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动物胃肠道中定植着数量巨大的肠道微生物,影响宿主动物的代谢和发育。肠道微生物在营养物质交换、信息传递和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定植部位,可以分成黏液层微生物和肠腔内微生物,Akkermansia muciniphila偏好地定植于肠道黏液层,对机体活动影响广泛。在肠道中,Akkermansia muciniphila可以特异地降解黏蛋白和低聚糖,分别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丙酸,在为宿主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定植。而与此同时,机体黏蛋白的降解会促使宿主补偿产生更多的黏蛋白,进而降低宿主蛋白的沉积。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定植还可减缓脂肪沉积,延缓糖尿病。在肠道微生态系统中,该菌群并没有严重的致病性,适宜丰度的Akkermansia muciniphila定植可以促进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进而促进肠道健康。随着更多科学研究的展开,胃肠道微生物在机体中的重要性得到呈现。作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Akkermansia muciniphila在机体肠道内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定植环境、生理特性、对机体营养代谢的影响、与代谢性疾病及机体免疫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Akkermansia muciniphila为很有潜力的生物标记,应用于营养状态、代谢性疾病、免疫甚至癌症的评估和检测。  相似文献   

2.
胚蛋注射技术是指向家禽胚蛋中补充外源性营养物质,以此来促进家禽在胚胎期及出壳后的生长发育。文章简要介绍了家禽胚胎发育后期的生理特点和胚蛋注射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对胚蛋注射技术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鸡蛋孵化是养殖中一项常规的工作,以下几个因素和技术要点特别重要。1温度1.1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胚胎对环境温度十分敏感,只有在适当温度条件下,才能保证家禽胚胎的正常发育,过高过低均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胚胎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生理零点温度,约为23.9℃,高于生理零点温度而低于最适孵化温度,会延迟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鸡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内的基因可能比宿主自身多100倍,鸡肠道微生物在机体内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消化,维持肠道内稳态有利于机体健康生长,同时也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先天性防御屏障。由此可见,鸡肠道微生物的聚集可对其机体各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肠道免疫系统,即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鸡肉是人类高效生产蛋白质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因此鸡肠道健康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另外,当前抗生素在国内外全面禁用,因此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对家禽免疫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肠道微生物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包括肠道微生物的建立、影响鸡肠道微生物的因素、肠道微生物群的环境因素以及家禽的免疫系统等,并进一步从肠道微生物对各种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和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及色氨酸)等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对机体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等方面阐述肠道微生物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未来研究疾病易感性、疫苗应答、家禽健康和生产力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低聚木糖的理化性质、家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微生物与家禽健康,综述了低聚木糖对家禽肠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低聚木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如姜黄)、天南星科植物根茎中提取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在动物肠道中进行吸收代谢,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抗衰老、神经保护、免疫调节及代谢调控等作用。姜黄素在动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差,为提高姜黄素的利用度,通常将其制成多种制剂及配型(如膜制剂、纤维制剂、乳制剂、水凝胶制剂、胡椒碱、半萜类化合物、环糊精、葫芦巴膳食纤维和卵磷脂)。不同的制剂及配型可增加姜黄素产物稳定性,保障姜黄素的有效利用。家禽主要通过下丘脑 - 性腺轴负反馈调节机制来调控生殖细胞发育,实现繁殖调控。此外,家禽的繁殖性能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最大。光照刺激产生的褪黑素具有强抗氧化性,能通过缓解卵巢和睾丸组织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来抑制凋亡和衰老,保障下丘脑 - 性腺轴负反馈调节机制的稳定和氧化应激状态下的卵泡发育。肠道微生物产生的血清素是褪黑素的前体物质,可以影响褪黑素的生成;其次肠道微生物刺激肠上皮细胞中的传入神经直接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肠道内产生的雌二醇(E2)可以通过血液进入卵巢组织,并促进卵巢发育。研究发现,姜黄素可通过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在体内发挥功能作用,但姜黄素是否通过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来影响家禽的繁殖性能亟待探究。该文综述了姜黄素的生物活性、代谢方式、产品研发利用以及对家禽繁殖调控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姜黄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溶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020-9020
[目的]探讨适当浓度葡萄糖对斑马鱼胚胎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斑马鱼早期胚胎分别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观察环境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适当浓度的葡萄糖能明显加快斑马鱼胚胎的发育速度、缩短孵化时间,特别是1.5%葡萄糖能使孵化时间明显缩短,且孵化后的仔鱼发育状态良好。[结论]适当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能够明显促进斑马鱼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猪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影响着猪的身体健康和发育,猪肠道有益菌和病原菌菌群的平衡促使微生物菌群之间相互作用,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促进猪的生长发育。相反,微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微生物菌群平衡失调,影响猪的健康发育,易引发疾病的发生。本文分析总结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影响,旨在为猪科学、健康养殖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石蜡组织切片和HE染色法,观察了在29℃下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受精卵孵化胚胎期的性腺发育,并研究了其性别分化的过程。结果发现,沃尔夫管的发育早于缪勒氏管,从胚胎发育第19天起,单层缪勒氏管管壁细胞开始分裂增殖,随着胚胎的发育,管壁分化出黏膜层、黏膜下层和浆膜层,发育趋于完整;沃尔夫管发育停滞,萎缩退化。在胚胎发育第19天,性腺开始观察到少量卵原细胞和卵巢腔,分化完成时间为第25天,发育为卵巢。结果表明,胚胎期第19~25天为性别决定的关键时期,缪勒氏管的发育与卵巢分化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植物提取物在家禽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7):31-34
概述了植物提取物作为添加剂具有的基本特性,即天然可靠、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功能多样、资源丰富,在家禽生产中能提高生产性能,改善家禽产品品质,提高免疫机能,对血液生化指标具有调节能力、抗氧化能力,介绍了其对家禽肠道健康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对环境的作用和抗病毒作用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粗纤维是继碳水化合物、粗脂肪、粗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6大营养素之后,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的物质.粗纤维在动物体中虽然不提供任何营养,但在维持动物体肠道健康、促进动物肠道发育、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促进动物通便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粗纤维在动物体消化道前端基本不被消化分解,到达动物体盲肠及结肠附近时可以被动物体肠道...  相似文献   

