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野血牦牛复壮家牦牛的效果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野血牦牛的整体生产水平.[方法]对l/2野血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牛犊牛和6月龄1/4野血犊牛进行了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1/4野血初生牦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家牦牛初生犊增加1.80 cm、3.42 cm、2.28 cm和1.27 kg,分别提高了3.51%、7.33%、4.12%和11.05%.6月龄1/4野血牦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同龄家牦牛增加4.78 cm、5.10 cm、6.74 cm和7.94 kg,分别提高了6.70%、6.90%、7.58%和20.00%(P<0.01).[结论]家牦牛导入野牦牛血可促进牦牛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野血牦牛复壮家牦牛的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l/2野血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牛犊牛和6月龄1/4野血犊牛进行了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4野血初生牦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家牦牛初生犊增加1.80cm、3.42cm、2.28cm和1.27kg,分别提高了3.51%、7.33%、4.12%和11.05%。6月龄l/4野血牦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比同龄家牦牛增加4.78cm、5.10cm、6.74cm和7.94kg,分别提高了6.70%、6.90%、7.58%和20.00%(P<0.01)。结果表明,给家牦牛导入野牦牛血可促进牦牛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利用野牦牛改良复壮家牦牛,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于2012年11月对天峻县龙门乡18月龄野血牦牛、高原型牦牛进行了屠宰试验比较。结果 1/2野血牦牛屠宰前体重比同等饲管条件下家牦牛重18.84kg,胴体重前者较后者重17.51kg,龙门乡1/2野血牦牛的体重和胴体重均大于龙门乡高原型牦牛、大通牦牛、青藏高原型牦牛、羌塘型牦牛,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表明野牦牛是复壮家牦牛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4.
含野血牦犊牛,家牦犊牛增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6年在海南州赛什牧场对采用野牦牛冻精人工授精和1/2野血公牛本交两种方法配家牦母牛产生的1/2野血牦犊牛35头和1/4野血牦犊牛48头,跟踪定量观测。结果:1/2野血牦犊牛和1/4野血牦犊牛的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家牦犊提高了7.65%,8.86%,平均18月龄重分别比家牦犊牛提高47.16%,17.22%。  相似文献   

5.
野牦牛杂交复壮家牦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野牦牛冻精和野血牦牛,改良当地牦牛所生产的野血后代,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文章以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杂种牦牛和家牦牛公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28月龄体重和体尺,同时进行了屠宰试验.结果1/2野血牦牛、1/4野血牦牛初生重、6月龄、18月龄和28月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P<0.01);6月龄、18月龄、28月龄体尺指标也是杂交牛极显著高于家牦牛(P<0.01);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8月龄、28月龄1/2野血牦牛和1/4野血牦牛比同龄家牦牛分别多产肉16.62 kg、24.70 kg和11.45kg、13.70 k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1994~1996年在海南州赛什塘牧场对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测。结果: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初生重分别比家牦犊牛提高7.65%和8.86%(P<0.01),1/2野血牦犊牛在初生时的体高、体长和胸围比家牦犊牛分别提高3.21%,5.57%,5.51%;6月龄时分别提高9.56%,11.46%,3.59%;18月龄时分别提高9.18%,17.55%,7.64%(P<0.01)。  相似文献   

