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倍体葡萄柚实生后代多倍体的发掘与SSR遗传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三倍体葡萄柚自然授粉的实生后代中发掘多倍体,希望获得一批多倍体新种质,并为探索三倍体遗传规律奠定基础。【方法】秋季采摘三倍体葡萄柚成熟果实,剥取种子,MT+1 mg·L-1GA3培养基播种,待种子萌发后,用流式细胞仪快速检测其倍性,并采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鉴定其不同倍性后代植株的来源。【结果】获得了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五倍体、六倍体和疑似非整倍体等不同倍性的再生植株各172、52、7、1、1、18株。用13对多态性SSR引物鉴定其来源,结果表明,由二倍体可能三倍体母本所产生的1X配子与周边其他二倍体品种的花粉授粉而来,也可能由三倍体母本产生的重组型2X配子的无融合生殖而来;三倍体大部分由珠心细胞发育而来;四倍体为杂交起源的四倍体;五倍体和六倍体与母本(三倍体葡萄柚)的带型完全相同。【结论】上述活体材料的发掘为柑橘多倍体育种奠定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柑橘多胚种子存在珠心细胞自然加倍的特点,发掘我国柑橘6个地方特色品种资源四倍体新种质.[方法]采摘柑橘成熟果实,剥取种子后催芽播种;待实生幼苗长至2~3片真叶大小时,采用"观根辨叶看油胞"形态初选法从实生幼苗群体筛选疑似多倍体;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疑似多倍体倍性并以SSR分子标记鉴定其遗传来源.[结果]基于幼...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衢州香橙(Citrus junos ‘Quzhou xiangcheng’)二倍体实生后代中发掘多倍体,希望获得一批四倍体新种质。【方法】秋季采摘衢州香橙果实,剥取种子并播种,种子萌发后,根据多倍体特征进行形态初选,筛选疑似四倍体植株,并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染色体压片法对疑似四倍体植株进行倍性鉴定,最后对鉴定的四倍体和二倍体植株的形态、气孔和叶片解剖结构等特性进行评价。【结果】从衢州香橙400株实生群体中初步筛选出疑似四倍体植株13株,经流式细胞仪和根尖染色体压片法最终鉴定获得衢州香橙四倍体3株,筛选成功率为23.08%,群体四倍体自然发生率为0.75%。与二倍体衢州香橙相比,四倍体植株生长缓慢,矮化明显,主根粗、侧根少,叶片浓绿,叶较宽,气孔增大。四倍体的叶形指数、油腺点密度、气孔密度和叶片组织疏松度均显著小于二倍体,而叶片总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和叶片组织紧密度均显著大于二倍体。【结论】首次鉴定获得了衢州香橙的四倍体植株,并评价了其形态及解剖特性,为柑橘多倍体育种及相关基础研究奠定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发掘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同源四倍体种质,通过形态比较、根尖染色体压片法和SSR分子标记对播种培育的一批酸橙实生苗进行倍性鉴定和来源分析。从1620株酸橙实生群体中获得四倍体7株,群体四倍体自然发生率为0.43%;SSR分子标记分析显示,7株四倍体酸橙均由二倍体亲本珠心细胞自然加倍形成,为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酸橙相比,四倍体酸橙植株明显矮化,主根粗且侧根少,叶片浓绿且较宽,气孔增大。四倍体的叶形指数、油胞密度和气孔密度分别为二倍体的61%、30.6%和54.9%,均极显著(p<0.01)低于二倍体,而叶片总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和叶片组织紧密度均极显著大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5.
