加重。重庆市辣椒疫病的田间调查显示:该市辣椒疫病发生较普遍,病害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常见药剂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68.75%银法利100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辣椒炭疽病抗性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岛当地主要致病茵辣椒红色炭疽菌为接种茵源,采用绿色成熟果期针刺接种法对73份辣椒资源进行辣椒炭疽病抗病性筛选,结果表明:7份材料表现抗病,10份材料表现耐病,其余感病,未发现对炭疽病高抗和免疫的材料,室内抗性筛选结果和田间抗性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以台农1号杧叶片为材料,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对2005—2013年采自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以及美国夏威夷、泰国地区的112株杧果炭疽病菌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引起台农1号叶片致病,采自不同地区、不同部位和不同品种的杧果炭疽菌致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菌株中强致病性菌株有30株,占供试菌株总数的26.78%;次强致病性菌株有27株,占24.11%;中致病性菌株有35株,占31.25%;弱致病性菌株有20株,占18.86%。  相似文献   

9.
辣椒田白条芫菁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条芫菁主要为害大豆,为害辣椒国内外很少有报道。笔者近年在陕西省岐山县马江辣椒试验基地辣椒苗床及中期大田里发现了白条芫菁。该虫属鞘翅目芫菁科,其成虫为害辣椒叶和花瓣,且集中成群为害,易造成缺苗和减产,是豆芫菁类中分布广而为害重的一种。1 识别特性 成虫体长15~18 mm,头部略呈三角形,触角近基部几节暗红色,基部有1对黑瘤,复眼及其内侧为黑色,头部其余部分为红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3~7节扁而宽。胸腹部均为黑色。前胸背板中央以及每个  相似文献   

10.
辣椒疫霉菌单个孢子囊快速分离及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PDA含药选择性培养基(PDAPR)对辣椒疫霉菌单个孢子囊分离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进行单个孢子囊分离的培养基;利用一对抗、感品种作为寄主,通过常规抗病性鉴定技术,对陕西辣椒疫霉菌复壮前后的致病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进行辣椒疫霉菌单个孢子囊分离的培养基是PDA含药选择性培养基,其分离率高达95%,其中污染率只有15.8%;复壮前后菌株对感病品种的致病力有明显的差异,复壮后菌株的致病力比于复壮前提高27.2%,且与刚分离后菌株的致病力相当,说明通过复壮能够恢复辣椒疫霉菌菌株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1.
温室苗期接种鉴定表明,来自我国不同西瓜产区的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 f.sp. niveum)其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来源的西瓜枯萎病菌经不同的葫芦科作物和不同抗性水平的西瓜寄主繁殖后其致病力无显著变异;西瓜抗病品种具有抗侵染能力。  相似文献   

12.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常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较重。辣椒炭疽病有3种,即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其中黑色炭疽病发生普遍,黑点炭疽病仅部分地区发生,红色炭疽病发生较少。3种炭疽病除危害辣椒外,也能侵染茄子,黑点炭疽  相似文献   

13.
茶树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来自12个省份茶区的茶树炭疽病病叶分离病原菌,基于形态学和多基因聚类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不同茶区分离的纯培养物致病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57株菌株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根据其在PDA上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特征可划分为5种类型。选取2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多位点(ITS、TUB2、ACT、CAL、CHS-1和GAPDH)的序列和聚类分析,发现测试菌株均属于胶孢炭疽复合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omplex),包括7株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8株山茶炭疽菌(C.camelliae)、3株暹罗炭疽菌(C.siamense)和3株隐秘炭疽菌(C.aenigma),其中山茶炭疽菌和果生炭疽菌在调查茶区的炭疽病叶中分离频率较高。采用刺伤接种法将测试菌株接种于‘舒茶早’离体枝条的叶片,结果显示21个代表性菌株中17株能够侵染‘舒茶早’叶片并使其发病,但不同菌种表现出致病性差异,其中山茶炭疽菌表现出强致病力,同时发现同种病原菌不同菌株间也存在致病力差异。此外,在河南茶区首次发现由果生炭疽菌引起茶树炭疽病。  相似文献   

14.
 从合肥、蚌埠、长丰、和县等地采集的番茄、辣椒、草莓、葡萄等发病组织上分离鉴定获得23个灰葡萄孢菌株, 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 分别测定了这些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力。结果初步表明, 所有供试菌株接种草莓果实和叶片后均引起发病, 但病斑的平均直径有显著差异, 并在不同草莓品种上表现也有差异, 显示灰葡萄孢菌株间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按照在草莓果实和叶片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大小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致病力较强、中等和较弱3种类型。总体来说, 来自草莓和番茄的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较强, 来自辣椒的菌株对草莓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较弱, 但来自相同寄主的菌株间致病力也存在差异, 菌株致病力差异与菌株地域来源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贺兰山东麓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霜霉病菌株的致病力,以不同抗性的3个葡萄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采用叶盘接种法,对采自贺兰山东麓地区的40份葡萄霜霉病菌株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表明:40份葡萄霜霉病菌株均有致病性,不同寄主品种间发病有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在0.00~41.50。经病情指数聚类分析,将40份酿酒葡萄品种分为3类,其中抗病性较强的品种13个,占32.50%;抗病性中等的品种22个,占55.00%;感病品种5个,占12.50%。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同一菌株对不同鉴别寄主的反应不同,不同菌株对相同寄主的侵染能力、致病力也不同。可见,贺兰山东麓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存在致病性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辣椒疫病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辣椒疫病在我国不少地区为害严重,成为我国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减轻其为害是辣椒增产增收的关键.了解辣椒疫病的抗性机制可为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辣椒疫病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抗性方面研究的主要成就,并展望今后辣椒疫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前景.以期为我国开展辣椒疫病的防治和抗病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苏椒19号是以自交系05X317与05X319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纵径20.2cm,果肩横径2.6cm,果肉厚度0.30cm,单果质量31.5g,辣味中等,品质好,每667m~2鲜椒产量1900kg左右,适宜江苏、内蒙古、陕西、湖南、江西、云南及同类型生态区域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对不同地区根肿病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液注射法,以来源于山东青岛、云南双龙和陕西太白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49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49个大白菜品种对3个地区根肿病菌存在抗性差异,其中32个品种对山东青岛根肿病菌和陕西太白根肿病菌抗性表现基本一致,推测这两地的生理小种一致;云南双龙根肿病菌与山东青岛、陕西太白根肿病菌为明显不同的生理小种,且致病力强、抗源少。  相似文献   

19.
黑豆的营养特性与生理活性物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豆为豆科植物的种子,又叫乌豆、冬豆子、黑大豆.它呈卵圆形或球形,表皮黑色或深绿色,全国各地均有生产,以东北产量最多,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次之,是我国部分地区的主食之一,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辣椒原产于南美洲,后传入我国,南方的四川、湖南、贵州和北方的陕西等省的人们,尤其喜欢辣椒。辣椒对生长地要求不高,在我国的华北、西北、长江流域、西南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其种植模式也不尽相同。1旱地栽培模式旱地栽培模式一般是3月初开始培育辣椒苗,4月底至5月中旬移栽辣椒苗,正式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