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设施冷棚二年生"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采用3种不同防寒措施处理软籽石榴植株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防寒措施下软籽石榴根系附近土壤温度、植株生长情况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以期筛选出较好的防寒措施.结果 表明:在地温最低阶段,3个处理软籽石榴根系附近10 cm土层温度均高于对照;秸秆+棉被和秸秆+黑膜处理下的植株死亡率最低,覆土和秸秆+棉被处理后枝条有一定霉烂,秸秆+棉被和秸秆+黑膜处理的新梢抽干率最低;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与综合评价的结果一致,可作为有效评价软籽石榴抗寒性的标准.综合分析几种防寒措施的防护效果优劣依次为秸秆+黑膜>秸秆+棉被>覆土>对照.  相似文献   

2.
花粉直感对‘突尼斯’石榴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不同授粉品种对‘突尼斯’石榴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突尼斯’‘中农红’‘冬艳’‘豫大籽’‘三白’‘陕大籽’和‘黑籽甜’为父本,‘突尼斯’石榴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观察花粉直感对‘突尼斯’石榴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以‘突尼斯’为母本的自交和杂交果实均为软籽石榴。除‘冬艳’外,其他授粉品种的花粉对‘突尼斯‘授粉后,‘突尼斯’果实的坐果率及果实品质均有提高,存在明显的花粉直感。【结论】‘突尼斯’ב豫大籽’、‘突尼斯’ב三白’坐果率较高;‘突尼斯’ב黑籽甜’、‘突尼斯’ב陕大籽’果实品质较好,为‘突尼斯’石榴生产上合理配置授粉树、提高果实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6个石榴品种抗寒性评价及方法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合评价6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为石榴抗寒种质的筛选提供可靠的鉴定方法。【方法】取6个石榴品种(‘三白’‘陕大籽’‘蒙自甜绿籽’‘青皮软籽’‘突尼斯软籽’‘以色列2号’)休眠期的1 a(年)生枝条,测定枝条含水量,之后对枝条进行-4、-8、-12、-16、-20℃低温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50)、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根据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6个品种的抗寒性。【结果】束缚水/自由水比值最大的为‘三白’,最小的为‘突尼斯软籽’;6个品种的REC、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MDA含量随低温胁迫的加剧不断增大,但温度超过调节范围就会下降。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抗寒性为‘三白’>‘陕大籽’>‘蒙自甜绿籽’>‘青皮软籽’>‘突尼斯软籽’>‘以色列2号’,这一结果与LT50得出的顺序一致。【结论】用LT50评价石榴抗寒性是一种可行及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的石榴田间愈伤组织途径芽再生技术体系。【方法】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浓度、激素组合和枝条粗度等对石榴田间愈伤组织形成及芽再生的影响。【结果】4 mg·L-1TDZ+2 mg·L-1AgNO3+0.5mg·L-1GA3+1 mg·L-1KT+3 mg·L-16-BA+0.3 mg·L-1IBA处理效果最佳,出芽较早,出芽数较多。另外,枝条粗度对出芽影响不大。因此,可在减少树体伤害的前提下,选择茎粗1.0~2.0 cm的枝条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及芽再生。【结论】成功建立了石榴田间愈伤组织形成及芽再生技术体系,为石榴嫁接扩繁、遗传转化、诱变育种等提供良好的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尝试建立高效的石榴试管嫁接技术体系,尝试解决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石榴遗传转化中再生的转化不定芽难以生根顺利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问题。【方法】以‘突尼斯软籽’石榴试管实生苗为接穗‘,豫大籽’石榴试管实生苗为砧木,设置不同的砧穗组合进行嫁接;在添加不同浓度6-BA的培养基中进行嫁接,对嫁接成活的试管苗进行驯化移栽,统计嫁接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结果】进行试管嫁接时适宜采用的接穗类型为带有4片叶片的茎尖,砧木类型为不带子叶的根和下胚轴连接体,嫁接成活率可达到73.33%;将四叶一心的‘突尼斯软籽’石榴嫁接至不带叶片的‘豫大籽’石榴,嫁接苗在添加1.5 mg·L~(-1)6-BA和0.1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的生长效果最好,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75.86%。【结论】研究所建立的石榴试管嫁接体系,为解决石榴遗传转化过程中不定芽生根困难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石榴种质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石榴品种‘鲁青1号’‘泰山红’和‘突尼斯软籽’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电解质渗出率拟合Logistic方程确定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抗寒性,测定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合田间越冬率、枝条植物学特征、冻害胁迫后枝条恢复能力,研究其越冬期间抗寒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发现:3个品种抗寒能力差异显著,‘鲁青1号’抗寒性最强,田间越冬率远高于‘泰山红’和‘突尼斯软籽’,‘突尼斯软籽’抗寒性最差,田间越冬率为0。与‘突尼斯软籽’相比,‘鲁青1号’枝条粗壮,硬,节间相对短;枝刺粗壮,硬;皮孔封闭早且封闭层数多,包被严密;低温处理后生理指标变化幅度相对小,MDA含量较低,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较高,能较好地维持其渗透压和氧化还原平衡,使其抗寒能力远大于‘突尼斯软籽’。  相似文献   

7.