基于柑橘多胚性品种存在珠心细胞自然加倍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种子催芽、生长室实生播种、幼苗“观根辨叶看油胞”形态初选和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的发掘柑橘四倍体的快速方法。采用该方法,分别从无酸甜橙、红江橙、贡柑、年橘、新会柑、滑皮金柑的432、506、1 356、1 870、2 749和685株实生苗中,发掘出疑似四倍体5、6、5、17、45、7株;通过倍性检测,从上述6个品种分别获得四倍体4、5、5、14、39、5株,形态初选准确率分别为80.0%、83.3%、100.0%、82.4%、86.7%和71.4%。与之前的四倍体发掘方法相比,本方法四倍体初选准确率高,并且从种子播种到获得四倍体植株耗时不超过40 d。SSR分子鉴定表明,所鉴定的四倍体均来自其二倍体品种珠心细胞自然加倍形成的双二倍体,为柑橘三倍体无核育种提供了珍贵的四倍体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三倍体植物由于减数分离紊乱,难以形成可育的雌雄配子,属于天然的不育类型,配置以2x×4x多个杂交组合,旨在创制柑橘三倍体种质,丰富柑橘无核材料。【方法】以单胚性二倍体品种东试早柚为母本与四倍体柑橘材料ZP(纸皮,四倍体甜橙)、PT(四倍体葡萄柚)、NH(四倍体,诺瓦橘柚+HB柚体细胞杂种)为父本进行倍性杂交,授粉后85 d和100 d采摘幼果并对未成熟种子实施幼胚离体挽救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后用流式细胞仪和InDel标记对其倍性及遗传来源进行鉴定。【结果】从3个倍性杂交组合的168株再生植株中,通过倍性检测获得三倍体幼苗128株且均为双亲杂交后代,其中东试早柚×ZP共计60株、东试早柚×PT共计60株、东试早柚×NH共计8株。【结论】通过倍性杂交高效创制三倍体柑橘新种质,为柑橘早熟无核育种及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新资源获得是开展育种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两种砧木杂交,创造出聚合两种砧木优良性状的新型砧木资源材料。【方法】以枳雀为母本、枳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合胚抢救技术获得子一代植株,利用形态学观察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子一代进行鉴定。【结果】三年胚抢救实验共接种3 146粒种子,获得胚抢救幼苗1250株,成苗率为39.73%。其中通过形态学鉴定出41株杂种苗,共筛选出8对SSR引物来对父本母本进行区分,其中的CS014RCS014F、CS065R-CS065F引物组合可以准确地鉴定出杂种后代,通过SSR分子标记鉴定出20株有性杂种植株。所获得的61株杂种资源为将来深入开展柑橘砧木育种研究工作奠定了材料基础。【结论】以多胚性柑橘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获得的成熟种子,难以通过直接播种的方式获得杂种苗。将胚拯救与分子鉴定相结合,通过SSR分析,找到可靠的SSR引物对鉴定杂交后代,为柑橘砧木育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山金柑自然群体中通过流式细胞术发掘到1株四倍体植株,对其叶片、花朵、花粉、果实、种子等性状进行鉴定,并利用该材料自交创制新的四倍体材料。鉴定结果表明:四倍体相对于二倍体,叶片更宽、更厚、叶形指数变小,叶片气孔密度变小、气孔器更大;四倍体的花直径、整花长度、花瓣长度、花丝长度、雌蕊长度、花粉粒均极显著大于二倍体,花粉外壁纹饰密度极显著小于二倍体;四倍体的果形指数变大,果皮厚度增大,色泽指数无显著差异;四倍体种子横径与二倍体无显著差异,纵径极显著大于二倍体;其种子胚类型为多胚。四倍体山金柑自交后代均为四倍体,可作为柑橘育种和基础研究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秋季采摘柑橘成熟果实并剥取种子,将小粒种籽和瘪籽播于MT培养基,待萌发长出2~3片真叶时,取其叶片检测倍性;将饱满种籽播种于露地,对其幼苗首先通过形态筛选获得似多倍体的植株,然后取其叶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检测;最后对获得的多倍体植株进行SSR分子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获得早金甜橙、卡特夏橙、塔罗科血橙、日辉橘、Ortanique橘橙、默科特橘橙、华农本地早橘、朱红橘和Flame葡萄柚等9个品种的四倍体分别为6、1、3、12、3、6、2、1和10株;获得早金甜橙、塔罗科血橙、Itabori甜橙和Ortanique橘橙等4个品种的三倍体分别为1、1、2、4株。用13对多态性SSR引物对胚抢救获得的三倍体和四倍体的来源进行鉴定,发现早金甜橙、Itabori甜橙的三倍体再生植株为异源三倍体;塔罗科血橙、Ortanique橘橙的三倍体可能为同源三倍体;早金甜橙和Ortanique橘橙的四倍体可能为同源四倍体;塔罗科血橙四倍体为异源四倍体。采用37对多态性引物对从饱满种籽中获得的8个品种四倍体的来源进行鉴定,发现均为同源四倍体。这些自然发掘的多倍体资源对柑橘无核育种和相关基础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沙田柚为母本,枳为父本杂交,以期获得具有枳优良特性并与柚嫁接亲和性强的砧木品种。【方法】2018—2021年在广西阳朔进行常规有性杂交,共采集274个果实,已播种70个果实的种子获得1830株F1代植株,结合形态学与InDel分子标记对F1代进行鉴定。【结果】授粉果实种子数量及形态与母本沙田柚相似,数量多,平均达123粒,但较母本大并稍圆;含饱满种子与败育种子,饱满种子∶败育种子≈1∶2.64;其中28个杂交果实繁育群体的叶片均为三出复叶,计551株;42个杂交果实繁育群体的叶片均为单身复叶,计1279株,通过InDel标记鉴定出杂种苗698株。【结论】沙田柚×枳的杂交后代叶型差异较大,需结合InDel标记进行精准鉴定。  相似文献   

11.
