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评价黄色黏虫板在梨园蚜虫测报中的应用效果,分别在大棚和露地栽培的梨园内悬挂黄板,并统计田间新梢蚜虫为害率及黄板上诱集蚜虫的数量。调查发现平均每张黄板上蚜虫诱集量与黄板悬挂期间的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田间新梢蚜虫发生率与黄板上蚜虫诱集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但黄板诱集蚜虫个别预测值不可信,可以利用平均值的预测区间结合田间无翅蚜发生高峰来预测田间蚜虫的发生情况。另外,黄板上诱集到的蚜虫天敌与蚜虫的数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北京昌平春棚西瓜害虫种类及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8):109-114
为了解北京昌平春棚西瓜害虫主要种类及发生规律,为害虫防治提供依据。用黄板和田间调查方法对大棚西瓜害虫种类及种群动态进行连续2年调查。结果表明,昌平春棚西瓜主要害虫为瓜蚜、棕榈蓟马和二斑叶螨。西瓜大棚内黄板共诱到7目12科12种昆虫,优势种害虫为棕榈蓟马,2年占比都在73.27%以上。西瓜植株上共调查到4目4科4种昆虫及1种叶螨,优势种害虫为二斑叶螨和无翅瓜蚜,2年占比分别都在69.46%、20.76%以上。黄板诱到的瓜蚜高峰在5月中下旬,其后数量降低。棕榈蓟马从5月上中旬开始数量持续上升,7月上中旬达高峰。植株上的瓜蚜无翅蚜发生量明显高于有翅蚜,无翅蚜5月下旬到6月中旬达高峰;棕榈蓟马主要集中在花内危害,6月上旬后数量上升明显;二斑叶螨则从6月中下旬开始数量急剧上升,两者都在6月下旬—7月上旬达高峰,其后数量有所降低。蚜虫防治关键期应为5—6月,而蓟马和叶螨为6—7月。  相似文献   

3.
蚜虫侵染对西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西瓜抗蚜机制。【方法】以抗蚜种质‘砧木4号’、‘KY-2’和感蚜种质‘中10海抗’、‘148’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分析蚜虫侵染后不同抗蚜性西瓜幼苗叶片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防御酶(PAL、POD、CAT和SOD)活性的变化,探讨西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在蚜虫侵染后,4种西瓜材料的脯氨酸、MDA含量和防御酶活性较对照均有升高,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除‘148’外其他3个材料较对照均下降。接种蚜虫后,抗蚜材料脯氨酸含量及PAL、POD、CAT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蚜材料,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低于感蚜材料;而‘中10海抗’MDA含量显著高于‘砧木4号’、‘KY-2’;‘KY-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感蚜材料。【结论】蚜虫侵染后不同抗性西瓜材料之间脯氨酸、MDA、可溶性总糖含量及PAL、POD、CAT和SOD活性变化与其幼苗抗蚜性紧密相关,可作为西瓜抗蚜性评价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苹果、梨园悬挂黄色粘板诱虫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苹果、梨园悬挂黄色粘板诱集昆虫的生态效应,对开花前悬挂的黄板,到6月底麦收后收集样本,调查诱集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现不同生态条件下果园诱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差异很大,在果园周围种植有麦田的江苏丰县地区苹果、梨园,黄板诱集到大量的蚜茧蜂,苹果园诱集到昆虫的益害比为1∶0.16,在梨园诱集到昆虫的益害比为1∶2.05;在浅山岭区的河南陕县、灵宝市地区苹果园,黄板诱集昆虫的益害比分别为1∶2.92和1∶1.46;而在河南郑州市郊区梨园黄板诱集的昆虫益害比为1∶0.24。由此看出,在果园悬挂黄板治虫,要根据环境条件,及时悬挂与摘除。  相似文献   

5.