以2年生甜樱桃幼树为试材,于越冬期在8种不同防寒措施防护下,分别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判各防寒措施防护效果的优劣,以探明不同防寒措施的防护效果,加强甜樱桃(Cerasus avium(L.)Moench)在新疆伊犁地区的越冬防护能力,促进当地林果业的发展。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保护酶活性均与甜樱桃越冬性呈正相关,且随气温的降低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培土+草帘处理下在经历低温-22℃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33.75mg·g-1,与对照(清水)呈极显著差异,培土+毛毡次之;在3种保护酶中,培土+草帘处理的SOD、POD、CAT活性最高,分别为114.98U·g-1、45.17U·g-1·min-1、403.75U·g-1·min-1,且与对照呈显著差异,其次为培土处理。各防寒措施的防护效果优劣依次为培土+草帘子培土培土+毛毡草帘子毛毡塑料薄膜涂白剂石灰水对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硬籽和软籽2个石榴品种‘豫大籽’和‘突尼斯’的种子大小、种子硬度及种子结构等,了解影响种子硬度的主要因素。【方法】以花后20、40、60和120 d的‘豫大籽’‘突尼斯’种子为研究对象,测量花后120 d 2个品种的种子大小、种子硬度及木质素含量,并采用解剖镜对花后20、40、60 d的种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花后20 d,‘突尼斯’和‘豫大籽’2个品种的种皮、胚均未发育;花后40 d,种皮开始形成,胚未发育;花后60 d,种皮与胚均已形成;花后120 d,种子的大小、硬度、木质素含量均为‘豫大籽’‘突尼斯’,且木质素含量与种皮硬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6(P0.01)。【结论】石榴2片子叶相互缠绕,先形成种皮、后形成胚,种子硬度与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2个石榴品种光合、叶绿素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响应差异。【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1年生喀什酸石榴和突尼斯软籽石榴2个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模拟低温,设置5个温度水平的处理,探究低温处理期间2个石榴品种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石榴的低温生理响应特性。【结果】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均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呈上升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先升后降趋势;随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石榴品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Fv...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干果课题组常年供应核桃(中核系列、短枝系列、辽核系列、中林系列等品种):石榴(大果黑籽甜、突尼斯软籽、超大籽等):枣(中枣系列、鲁北冬枣、金丝新四号、观赏系列等);柿(甜柿、黑柿等):美国大杏仁、板栗、山楂、仁用杏、无花果、开心果等优良品种苗及接穗。  相似文献   

11.