12.
家禽胚胎发育主要依靠蛋里的营养物质和适宜外界条件,经过一定的孵化期雏禽才能破壳而出。因此,在孵化中应根据胚胎的发育,严把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和凉蛋关。温度关采用火炕、塑料薄膜、水袋孵化,应使室温保持在25℃左右。蛋面温度在孵化前期保持在39℃左右,孵化后期保持在37.5~  相似文献   

13.
健康的肠道系统对家禽生产至关重要.有害的变化会导致肠道菌群和功能失调,从而使鸡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下降.多酚类化合物及其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抗菌作用和益生元效应.文章详细论述了多酚类化合物对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家禽胚胎病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科学领域,孵化是家禽繁殖的一种特殊方法,胚胎期是生命最脆弱的时期,最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近年来因各种胚胎病所致的种蛋孵化率低,死胎,或孵出弱雏和病雏,使养禽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胚胎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宠家庭数量增多,人们对宠物健康越来越关注。肠道微生物群在动物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宿主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还能调节宿主健康。目前已有研究证明,益生菌在宠物犬、猫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诸多有益功能,如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营养代谢及免疫功能,保护犬、猫免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宠物益生菌的应用、宠物肠道微生物群特征、益生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益生菌在宠物疾病防治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不同剂量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A3(LHRH-A3)和鲤鱼脑垂体(PG)对性腺发育良好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进行人工催产,半干法授精,采用锥形底冲水孵化器和孵化框分别置于江水和循环水中进行孵化,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早期发育过程,详细记录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发育时序.结果显示:底冲水孵化效果优于孵化框,循环水孵化效果优于江水;圆口铜鱼成熟卵圆形、青灰色,卵径(1.71±0.23)mm,受精卵吸水后迅速膨胀,卵膜外径平均(6.89±0.43)mm.在19.8~20.1℃水温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48h+30min,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共27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6.45±0.21)mm,眼色素、胸鳍明显,背鳍、鳃弓、肛门原基出现.出膜第4天鳔充气,肠道贯通,开口摄食.研究结果丰富了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早期发育资料,可为其人工增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85-14486
对中国林蛙胚胎发育时期的划分、胚胎期的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胚胎发育的温度效应等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中国林蛙早期胚胎发育划分为25个时期。中国林蛙在胚胎发育到24期以前性腺并没有分化,在24期以后其原生殖细胞向雌性和雄性2个方向分化。胚胎在7~22℃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发育,在15~25℃范围内,温度越高,雄性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18.
1977~1984年本人在研究家禽胚胎期吸收营养特点的过程中,发现鸡、鸭鹌鹑蛋,在孵化过程中蛋白液的pH值变化曲线进入pH6左右的时期是很相近的(图一),并且发现这些pH值变化曲线与它们的胚胎增重百分率曲线之间有着非常有趣的联系,所以对历年的有关实验记录和前人的有关实验报导数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探讨家禽胚胎期增重与孵化期蛋白液pH值变化两线间的相关关系,为制定各种家禽的正确孵化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动物胃肠道中定殖着数量巨大的肠道微生物,影响宿主动物的代谢和发育。肠道微生物在营养物质交换、信息传递和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定殖部位,可以分成黏液层微生物和肠腔内微生物,Akkermansia muciniphila偏好地定殖于肠道黏液层,对机体活动影响广泛。在肠道中,Akkermansia muciniphila可以特异地降解黏蛋白和低聚糖,分别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丙酸,在为宿主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定殖。而与此同时,机体黏蛋白的降解会促使宿主补偿产生更多的黏蛋白,进而降低宿主蛋白的沉积。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定殖还可减缓脂肪沉积,延缓糖尿病。在肠道微生态系统中,该菌群并没有严重的致病性,适宜丰度的Akkermansia muciniphila定殖可以促进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进而促进肠道健康。随着更多科学研究的展开,胃肠道微生物在机体中的重要性得到呈现。作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Akkermansia muciniphila在机体肠道内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定殖环境、生理特性、对机体营养代谢的影响、与代谢性疾病及机体免疫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Akkermansia muciniphila为很有潜力的生物标记,应用于营养状态、代谢性疾病、免疫甚至癌症的评估和检测。  相似文献   

20.
饲用性寡糖作为一类新型绿色添加剂,因其具有优化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动物的免疫力、促进胃肠道发育、增强动物消化和生产能力及其他功能而被广泛地运用于畜禽养殖中。本文就饲用寡糖的生理功能、作用机制以及近几年饲用寡糖在反刍动物、家禽、猪和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饲用寡糖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