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龄甲鱼产卵繁殖试验@王殿福¥水利部海委渔业公司一龄甲鱼产卵繁殖试验王殿福(水利部海委渔业公司,天津300170)磁县甲鱼场坐落于河北省磁县前港水库旁,始建于1995年。该场1995年9月购进108只温室养殖的一龄甲鱼做亲鳖,进行生产试验,1996年经过认...  相似文献   

2.
豫西地区的甲鱼养殖形势长期持续处在低迷状态。据业内人士分析,甲鱼处于低价位尚需徘徊一段时间。甲鱼价低难销,严重挫伤了该地区养鳖者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养鳖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从而造成了池塘资源的严重浪费,对甲鱼养殖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为此我们在对该地区的甲鱼养殖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该地区甲鱼养殖业的基本对策。1豫西地区甲鱼养殖业发展历史及现状豫西地区甲鱼养殖始于八十年代初,当时仅有数家个体养殖户,采取常温养殖法培养亲鳖,以繁殖鳖苗为主,每年只有少量的成鳖上市。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温室养鳖模式在该地区推…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治疗鳖鳃腺炎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甲鱼场自1995年初开始进行甲鱼养殖,在养鳖生产过程中,鳃腺炎是鳖的常见病之一,曾给我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1997年我们利用中草药物对鳖鳃腺炎病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场利用中草药治疗鳖鳃腺炎病的方法介绍如下。1中草药配方经过筛选,...  相似文献   

4.
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伍惠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  相似文献   

5.
江波 《内陆水产》1998,23(11):21-22
近此年来由于温室甲鱼养殖的快速发展,使甲鱼产量大幅度增加,商品甲鱼价格开始下降,由1995年的每千克400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每千克100元左右。如此低的甲鱼价格使甲鱼养殖变得微利甚至亏本,尤其以温室甲鱼养殖为甚。如何从多方面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温室甲鱼养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依靠科技进行生态养殖目前甲鱼养殖场中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某些老甲鱼养殖场的普通操作工或在某个养鳖学习班学习了几天的人就可以成为新甲鱼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可见甲鱼养殖场对养殖技术极不重视。有的甲鱼养殖场甚至根本…  相似文献   

6.
鳖,俗称甲鱼、团鱼、元鱼等。鳖因营养丰富、肉味鲜美而驰名中外,近年来成为一种重要的人工养殖的水生经济动物,常见的饲养方式有囤养、单养或鱼鳖混养和温室快速养殖等,养殖过程中鳖病发生比较普遍,有流行季节长和传染快等特点,给养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如何搞好温室新建改建地的养水是能否养好甲鱼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将去年本公司甲鱼场温室尿素养水引起甲鱼亚硝酸盐中毒及其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洪问行借鉴。本公司甲鱼场上年9月初,在自孵稚鳖养殖中,由于用尿素养水.使一周龄的稚鳖突然发生死亡,死后的推鳖均有伸颈、张口、仰头等呼吸困难表现,并伴有内脏出血现象,少数稚鳖出现四肢痉挛、昏迷、抽搐等症状。综上所述,笔者初诊为中毒病,为了诊清所中之毒与其源.及时作了饲料与水质的检查、分析和比验.其结果他水中亚硝酸报含量(以氮计)在O.4omg/升以上,并对所有池进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甲鱼市场的复苏,温室养殖甲鱼在各地发展较快。由于温室内养殖水体小、温度高、放养密度大、水质富营养化,甲鱼的病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稚鳖苗体小、抗病力弱,易感染病原体造成病害暴发流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2008年8月10日笔者接到一养殖户报告,称温室中稚鳖发生严重病害,经过现场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鳖腐皮病是温室集约化养殖后期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温室养殖后期,由于个体增大,密度达到饱和,水质极易恶化,鳖相互撕咬,造成细菌感染,四肢、颈部、尾部、背甲边缘等处皮肤发生糜烂、坏死,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此病在温室养殖过程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严重时有20—30%的鳖受到感染,造成养殖后期死亡率偏高。荥阳市楚楼水库甲鱼场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鳖腐皮病的经验,取得比较好的养殖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甲鱼冬季加温养殖中 ,由于幼鳖的放养密度大 ,水温不稳定 ,以及水质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幼鳖易发疖疮病和腐皮病 ,大大降低其成活率。我场在1998年冬季加温养殖中 ,部分幼鳖池并发该两病 ,由于防治及时 ,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出温室时大部分病鳖痊愈。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致病因素导致鳖病发生的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有 :a)饲料营养不全面 ,投饲量过大;b)室内空气未加温 ,气温低于水温 ,出现“气雾” ,影响光照强度并传播病原;c)密度过大 ,规格不整齐;d)稚鳖带病入池 ;e)水质恶化 ,水温不稳定。2主要症状该病是由产气单孢菌…  相似文献   

