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观状分析 安徽植棉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植棉省份之一,棉田面积居全国第六位。全省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貌类型多样,大部地区适宜植棉。淮北属黄河流域棉区,淮南属长江流域棉区,兼有黄河、长江两流域棉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美国植棉地区分布在南部北纬26°—37°之间的十几个州。划分为四大棉区: 东南棉区:包括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佐治亚、阿拉巴马等州,雨量多,靠自然降雨植棉。 中南棉区(密西西比三角洲棉区):包括田纳西、阿肯色、路易西安纳、密苏里等州,靠自然降雨植棉。 西南棉区(高原棉区):包括俄克拉荷马、得克萨斯州,大部为早地棉田,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徐淮棉区,碱地植棉面积,占总棉田面积的50%左右。由于盐碱危害,以致历年都形成不同程度的缺苗减产,并有不少棉田因盐碱过重而抛荒。因此,如何保证碱地全苗是本棉区增产的首要关鍵。本文总結了一九五八年以来的一些碱地保苗調查及部分試驗的初步成果,供碱地植棉的参考。 一 棉区基本情况及缺苗原因 本棉区位于江苏省境北部沂、沭、泗河中下游的黄淮冲积平原地区,包括徐州及淮  相似文献   

4.
1992~1993年对冀鲁豫三省60个产棉县(市)的调查和分析表明,我国北方棉区棉花单产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在于棉田质量下降、投入减少、品种混杂和以棉铃虫为主的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北方棉区棉花单产的主要技术途径是增加棉田投入,提高棉田素质,完善麦棉套种的配套技术,搞好以棉铃虫为主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强化常规植棉技术、推广植棉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安徽植棉历史悠久,是全国重要植棉省份之一,棉田面积居全国第六位。全省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貌类型多样,大部地区适宜植棉。淮北属黄河流域棉区,淮河以南属长江流域棉区,兼有黄河、长江两流域棉区的特点。建国以来,安徽棉花生产虽有很大发展,但产量不高不稳(图1)。1981年,全省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苏北沿海棉区水改旱棉田的土壤特点及植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鲁北棉区是山东省棉花主产区,盐碱地植棉是这一区域最大的植棉特点。滨州市常年植棉面积13万公顷左右。其中80%左右的棉田为盐碱地,长期生产实践表明.棉花已经成为这一区域的优势作物,是目前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但是,由于气候、土质、品种、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在棉花播种出苗期,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发布「关于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指示」,指示指出:全国今年应在一九五一年的基础上再增产棉花百分之二十,但是植棉面积不能扩大。为此,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是今年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严重任务。为了集中力量提高棉田的单位面积产量,特提出下列改进植棉技术的栽项意见:一、棉花播种必须及时。北方各棉区在榖雨前后播种的棉花,可比小满前后播种的多产一倍,去年,北方各棉区有五百多万亩棉田,因等雨播种过迟,因而减产。要做到适期播种,便要棉田保墒。去年有的地区强调春耕翻二犂,结果墒土变壤。今年北方棉区对此必须注意,应请求防旱保墒保证及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一的种植模式难以实现棉田的高产高效.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植棉效益,近年出现了多种立体种植模式.现将在长江流域棉区的立体多熟的7种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棉花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南北棉区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总的来看,棉花烂铃南方重于北方,多雨年份重于干旱年份,早发棉田重于晚发棉田。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棉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河南是黄淮棉区的产棉大省,植棉历史悠久,棉花种植技术成熟,但近些年由于受农作物布局的调整和植棉比较效益严重下滑的影响,农民的植棉积极性受挫,棉田面积大量缩减。河南棉花产业是否就此"一蹶不振",出路在何方?值得深思。本文作者从当前河南棉花生产现状出发,找寻问题所在,探索发展趋势,力求为本区域棉花生产找出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时空演化及优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49—2007年塔里木河流域棉花发展统计数据计算发展度指数,分析了该地棉花发展历程及空间格局演化,对棉田扩张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流域建国以来植棉业历经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控制发展期3个阶段,植棉历程与全国变化趋近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2)植棉业发展进程中,主产棉区呈现西退、东扩、北进的趋势,各植棉县、市植棉空间扩张显著;3)针对植棉业时空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压力加大、棉田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应对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优化布局、适度规模、节水灌溉、生态型耕作和健全服务体系等优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黄淮海平原棉区传统植棉为单作一熟,八十年代以来发展了麦棉两熟制。近年来,一些地区又在麦棉套种后棉田间作秋粮作物,实行粮棉三种三收。为了探讨该棉区发展粮棉多熟制的适宜途径及进一步提高粮棉产量的潜力,1987—1988年,我们在本所农场对棉田几种不同熟制作物的生产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灌云县农民植棉经验丰富,但在滩涂盐碱地植棉,由于其气候环境、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模的变化,滩涂棉田病虫害发生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而部分棉农仍凭以往经验进行防治,造成了农药过度使用,污染了环境。为此,对近3年的滩涂盐碱地棉区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往年棉区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特点,并依此提出了相关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沿江棉区棉田高效套种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提高棉田产出效益,进行3个早熟甜瓜品种与棉花套种的大田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的棉田套种甜瓜品种。结果表明,日本甜宝、贝香甜2个品种与棉花套种,市场销路好,综合效益高,纯收益分别为16 950、16 800元/hm~2,高于单植棉的6 465元/hm~2,值得在当地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3年~2009年河西走廊棉区植棉成本、产出的深入分析,认为该棉区的植棉经济效益自2003年呈逐年降低态势,并针对棉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四川植棉业发展迅速,这与战时四川植棉业的推广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解决战时四川棉荒问题,在四川省府各级机关和团体的指导下,通过颁布棉业政策、调整农事机构、提供棉贷等措施,从设立特约棉种繁殖场及示范棉田、棉种管理区、轧花厂以及培养技术人才、口头和文字宣传新技术等方面入手实施推广。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扩大了川省的植棉面积,而且促进了川省棉花产量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四川纺织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南阳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棉区种植抗虫棉面积已占植棉面积的90%以上。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棉田的原有生态,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2003~2004年南阳棉花黄(红)叶枯病发生严重,已成为植棉生产中的障碍因素,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新乡地区是我省主要棉区之一,1982年植棉123万亩,占总耕地15%,比1980年增加33万亩,增长35.5%。随着农业的发展,有些地方棉田面积将会进一步扩大,但是棉田从那里扩大?如何进行耕作改制?现提出一些看法,供讨论。我区的地形按自然状态除西、北部有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磷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博州棉区磷肥用量过高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仅增加了肥料成本,降低了植棉效益,也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为探讨磷肥适宜用量,优化博州棉区平衡施肥技术,我们2008年在博州不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膜下滴灌棉田上实施了多点磷肥效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