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我省对刚察、海晏、大通三县及其境内五个国营农牧场的牦(黄)牛进行牛皮蝇病调查,揭开了全省大面积区域性防治的序幕。1984年在小结防治试点工作后向全省推广。1976年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该项科研成果,获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收益。由于牛皮蝇病防治的难度大、涉及面宽、技术性强,欲达到根治的目的,有必要了解、研究国外防治经验,慎重分析我  相似文献   

2.
牛皮蝇病停止防治二年后回升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控制牛皮蝇病,80306部队牧场在1982—1984年用倍硫磷肌肉注射的方法连续防治三年,牛皮蝇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从1982年的85,43%和5.92个下降到1985年的0.97%和0.016个,为全省防治效果最好的一个单位。为了探索规律,给全省防治牛皮蝇病提供科学依据,1985年有意停止防治一年。1986年牛皮蝇防治效果考核结果与1985年同期相比,感染率由0.97%升高到22.73%,  相似文献   

3.
1982—1984年海晏县用倍硫磷连续防治牛皮蝇病三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985年全省牛皮蝇病防治技术咨询会议确定;海晏县停止防治一年。1986年根据全省第二次咨询会议的精神,海晏县仅对1—3岁幼年牛进行了防治,以探讨牛皮蝇病新的防治方法。现将海晏县历年对牛皮蝇  相似文献   

4.
对青海省牛皮蝇虫种的商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牛皮蝇病的调查防治,从1982年大规模进行以来,已在全省展开,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病原种的分类上意见尚未一致,现就我们的调查研究并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商讨,以便统一认识。一在我省各地的调查中,中华皮蝇(Hypoderma sinense Pleske)占80%左右(牛皮蝇、纹皮蝇各10%左右),是主要危害的优势虫种。此虫种是苏联学  相似文献   

5.
1982年10—11月,刚察县使用倍硫磷注射在全县范围进行了一次牛皮蝇病防治工作。为了解这次工作防治效果,总结经验,给全省开展药物防治牛皮蝇病提供参考依  相似文献   

6.
1982年省畜牧兽医总站在西宁皮革制件厂对虻害做了调查,每张牛革损失面积达0.16平方米,折合当时2级绒面革价为3.11元。为了把皮革工业搞上去,发挥我省的经济优势,从1982年秋,对青海牛皮蝇病由局部防治开始,到1984年秋进行全  相似文献   

7.
民和县川口地区自1979年以来,黑白花犊牛发生瞎眼病,呈地方性流行。给本地区奶牛饲养业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查清病因,为该病提供防治依据。我们初步作了调查。1 发病情况此病从1979年起零星发生。据1982年5月省、县畜禽疫病调查组对川口镇42个养牛户的调查,1979年至1982年5月所产67头黑白花犊牛中瞎眼13头,发病率19.4%。1983年8月,我们对该地农户22头奶牛所产犊牛进行了调查,发现犊牛瞎眼的7头,占31.82%。东垣农场1982—1983两年共产犊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科委和农业厅于1982年6月22日至24日,召开了第二次全省大米草科研协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南京大学大米草研究所及本省地、县科委和畜牧局的代表共19人。山东省1979年9月全省第一次大米草科研协作会议以来,大米草协作组做了大量工作,调查了全省18年来大米草的播种面积,不同滩涂的生长发育规律、产草量、载畜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0年-2014年全省牛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对我省布病疫情流行状况和区域分布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我省中长期布病防治目标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1月13—18日在永登县召开了全省第二次驱绦灭囊工作经验交流会。1978年以来我省驱绦灭囊工作逐步扩大到23个县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狠抓查、驱、检、管综合防治措施,猪囊虫检出率由1982年的2.71%下降到1984年的1.62%,下降40.22%;比1978年下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解寄生虫对我省家畜的危害情况,并为今后防治寄去虫病提供科学依据,全省于1980年至1981年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前言 1982年在我地区四个县内有十一处的场、社鸡群爆发一种急性传染病,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及药物防治试验,诊断其病原为粪链球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辽宁是北方重要的草原区之一。据1982年调查统计,全省有草原面积508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3.3%,主要分布在朝阳、阜新、葫芦岛等辽西北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草原属性不清,权属不明,监管不力,毁草种树、垦草种粮、滥垦乱占现象严重,加之受气候干旱及超载过牧等因素影响,全省草原资源面积大幅减少。为了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安全,实现草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全省生态保护建设和畜牧业健康发展,2005年以来,全省紧紧围绕草原权属确定、  相似文献   

14.
刘坤太 《蚕业科学》1989,15(3):160-161
<正> 阳城县是山西省重点蚕茧生产基地,产茧量占全省蚕茧总产量的60%。自1982年发现桑赤锈病以来,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几乎延及全县,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为了摸清该病发生规律,找出防治对策,我们采取了定点观察记载,实地调查病情,组织防治试验的方法,对桑赤锈病进行了综合治理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巴贝斯焦虫病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8月,我们在耿马县大兴公社进行牛巴贝斯焦虫病的调查防治过程中,发现一些定期发热、久治不愈,黄疸、贫血、皮肤浮肿、反复发病的病人。经患者请求,通过染色血液涂片、显微镜检查,发现了红细胞  相似文献   

16.
1982年2月中旬,某警犬队犬群中突然爆发了一种以高热、精神沉郁、鼻镜干裂、便血、肺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及采取血清作中和试验,综合确诊为犬瘟热。现将调查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阳城县是山西省重点蚕区,产茧量占全省蚕茧总产的60%。自1982年发现桑赤锈病以来,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几乎遍及全县,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为了摸清该病发生规律,找出防治对策,我们采取了定点观察记载,实地调查病情,组织防治试验的方法,对桑赤锈病进行了综合治理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病源传播和危害情况桑赤锈病在阳城最早发现于南部山区  相似文献   

18.
<正> 四川是全国茧丝重点产区,蚕业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累资金、扩大出口创汇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近十多年来,生产迅速发展,效益不断提高。1994年,全省蚕茧产量增长到18万吨,比1982年增长1倍多,居全国第一位;蚕农售茧收入增长到25亿元,比1982年增长8倍;生丝产量由6000多吨增加到18000多吨,比1982年增长3倍,居全国首位;丝绸出口创汇增长到3亿美元,比1982年增长2倍多,创汇规模居全省第一位。为国为民作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家禽研究会成立大会的鼓舞和号召下,黑龙江省家禽研究会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得到省畜牧局和全省广大家禽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终于于1982年8月18日在牡丹江市召开了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全省12个市和3个县的代表及论文作者共70余人。大会收到家禽育种、营养、饲养、孵化、环境、管理和疫病防治等40余篇论文。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代表们参观了牡丹江市种鸡场,专业户养鸡和养鸡服务网点,交流了养鸡经验。大会选出了  相似文献   

20.
自1989年以来,全省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年发种量成倍增长,与此同时,全省养蚕布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早秋种占年发种比例上升。1982~1988年的七年全省发种166 869张,其中早秋种13 037张,占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