11.
现代技术养鳖,一般在冬、春季利用热源进行加温,打破甲鱼冬眠期,采用配套养殖技术,在12~15个月内把稚鳖养成商品鳖。1994年,在省计委、科委的支持下,根据我所的地理位置和技术优势,利用工厂余热,建起了一座工厂化温室养鳖场。现将1994~1996年加温养殖稚鳖情况报...  相似文献   

12.
鳖,俗称甲鱼、团鱼、元鱼等,因营养丰富、肉味鲜美而驰名中外,近年来成为人工养殖的重要水生经济动物,常见的饲养方式有囤养、单养或鱼鳖混养及温室快速养殖等,养殖过程中鳖病发生比较普遍,有流行季节长和传染快等特点,给养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要求吃到优质、安全的商品鳖,因此,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产品质量是今后养鳖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途径。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投喂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等特点,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甲鱼温室健康养殖主要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鳖池的清整消毒经过上一年养殖的温室鳖池已经富集了各种致病菌及残饵、粪便等污物,清理与消毒鳖池极为重要。鳖池中的沙最好换掉,不能换掉或无…  相似文献   

14.
王毅 《科学养鱼》2004,(8):39-39
一、甲鱼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但决不可盲目发展。2003年全国甲鱼产量达15万吨左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季节性的供大于求,温室甲鱼的价格跌至历史最低水平,每千克18~20元,许多地方的养殖户“白忙一年”还欠债。 但也有一些养殖户听了协会的建议,不盲目发展,及时调整养殖规模,而避免了市场风险。如萧山区渔业主管部门指导有力控制养殖总量,提高甲鱼质量、档次,走品牌、效益之路,30多家规模养殖场(户)无一家亏损,浙江清溪鳖业公司等品牌企业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二、甲鱼养殖如何走出困境?一要控制总量,不要再建新温室;二…  相似文献   

15.
山东阳信县万利甲鱼养殖场是由个体养殖大户马振光独资兴建的私营企业,始建于1994年9月,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家集鳖繁育养成、技术转让、产品购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工厂化控温养殖场,该场占地25亩,大棚温室1000m2,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流动资金370万元。年产商品鳖10吨,繁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甲鱼养殖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庄雪峰(江苏省水产局)鳖,俗称甲鱼、团鱼、王八等,是一种名贵的水产经济动物。90年代初,江浙等地开始进行人工池塘养殖和工厂化温室养殖,现已在全国各地推开。由于生产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甲鱼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价格...  相似文献   

17.
甲鱼价格回落了,甲鱼消费由“贵族层”扩大到“平民层”,这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可是对甲鱼养殖户和企业来说,是不是一场“灾难”呢?最近本协会专门就甲鱼“大掉价”,养殖场怎样走出困境,调查了10多个大规模养殖场,同场长(经理)进行了研讨。跌价是“一哄而上”和国外甲鱼(苗)大量冲击的结果。前几年,在甲鱼身价扶摇直上,一度卖到500g250元“天价”的市场刺激下,养鳖业成了不少地区的“支柱产业”,到1997年7月底,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发展甲鱼养殖,其中杭州市一次投资达200万元以上,年产商品鳖万只以上、带有标准…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鳖病现状及防病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1995-1996年对禄处主要养鳖基地进行养殖鳖病害现场调研和样品分析的结果。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我省主要养鳖地区病害情况较严重其中沿海地区养殖中华鳖病害较闽北及闽西养鳖地区严重,1995年成活率分别为75%和60%,沿海养鳖地区最具威胁的病害是病毒性出血病和白底板病,而闽北养鳖地区养殖鳖的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白斑病。  相似文献   

19.
甲鱼红脖子病的诊疗甲鱼红脖子病又称大脖子病,是一种常见的甲鱼恶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病的发病季节一般在3~6月份,但温室养鳖全年均可发生。各种规格的鳖都可感染发病,成鳖对此病很敏感,在温室养鳖的条件下,幼鳖也易发生该病。此病传染性很强,一...  相似文献   

20.
3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养鳖协会会长李建田在养鳖形势与信息报告会上,分析指出当前甲鱼养殖的六大特征:(一)产量不断提高。1998年全国甲鱼产量6万余吨,比上年增长35%左右,其中广东省9500吨、浙江省7205吨,杭州市达2104吨。(二呷鱼市场兴旺,价格稳中有降。温室甲鱼批价从上年每千克110元下降到90元,主要原因是养殖规模扩大,上市量增加,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特别是大量来自台湾、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及外埠商品鳖的冲击,仅泰国每年进入广东的商品鳖就达3000吨,加之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职工下岗,购买力下降。(三伯产鳖蛋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