突尼斯软籽石榴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尼斯软籽石榴于1986年从突尼斯引入河南省.历经多年的栽培试验和观察,具表现优异:一是籽粒大、果个大、产量高;二是成熟早,8月上旬开始变红,9月中旬完全成熟;三是色泽好,果个全红;四是质量优,汁多、味美、籽软可食口感好;五是适应性强,抗旱、抗病、适应范围广,目前该品种尚未大面积推广.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我们于2003--2007年在荥阳试验场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2.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种子为试材,研究盐胁迫下甜菜碱处理对石榴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00μg/m L甜菜碱浸种+0.1%Na Cl盐胁迫能够促进石榴种子萌发,且幼苗生长健壮;400μg/m L甜菜碱浸种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石榴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促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减少MDA和H2O2含量积累,明显提高了石榴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石榴种质资源籽粒硬度及抗寒性,筛选可能参与调控石榴抗寒性的MAPK家族基因。【方法】以31份石榴种质资源为试材,进行抗寒性及籽粒硬度评价;基于全基因组筛选石榴MAPK家族基因,对其进行进化、基因结构和蛋白理化性质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分析冷胁迫对石榴MAPK家族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结果】31个石榴品种籽粒硬度及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峄城粉红牡丹、淮北六棱甜和鲁白榴2号等硬籽石榴抗寒性较强,华紫、以3和玛丽斯等软籽石榴抗寒性较弱。基于石榴全基因组鉴定出17个MAPK家族基因,广泛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MAPK家族所有成员主要分为3个亚类,其中,A和B亚类成员主要包含PKc_MAPKK_plant_like和PTZ00024结构域,C亚类主要包含PLN00034结构域,所有成员均具有S_TKc结构域;各成员氨基酸残基数量分布在314~860 aa,外显子数目1~18个,蛋白分子质量为34 910.05~97 965.26 u,等电点4.94~9.35;PgMKK2、PgMPK6、PgMPK9...  相似文献   

14.
以河南省河阴地区软籽石榴基地不同树龄的石榴为试材,采用农户调研和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河阴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限制因素及测土配方施肥对软籽石榴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河阴软籽石榴上的推广及改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河阴地区石榴产量主要集中在15 000~30 000kg·hm~(-2),不同农户间石榴产量差异极大,最低时产量为7 500~15 000kg·hm~(-2),最高可达45 000kg以上。82.14%的果农愿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田间示范试验,其中小学和高中学历的农户对该项技术支持率达100%,初中学历最低为66.7%。配方肥处理明显提升了软籽石榴果实产量,不同树龄分别增加59.4%(10年)、34.1%(15年)、24.6%(20年),树龄越低增产效果越显著。配方肥中添加硫酸钾镁肥后能够进一步提升石榴产量,其中10年和15年树龄的石榴分别增产14.4%、15.7%,而20年树龄的石榴仅再增产4.7%。除了产量,配方肥处理显著改善了不同树龄软籽石榴的外观品相、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帮助果农显著提升了经济收益,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不同树龄石榴施用配方肥后平均收入增幅达67.21%,配方肥+硫酸钾镁肥处理平均收入增幅达93.42%,树龄越低增收效果越显著。因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河阴地区软籽石榴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应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石榴滴灌节水、施用水溶肥节肥技术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株行距为3 m×5 m的石榴园,10年生的石榴根系主要分布于地表下0~80 cm之间,集中分布于0~60 cm之间,少量分布于深100 cm处,水平分布于半径180 cm以内,集中分布于150 cm以内。节水试验处理2用水量(18 m3/667 m2)恰到好处,既满足了根系对水分的需求,又不浪费水资源,保证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比传统沟灌节水35.71%。采用滴灌方式施入水溶肥,667 m2灌水18 m3,施20 kg磷酸二氢钾+10 kg尿素,比传统多点穴状施肥节省8.6 kg磷酸二氢钾;节肥生产方式投入产出比为6.55%,而常规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为10.09%。通过石榴节水节肥试验,确定了石榴的最佳滴灌水量及施肥用量,为绿色石榴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利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废菌包,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覆土厚度、培养温度和空气湿度条件对其产量、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晶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是最主要的因素,温度和覆土厚度次之,试验处理A:B:C:(覆土厚度3cm,培养温度18-21~C,空气相对湿度90%),杏鲍菇废菌包的覆土栽培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利用‘突尼斯软籽’石榴开展遗传转化研究,【方法】分别以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灭菌时间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2种外植体再生的影响,并对2种愈伤组织再生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茎段比叶片更容易灭菌,但叶片更容易长出绿色致密愈伤组织并分化更多的不定芽,而茎段分化的愈伤相对较为疏松,分化的不定芽也相对较少;来自茎段愈伤组织的不定芽比来自叶片的更容易长高;叶片比茎段再生体系建立所需时间要短;少量翠绿的叶片刀口处可以直接产生不定芽,可以直接利用叶片进行遗传转化的侵染,简化愈伤形成这一步骤,而茎段未发现此现象。