柑桔种子的多胚性和珠心胚的生长优势现象,给有性杂交的育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多胚柑桔作为母本的杂交种子直接播种土壤,所能获得的真正杂种苗很少,多数为珠心胚发育而来的“伪杂种”。杂交母本的胚数愈多,合子胚的成苗率愈低,这是当前多胚柑桔杂交育种上所面临的迫待解决的问题。我所柑桔的选育种工作是1965年开始的。过去几年主要是进行温州蜜柑的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倍性的雄株对软枣猕猴桃坐果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为生产上授粉雄株的选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雄株花粉分别为四倍体软枣猕猴桃‘红宝石星’授粉。授粉30 d后,统计各授粉组合的坐果率。果实收获后,调查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肉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数、种子质量等性状。【结果】用二倍体中华猕猴桃雄株为四倍体软枣猕猴桃‘红宝石星’授粉,落果严重,坐果率很低(4.7%~6.1%);用四倍体中华猕猴桃‘磨山4号’授粉,雌株坐果率有所增加但仅有18.6%;而用六倍体美味猕猴桃雄株的花粉授粉后,雌株坐果率为52.4%~86.3%,与用四倍体的软枣猕猴桃雄株花粉授粉的坐果率相近。用四倍体的中华猕猴桃‘磨山4号’和六倍体的美味猕猴桃‘陶木里’花粉授粉,‘红宝石星’的单果质量、果肉色调角显著减小,果实中种子千粒重均减少,其中‘磨山4号’授粉处理引起种子千粒重显著减少。【结论】不同倍性的雄株显著影响了猕猴桃的坐果状况及果实的单果质量、果肉颜色、种子千粒重等性状。用二倍体中华猕猴桃雄株花粉为四倍体软枣猕猴桃‘红宝石星’授粉,坐果率很低(4.7%~6.1%),难以满足生产上需求。用四倍体中华猕猴桃雄株花粉授粉时,雌株坐果率有所提高(18.6%)。用六倍体美味猕猴桃雄株花粉授粉时,坐果率高达86.3%,与用四倍体的软枣猕猴桃雄株花粉授粉的坐果率相近,但果实鲜质量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3.
 2001~2002连续两年, 以沙田柚、本地早橘、中秋橘、HB柚、国庆4号温州蜜柑等二倍体品种为母本, 以NS (橘柚+无酸甜橙) 、NH (橘柚+ HB柚) 、SH (无酸甜橙+ HB柚) 、VM (伏令夏橙+橘橙) 、HD (甜橙+丹西橘) 等优良四倍体体细胞杂种的花粉授粉, 通过胚挽救技术获得再生植株。经细胞流式仪和染色体计数观察表明, 两年从10个授粉组合中共获得244株三倍体和10株四倍体。在这些三倍体中有147株来自沙田柚为母本的组合。目前已有172株三倍体和4株四倍体植株移栽成活。这些材料为进一步选育无核三倍体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09-2012年,以柑橘8个多胚性二倍体品种为母本与近年始花的5个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和1个同源四倍体分别杂交,培育三倍体新种质。连续4年共配置15个杂交组合,授粉4 442朵花,坐果1 484个,平均坐果率33.4%;用于幼胚挽救的果实1 075个,共培养幼嫩种子12 578颗,经生芽、生根诱导获得再生植株2 832个;以流式细胞仪对所有再生植株倍性检测,15个组合共获得三倍体401个,四倍体121个;移栽成活三倍体349个,四倍体98个。对W. 默科特 × NH组合89个株系的三倍体的SSR分子鉴定表明,所有三倍体后代均为双亲的有性杂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柑橘的遗传转化通常以实生苗上胚轴为外植体。作为基因组高度杂合的无融合生殖物种,柑橘多胚种子中常含有一定比例的、因遗传重组较亲本表现出遗传背景差异的有性后代,从实生群体中筛选无性后代进行遗传转化实验可有效保证外植体材料遗传背景的一致性及后续相关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基于此,开发分子标记用于快速准确筛选柑橘短童期种质——多胚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子代中的珠心胚实生苗,以期为优化完善山金柑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基础。【方法】利用母本山金柑材料DB02重测序数据进行InDel标记的挖掘,筛选出可以区分有性后代和无性后代的InDel标记,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B02系山金柑的子代幼苗进行鉴定。【结果】开发出7对可以区分DB02系山金柑种子中有性和无性后代的InDel杂合位点标记(InDel1~InDel7),基于这些标记进一步研究,发现土播幼苗和试管幼苗中的珠心苗比例分别为87.5%和74.2%。