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3种不同贮藏温度下川滇桤木种子发芽试验的结果表明:川滇桤木种子采收后冷藏(4±1℃)贮藏是最适宜的贮藏方法,对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最小;冷冻(- 18±1℃)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与冷藏的种子没有显著差异,但发芽势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与冷藏的种子存在显著差异;常温贮藏下的种子发芽率与冷藏的种子差异显著,发芽势和高峰值差异极显著。用冷藏和冷冻的方法贮藏种子可以较好的保持其发芽率,但贮藏时间过长种子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腐坏霉变。  相似文献   

2.
利用木棉 Bombax ceiba 和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混合种子,在0、4、和8℃条件下贮藏135d,每隔45 d测定一次种子场圃发芽率和活力指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测定种子的初始和贮藏135 d的生活力。结果如下:木棉种子在相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活力逐渐下降,贮藏135 d后种子发芽率在8.33%以下,基本失去发芽能力;美丽异木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发芽率为新鲜种子发芽率的67.46%以上;利用TTC染色法(1.0%浓度)能反映出木棉的种子生活力;木棉种子0℃贮藏90 d发芽率好于4和8℃,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TTC染色法检测木棉的种子生活力;美丽异木棉种子0、4、8℃贮藏135 d的发芽率差异很小,0℃贮藏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较优。  相似文献   

3.
对箭根薯种子的室内发芽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能萌发;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每天光照14h,在15~35℃范围内,温度对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温度下发芽速率却有显著差异;在自然状况下风干的种子,种子含水率不同,其发芽率无明显差异;种子在4℃下贮藏1a,其发芽率不会下降,在-18℃下贮藏半年,其发芽率不会明显下降,贮藏半年以上,则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木荷种子进行低温冷藏和常温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冷藏7个月、常温贮藏8个月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20.8%和3.8%,t检验结果为两种处理的木荷种子发芽率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的贮藏方法对木荷种子的发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同一栽培地点的不同油松植株的种实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株间的球果颜色与大小、果鳞位置、出种率、种皮与种翅颜色、种子重量、发芽指标等性状均存在广泛的多样性。株间种子重量变动在41.11~64.73 g之间,均值为52.36 g,差异极显著(F0.01=595.56**);株间种子发芽率变动在65%~100%之间,差异显著。株间遗传差异是导致种子性状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贮藏方法和时间对台湾肖楠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福建省灵石森林公园实验室开展台湾肖楠种子不同贮藏方法、贮藏时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方法之间、不同贮藏时间之间的种子实验室发芽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贮藏方法与贮藏时间之间交互作用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贮藏方法的种子含水率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种子含水率与种子实验室发芽率之间存在极密切...  相似文献   