以脐橙果园内昆虫为调查对象,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使用紫色、灰色、粉色、蓝色、青色、绿色、黄色、红色、白色和黑色等10种不同颜色的色板对脐橙果园内的昆虫进行诱集,研究了脐橙果园内昆虫群落的组成以及昆虫对不同颜色的趋向性。结果表明:10种颜色色板在脐橙果园内诱集的昆虫有10目48科54种,其中双翅目昆虫诱集数量最多,达到诱虫总数的94.81%;不同颜色色板对脐橙果园昆虫的诱集效果不同,黄色色板诱集的昆虫数量最多,其次是青色和绿色的色板,即波长450~597nm诱虫效果好;粉虱类昆虫更趋向于黄板,而实蝇类昆虫则趋向于青板和绿板;不同月份色板诱集的昆虫个体数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百合病毒病媒介昆虫种类的调查与鉴定,研究其种群与百合病毒病病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Myzus persicae)是传播百合病毒病的主要种类;百合病毒病田间发病率与百株蚜量呈正相关(P〈0.01,r=0.8729),说明百合种植地蚜虫数量较多,则病毒病严重;而蚜虫数量少,则病毒病发生较轻。因此控制迁入百合地的蚜虫数量是防治百合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1 物理防治实行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使用生防措施及生物制剂,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1.1 黄板诱蚜 利用蚜虫的趋黄性,用黄板来诱集有翅蚜。具体方法为将20 cm×40 cm大小的纤维板或硬纸板用油漆涂成黄色,外涂机油,钉上木条插在田间,与周围果树持平即可。1.2 蚜虫性信息素诱蚜 用20 cm×12 cm×40 cm的塑料白色盒制成一个诱捕器,内放约 4/5 的水,水中放少许滑石粉。期间要及时补充水。将蚜虫性信息素(400μL)滴入小棕色瓶,塑料瓶塞上打一直径为 1 mm的小孔,小瓶悬挂在塑料盒的水面中央上方。1.3 银灰色膜避蚜 在植株周…  相似文献   

8.
1.性能杀瓜蚜烟剂一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自行研制成的一种新剂型杀虫剂。主要用于塑料大棚和温室内各种蚜虫及危害蘑菇的蕈蚊的防治。对温室白粉虱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同喷雾防治相比,杀瓜蚜烟剂一号杀蚜力强、防治彻底、省水、省工。避免了由于作物植株高大,叶片密集,互相遮挡,蚜虫聚集在叶背面,药液不易喷到的缺点。尤以防治黄瓜生长后期的蚜虫效果甚佳。防治后活蚜虫残留数量少,蚜虫种群在相  相似文献   

9.
黄板诱集苦瓜害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锋  张永佳  阮惠明 《蔬菜》2012,(12):65-66
通过黄板诱集试验,对诱集到的苦瓜害虫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板对粉虱、瓜蚜、斑潜蝇、瓜实蝇有不同程度的诱集作用,黄板田间设置高度不同其害虫诱集量不同,苦瓜平棚架栽培模式的黄板田间设置高度以棚架下方(黄板上端低出棚架20cm)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苹果品种漆酶基因在抗苹果绵蚜过程中的差异表达模式,探索原核表达苹果漆酶蛋白的方法与条件。【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抗蚜品种新红星(Starkrimson)、小国光(Ralls Genet)与感蚜品种红富士(Red Fuji)3个苹果品种被苹果绵蚜为害0 h、12 h、5 d后漆酶基因的表达模式,筛选抗蚜候选漆酶基因;选择pET-28a(+)、pET-32a(+)、pGEX-TEV、pHAT2 4种载体,对4个漆酶基因MdLac23、MdLac6、MdLac7、MdLac2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Blot验证,镍柱亲和层析纯化,以ABTS为底物分析其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苹果品种被害12 h、5 d后,苹果枝条中漆酶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27个。不同苹果品种的漆酶基因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抗蚜品种新红星及小国光漆酶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居多,感蚜品种红富士下调表达居多,新红星12个基因上调表达,无下调表达基因;小国光9个基因上调表达,3个基因下调表达;红富士10个基因下调表达,4个基因上调表达。其中新红星特有的上调表达基因数量为6个,小国光特有的上调表...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对葡萄害虫诱集效果好的粘虫板,选用黄色、蓝色、白色、紫色、绿色、红色、黑色和荧光色8种颜色的粘虫板对葡萄园内昆虫进行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共诱到昆虫7目18科22种,主要害虫有蓟马、蚜虫和叶蝉,其中蓟马数量占到昆虫总量的88.96%,天敌昆虫主要有寄生蜂、捕食性瓢虫、食蚜蝇和东亚小花蝽。紫板、蓝板和白板对蓟马的诱集效果强,黄板、荧光板和绿板次之,红板和黑板效果差;黄板对蚜虫诱集效果强,绿板和荧光板次之,黄板与其他色板之间差异显著;黄板、荧光板和绿板对叶蝉的诱集效果好,3种色板与蓝板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色板差异显著。白板、蓝板和黄板诱集到的天敌数量最多,占所有颜色粘虫板诱集天敌总量的69%左右。试验期间诱集到的昆虫益害比为0.036,各色板的益害比依次为黑色>荧光色>绿色>红色>黄色>白色>蓝色>紫色,其中紫板的益害比最低,仅为0.011。结合各色板的诱虫效果和益害比进行综合分析,建议选用紫板对蓟马进行诱杀,适时适量选择性使用黄板对蚜虫、叶蝉等进行诱杀。  相似文献   

12.