【结论】利用InDel标记可以成功筛选出与DB02系山金柑遗传背景一致的无性克隆后代,进一步完善了山金柑实生苗上胚轴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选育梨(Pyrus communis L.)突破性品种提供新种质。【方法】以二倍体梨品种‘丰产’及其衍生的系列多倍体无性系为研究试材,对其在试管内及移出试管外在田间生长的自根苗植株的表型变异进行了观测。【结果】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茎粗、节间短;四倍体的叶色比二倍体深,厚度比二倍体大;多倍体和二倍体的叶形指数差异显著,叶缘差异明显。不同倍性无性系的叶缘变异表现多样性,有全缘变异,也有锐锯齿变异。试管繁殖条件下,混倍体叶片形状不一,有大量畸形叶片产生,而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很少观察到畸形叶片产生。移栽入田间生长后,相对于二倍体,多倍体植株的株高显著变矮、节间长显著变短、地面以上30 cm处的树干直径显著变小。混倍体对自然环境条件适应性差,没有获得在试管外正常生长的植株。【结论】相同环境条件下,梨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衍生的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对照生长慢,且株高明显矮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17.
以优质黄瓤二倍体西瓜为材料诱导四倍体,采用剥滴法对幼苗生长点进行0.3%或0.4%秋水仙素处理,并对变异株进行形态学鉴定、流式细胞仪鉴定、杂交鉴定和品质鉴定,再经连续3季种植观察,获得了稳定的四倍体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四倍体最有效的处理是在播种后第8天剥除心叶,再用0.3%秋水仙素连续处理裸露的生长点6 d,可使幼苗成活率达80%以上,诱变率稳定在16%以上。再结合几种鉴定方法,可提高四倍体材料筛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温州蜜柑粗皮大果形成过程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温州蜜柑粗皮大果形成的原因和关键时期,【方法】试验以‘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材料,比较果实发育过程中,粗皮大果与薄皮果果蒂处果皮的显微结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花后21 d粗皮大果中果皮细胞开始排列疏松,花后28 d其外果皮出现凹凸不平现象,这些均与薄皮果存在明显差异;花后7~21 d果皮细胞层数快速增长,导致果皮增厚,粗皮大果与薄皮果表现显著差异;果实成熟前,薄皮果果皮逐渐变薄,粗皮大果的果皮却不断增厚,成熟时其果皮厚度达到薄皮果的3.8倍。【结论】花后7~28 d是粗皮大果果皮增厚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将二倍体(2x=24;GSI和AdSI)和四倍体(4x=48;GE46和AsAd9)香瓜(CucumismeloL.)植株相互杂交。二倍体×四倍体杂种果实有三种类型的种子①子叶发育不完全.②胚乳发育不正常,③空种子四倍体×二倍体杂种的果实仅含空种子一种类型。含异常胚的干种子插入土壤后不萌发,当把从干种子上切下的异常胚离体培养在MS培养基上时,大约有20%长成正常小植株,染色体观察表明,这些小植株均为三倍体(3x=36)。AnGSI×GE46杂交种和AdSI×AsAd9杂交种的每个果实中得到的三倍体植株数分别为6.8和17.2。在温室中三倍体植株生长旺盛,但花粉授精能力很低。三倍体植株自交虽不能结实,但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则自交能够结实,三倍体香瓜仅含有空种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具有胞质雄性不育特性的‘华柚2号’为母本与有核柚品种有性杂交,以期转移其不育胞质进而实现二倍体水平的无核柚改良。【方法】以‘华柚2号’为母本‘,沙田柚’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分别配置杂交组合,并对其子代遗传来源和单/多胚性早期鉴定。【结果】分别从‘沙田柚’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获得实生苗1 018和687株;用3对多态性SSR标记对实生苗的遗传鉴定表明均为父母本有性后代。以单/多胚性分子标记进行的早期胚性鉴定表明‘,沙田柚’为父本的有性后代均为单胚性;而‘鸡尾’葡萄柚为父本的后代,单胚与多胚性比例为2.86∶1。【结论】以‘华柚2号’为母本创制的有性后代为无核柚改良以及柑橘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