在遗传转化试验中,茎段和叶片2种外植体愈伤组织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认为,2者相比,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更适宜于石榴的遗传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北醇葡萄为试材,通过“5416”配方施肥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的肥料配方,为河北地区酿酒葡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3%(T16处理)~19.4%(T1、T9处理);除T15处理外,T4处理的百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337.2 g;除T1、T5、T9、T11处理外,T3处理皮果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13处理籽果比最高,为4.5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除T8、T10、T13、T16处理外,T15处理的籽粒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4处理对皮黄烷醇和皮总黄酮提升作用明显,T13处理对皮总酚、皮花色苷、皮单宁提升作用明显;籽总酚含量为2.82(T5处理)~10.21 mg/g(T14处理);除T3处理外,T2处理籽黄烷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208.07 mg/g;籽总黄酮含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施肥处理分别为T2、T16,其值分别为26.87、7.58 mg/g;除T2、T3、T7处理外,T8处理的籽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3.93mg/g。通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4个主成分,各主成分Y1、Y...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石榴头花、二花开花特性,探索高效提高石榴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方法,为生产中提高石榴坐果率及果实品质提供依据。【方法】2017—2018年连续2 a(年),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GA_3、NAA、CPPU、2,4-D,花柄涂抹不同浓度GA_3+2,4-D。调查坐果率,并测定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2017年结果表明:头花始花期至盛花期(5月5日)单次喷施GA_330.0 mg·L~(-1)较对照坐果率提高48.3%,显著提高了石榴坐果率(p 0.01);GA_310.0 mg·L~(-1)和20.0 mg·L~(-1)在二花盛花期(5月18日)单次喷施较对照分别提高坐果率20.8%、31.5%,显著性提高石榴坐果率(p 0.05),但会导致大量功能性雄花不脱落;不同时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NAA、CPPU均不能显著性提高石榴坐果率;叶面喷施2,4-D导致果实畸形,果皮极厚。2018年试验结果表明头花始花期至盛花期(5月5日)单次喷施GA_330.0 mg·L~(-1)显著性提高石榴坐果率(p 0.05),与2017年试验结果一致,且不影响石榴果实品质;涂抹GA_3(10.0 mg·L~(-1)、20.0 mg·L~(-1)、30.0 mg·L~(-1))+2,4-D(10.0 mg·L~(-1))于石榴花柄可显著性提高石榴坐果率,但可导致石榴籽粒硬度较对照增加。【结论】头花始花期至盛花期(5月5日)叶面喷施GA_3(30.0mg·L~(-1))可有效提高石榴坐果率,且不影响石榴品质;二花盛花期不适合通过叶面喷施激素类物质提高坐果率;花柄涂抹GA_3(10.0 mg·L~(-1)、20.0 mg·L~(-1)、30.0 mg·L~(-1))+2,4-D(10.0 mg·L~(-1))能显著性提高石榴坐果率,但会导致石榴籽粒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优质高效生产的负载量与灌溉量的关系。【方法】以9年生短枝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试验设3种负载量:低负载T1(2果·cm-2主干横截面积)、中负载T2(4果·cm-2主干横截面积)和高负载T3(6果·cm-2主干横截面积),及6个灌水梯度:W0(0)、W1(40%ETc)、W2(60%ETc)、W3(80%ETc)、W4(100%ETc)和W5(120%ETc)。研究负载量与灌水处理对苹果生长、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品质、产量及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负载量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新梢生长长度和叶面积指数LAI逐渐降低,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均值均会随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随着负载量的增加,新梢生长长度显著降低(p<0.05),其他无明显变化。负载量和灌水量对苹果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简称IWUE)有极显著影响,各处理以T3W4产量最高,T1W1处理产量最低;T3W1处理的IWUE最大,T1W5处理最小。【结论】回归分析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