7.
红凉伞种子质量及萌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4年2月10日~5月25日在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试验地上研究了红凉伞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速,结果表明:红凉伞种子质量优良,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阳坡、阴坡种子平均千粒重分别为116.28 g、96.15 g,差异极显著;不同种子状态、不同发芽床、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发芽有极显著影响,带内种皮种子发芽率最高(93.5%),发芽最快(10.25天);用河沙作发芽床,种子发芽率最高(77.5%),发芽最快(12天);5℃湿沙藏80天的发芽率最高(97%),发芽最快(11天)。在试验中还观察到红凉伞具有胎萌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成熟的垂柳种子为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垂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生活力指标的变化,以探索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垂柳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低温-10℃、-5℃、4℃可以延缓垂柳种子的劣变,延长其贮藏时间;常温20℃与极低温-20℃条件下会降低种子的生活力,表现为活力指数降低;随贮藏天数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速则是先降低后升高。常温20℃贮藏7天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在-5℃贮藏3天的条件下种子生活力最强,可应用于垂柳种子萌发及人工种苗培育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采用覆土2cm(T1)、覆土2cm并加盖70%遮阳网(T2)、不覆土也不加盖遮阳网(T3)三种光照试验条件播种了鸡冠花、夏堇、万寿菊、彩叶草、向日葵等五种草本花卉,测定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等指标,分析并比较了三种处理对5种草本花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于鸡冠花和彩叶草种子萌发无显著性影响;夏堇种子播后T3处理,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优势明显,与其它两个处理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万寿菊种子的发芽率在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T1、T2和T3三处理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向日葵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T1、T2两个处理和T3处理间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0.
南美油藤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美油藤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品种、气温、播种基质对其发芽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细沙以及珍珠岩+泥炭两种基质不利于南美油藤种子发芽,轻型基质(黄心土:稻壳:珍珠岩=3:4:3)可使其发芽率超过90%;不同品种的南美油藤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C和H两个大果种子不发芽,V2和V4发芽率低于15%,V3发芽率可达90%;不同气温影响南美油藤种子发芽率,以气温25~35℃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11.
处理方法对杏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成熟期杏品种的种子进行了常规层积和鲜种低温保鲜贮藏(简称鲜种鲜贮)两个处理。结果表明:供试极早熟杏品种的种子常规层积均不发芽,而对其鲜种进行长达190d左右的低温保鲜贮藏,均有一定的发芽率。无论哪种方法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均随其果实发育日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常规层积这种规律表现更为明显。鲜种鲜贮不同成熟期的杏种子,果实发育日数越少,需时间越长,果实发育日数在60d以内的极早熟品种,需要比中晚熟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5、10、15、20、25、30、35、40℃不同温度处理对4种榆属榆树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采用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初发芽时间、芽长和胚根长等指标对榆树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榆树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上升。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芽和胚根出现不同的生长趋势,芽生长增加而根生长减少,各榆树种子最初发芽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芽的最适温度因种和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3.
不同葡萄品种实生种子萌芽率与成苗率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研究了21个葡萄品种实生种子的萌芽率和成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欧亚种品种间、欧美杂种品种间以及欧亚种与欧美杂种品种间实生种子的萌芽率和成苗率均存在明显差异;葡萄种子萌芽很不整齐,不同品种从催芽到萌芽所需时间以及萌芽势也有所不同.并探讨了不同葡萄品种的萌芽率、成苗率与葡萄育种以及播种方法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比较分析棕黄色、棕红色和黑色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大小、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和酶活力,探讨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表型性状及其与种子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长、厚、厚宽比、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根长、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POD活性、脱氢酶活性等性状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棕红色种子(P<0.05);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新鲜不发芽种子数、死种子数和不正常幼苗数均显著低于棕红色种子(P<0.05)。不同颜色玛咖种子的千粒质量与种子的长、厚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千粒质量、POD和脱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活力高于棕红色种子,萌发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以濒危树种极东锦鸡儿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极东锦鸡儿种子物理性状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东锦鸡儿种荚结实率较低,且约有1/4种子受虫害;成熟种子含水量为6.6%,千粒重18.6 g。种子长、宽和厚存在一定变异。种子长度平均为0.42 cm,宽度平均为0.27 cm,厚度平均为0.24 cm,长宽比为0.64。种皮透水性良好。不同温度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8.33%。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种子发芽率降低。发芽试验的第八天是计算种子发芽势的适宜时期。不同温度条件对极东锦鸡儿幼苗高度的影响极显著,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25℃有利于幼苗高度和胚根长度的增加,较高温度(30℃)有利于幼苗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了哥王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GA3、PEG、NaCl、复合盐KNO3·KH2PO4预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引发剂对了哥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引发剂浸种处理均显著促进了哥王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各指标提高效果均以GA3处理最好,PEG次之,再之为复合盐KNO3·KH2PO4, NaCl引发效果较差,并且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3个不同地理种源的毛红椿种子开展不同贮藏方法对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毛红椿种子其发芽率有较大差异,按发芽率高低排序依次为:官山自然保护区>马头山自然保护区>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在不同时间和温度处理下进行种子贮藏,不同种源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差异,其中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种源的种子在贮藏1 a后其种子发芽率仍保持较高,达到50%以上.以适当的低温进行种子贮藏有利于提高毛红椿种子潜在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不同家系光皮桦种子贮藏寿命差异及耐贮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家系(3、20、22号)光皮桦种子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贮藏寿命.结果表明:各处理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呈下降趋势.其中3号家系下降最显著,贮藏5个月后,发芽率降至原来的一半;20和22号家系在贮藏11个月后,发芽率降到原来的一半,3个家系的发芽势时间都明显推后.方差分析表明,3与20、22号家系的耐贮藏性差异显著,而20和22号差异不显著.不同含水量对种子的耐贮性影响不明显,原因是种子含水量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濒危植物连香树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探讨不同光照条件(12 h,1 500 lux和黑暗)、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 mg.L-1、1 mg.L-1、2 mg.L-1、4 mg.L-1)浸泡连香树种子不同时间(2 h、4 h6、h、8 h)、50℃温水预处理15 min以及不同储藏条件对连香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是连香树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在光照条件下连香树种子的发芽势高,光照可以促进连香树种子发芽迅速、整齐;经过赤霉素处理的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比没经过其处理的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提高;湿藏有助于连香树种子萌发;50℃温水预处理15 min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