大樱桃褐斑病病原菌鉴定与田间流行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有效防控大樱褐斑病,【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单胞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开展了樱桃褐斑病原菌、田间流行学和品种抗病性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明确了褐斑病病原菌为核果钉孢菌(Passalora circum-scissa)。田间流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6月下旬或7月初始见褐斑病发生,7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与降雨程度关系密切;7月下旬或8月初检测到褐斑病菌孢子,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孢子释放高峰期。不同大樱桃主栽品种褐斑病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明确了烟台樱桃褐斑病初次防治关键期为6月中旬。【结论】研究结果为有针对性地田间防控大樱桃褐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颜色粘虫板与性诱捕器对枣园绿盲蝽的诱集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使用4种不同颜色粘虫板对枣园内不同样地不同方位的绿盲蝽进行诱集,并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调查绿盲蝽的时间动态变化。【结果】绿色和黄色粘虫板诱集效果最好,蓝色次之,黑色最差;全年中6月下旬、10月上旬诱虫量最多,7月下旬与8月诱虫量最少;枣树样地中间位置的绿盲蝽种群数量多于边缘。【结论】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粘虫板颜色(p 0.000 1)、悬挂方位(p 0.000 1)、悬挂样地(p=0.004 3)对绿盲蝽诱虫效果有极显著影响,且粘虫板的颜色与悬挂方位间具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 0.000 1),悬挂样地、方位与粘虫板颜色间无显著交互作用(p=0.071 2)。研究结果表明了粘虫板对枣园绿盲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为实际生产中枣园绿盲蝽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丘蜜桃蚜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丘蜜桃是优质晚熟桃品种 ,但容易受蚜虫的为害 ,为害安丘蜜桃树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瘤蚜 3种 ,均属同翅目蚜科昆虫。除为害桃树外 ,也为害杏、李、樱桃等果树 ,夏秋季还为害大豆、烟草、瓜、蔬菜等作物。在上 1年冬季较温暖、当年早春降水又较多的条件下 ,蚜虫往往大发生。在山东省安丘市 ,3种蚜虫均以卵在桃树的芽腋、树皮裂缝处越冬。虫卵在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桃树萌芽时开始孵化 ,孵化后群集为害嫩芽 ,然后为害桃花及叶片。桃蚜孵化为干母 ,不断进行孤雌生殖 ,1年发生 2 0代左右。桃粉蚜孵化为无翅胎生雌蚜 ,不断繁殖 ,1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桃绿蚜(即桃蚜)是影响桃树早春生长的主要害虫,发掘桃抗蚜资源,阐明其遗传规律,促进抗性品种培育,是应对蚜虫危害的重要途径。【方法】利用‘粉寿星’(Prunus persica var.densa)为亲本材料,构建了6代遗传群体,对‘粉寿星’抗蚜性的遗传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抗蚜性分离群体中,抗性呈不连续分布,且具有较明显的双峰特征,抗性单株(RR或Rr)与敏感单株(rr)杂交,出现1∶0或1∶1的抗/感分离比例,抗性单株与抗性单株杂交(RR×R_或Rr×Rr)出现1∶0或3∶1的抗/感分离比例,感病单株之间杂交不出现抗性单株,抗性遗传6代未发现明显变化;连锁遗传分析表明,‘粉寿星’的抗蚜性与矮生性状没有连锁关系,与果肉黄/白色位点较近,遗传距离约为27.5 c M。【结论】‘粉寿星’对桃绿蚜的抗性为单基因控制显性遗传,并与果肉黄/白色位于同一连锁群,与矮生性状无连锁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抗蚜桃育种及其他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桃粉蚜在郑州春季发生规律与桃及其近缘种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郑州地区春季桃粉蚜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鉴定不同桃及其近缘种对粉蚜的抗性,旨在为桃粉蚜的科学预防和桃抗粉蚜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从2月下旬开始,每隔5 d对种植在郑州果树研究所抗性鉴定圃内的桃种质及其近缘种进行粉蚜发生、发展和危害调查;同时于粉蚜发生期采集发生粉蚜的桃树新梢和叶片,对圃内各种质材料进行过量接种,7 d后评价不同种质的抗粉蚜特性。【结果】郑州地区桃粉蚜一般在每年3月上中旬出现,6月下旬以后开始大量减少,集中危害发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时持续到6月中下旬;桃粉蚜大发生时,新梢、幼叶及成熟叶片均受危害,被害叶失绿并向叶背对合纵卷,覆有白色蜡粉。27份不同来源桃种质均表现感蚜,抗性等级为4级或5级;18份桃及其近缘种质群体中‘榆叶梅1号’群体高抗粉蚜,‘蒙古扁桃1号’群体和‘四道岭野生李’抗粉蚜,‘贵州毛桃4号’群体中抗粉蚜,甘肃桃、山桃、光核桃、西康扁桃等其他群体易感粉蚜。【结论】明确了郑州地区春季桃粉蚜发生和危害特点,拓展了对桃粉蚜寄主范围的认识,鉴定到‘榆叶梅1号’‘蒙古扁桃1号’‘四道岭野生李’和‘贵州毛桃4号’等抗粉蚜种质。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普通频振式、自洁式和风吸式等3种类型太阳能杀虫灯对苹果园昆虫的诱集效果,2018年在山东省沂水县苹果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诱集昆虫种类以鳞翅目最多,诱集昆虫数量以鞘翅目最多;3种类型杀虫灯在苹果园中诱集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异,鳞翅目昆虫诱集数量由高到低依次是风吸式、普通频振式、自洁式,鞘翅目昆虫诱集数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普通频振式、自洁式、风吸式。  相似文献   

18.
为给桃蚜生态防治提供参考,作者对生草处理区和清耕处理区的桃蚜及其天敌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生草处理区桃蚜发生数量显著低于清耕处理区,且发生平缓,高峰期推迟;桃蚜天敌的发生数量增加,这对控制早春桃蚜虫口密度和全年发生程度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昆虫性诱剂是信息素的一种,是由昆虫外分泌腺分泌并释放、引诱同种异性前来交配的物质。应用性诱剂可诱集害虫聚而歼之,抑制害虫发生数量;又可根据诱集害虫发生期、发生量预测田间害虫发生情况,指导田间用药,适时防治。 目前我国研制成功的商品性诱剂多为鳞翅目性诱剂,而当前山东省在果树上及林带上常见的鞘翅目害虫如大黑鳃金龟 、铜绿丽金龟虾等数量很大,虽然其幼虫在土中为害,属于地下害虫。但当前的防治策略是地下害虫地上治,即治成虫,然而其成虫趋光性较弱,趋化性也不强,故对这类害虫性诱剂的研究较为迫切。 本文试用了几种试剂提取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桃蚜(Myzus persicae)是春季对桃树危害最大的害虫,严重影响了桃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利用树体自身抗性进行桃树蚜虫防控是最为环保和经济的方式,而筛选桃树抗蚜种质资源是抗性利用的先决条件。【方法】以栽培种来源的抗蚜材料09南3-30为试材,通过抗性表型观察,结合系谱分析、遗传分析和集群分离分析(Bulk Segregant Analysis, BSA)定位的方法对该试材的新颖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在本研究中首次报道了一类新的栽培种抗蚜材料09南3-30。09南3-30具有强烈的趋避性桃蚜抗性,结合系谱分析表明该材料区别于以往毛桃和山桃类抗蚜材料。基于群体的遗传规律分析表明,这种抗性受到单基因或主效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基因控制。以桃树中桃红玉×09南3-30杂交F1群体为试验材料,基于二代测序的BSA集群分离分析法,将该抗性定位到了桃第3号染色体的特定区段。【结论】09南3-30的抗蚜表型、结合系谱分析、遗传分析和定位分析都表明其为一类来自于桃栽培种的新型抗蚜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