7.
野牦公牛的采精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发挥野牦公牛在复壮家牦牛中的作用,笔者于1992 ̄1995年对4头野牦公牛和8头1/2野血牦公牛的采精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观测研究。对4年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野牦公牛(包括1/2野血牦公牛)平均每次采精量为2.92ml;7岁龄1/2野血牦公牛采精量最高,平均为3.78ml;11月份、每日下午和每日第1次采精时的采精量最高,分别平均为4.22、3.71和2.98ml,应予重视和利用;野牦公牛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一套适合高纬度地区推广应用的牦牛高效养殖集成技术,增加当地牧民养殖牦牛的经济收入,试验开展了牦牛暖棚饲养试验、牦牛犊牛全哺乳及补饲育肥试验、母牦牛妊娠后期及哺乳期补饲试验、18月龄犊牛及成年牦牛全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暖棚饲养条件下,经计算母牦牛的试验末体重、日增重、总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40 kg(P0.01)、283.00 g(P0.01)、34.00 kg(P0.01),并盈利862.40元/头。试验组全哺乳犊牛的断奶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28.47 kg(P0.01)、189.00 g(P0.01),并实现相对盈利1 084.32元/头。补饲育肥条件下,经计算犊牛的出栏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9.91 kg(P0.01)、226.00 g(P0.01),并实现相对盈利1 989.96元/头。妊娠后期补饲条件下,经计算母牦牛的试验末体重、总增重、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47.70 kg(P0.01)、13.50 kg(P0.01)、225.00 g(P0.01),母牦牛产犊的成活数高于对照组,且其所产犊牛的初生重比对照组高3.50 kg(P0.01);哺乳期补饲条件下的母牦牛,其犊牛的4月龄体重比对照组高21.80 kg(P0.01)。18月龄犊牛及成年牦牛在全舍饲育肥条件下,试验组试验末体重、总增重、日增重、宰前空腹重、胴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屠宰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经计算分别比自然放牧条件下相对盈利1 072.32元/头、966.48元/头。  相似文献   

9.
试验用代乳料饲喂45头牦犊牛,每头牦犊牛饲喂量0.4 kg/d。经过160 d试验,6月龄公、母牦犊牛体高、体长、胸围、管围比同期对照组公、母犊牛分别增加了10.34 cm和6.76 cm、5.32 cm和4.94 cm、12.34 cm和10.00 cm、0.3 cm和0.2 cm,体重分别增加了7.4 kg和7.3 kg,除管围外均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18月龄公、母牦犊牛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比对照组公、母牦犊牛分别增加了6.3 cm和4.9 cm、8.0 cm和6.7 cm、11.1 cm和12.2 cm、1.3 cm和1.0 cm,体重分别增加了15.2 kg和14.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发情率26.7%,对照组8.9%,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引进野牦牛冻精、1/2和1/4野血牦牛公牛,与本地耗牛进行复壮技术研究,对1/2、1/4野血牦牛和家牦牛初生和6月龄体重、体尺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2野血牦牛初生、6月龄体重比1/4野血牦牛分别提高4.53%、3.57%。体高比1/4野血牦牛分别提高0.76%、2.846%;胸围分别提高1.85%、3.06%;体斜长分别提高2.90%和2.79%。除1/2野血牦牛初生体高指标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血液生化遗传特性评述野牦牛育种价值、野家牦牛的生殖生理、野牦牛复壮家牦牛后代生产性能测定,牦犊牛肉的开发利用,野血牦公牛的推广应用等多渠道阐明了野牦牛改良复壮家牦牛是一条在现行牧业生产体制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场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合作进行“牦牛复壮综合技术的研究”采取系列培育技术,取得以下成绩:5~6月牦犊牛半哺乳活重80kg以上,全哺乳110kg左右;冷季暖棚“三化秸秆”补饲89~90天增重7kg以上;12月龄不断奶,当年本交受孕,来年产犊;繁活率由40%提高到60%,效益显著。研究项目结束后,我场将购进优良杂种黄牛,与牦牛本交繁殖一代犏牛,解决人犊争奶,扩大牦犊牛全哺乳数量;采取正回杂交、互交育成新的牦牛品种群;推行屠宰5~6月龄乳犊,屠宰18月、30月龄青壮牛措施,加速牛群周转,使生产母牦牛超过60%;改进调制秸秆技术,使牦犊牛冷季暖棚补饲增重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3.
对50只安犏一代犊牛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与同龄牦牛犊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安犏一代犊牛初生、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比同龄牦牛犊增加了11.21kg、16.1kg和18.04kg(P0.01)。安犏一代犊牛初生的体高、胸围和体斜长分别比同龄牦牛犊提高了7.14cm、7.07cm和6.94cm;安犏一代犊牛3月龄的体高、胸围和体斜长分别比同龄牦牛犊提高了9.22cm、15.1cm和11.19cm;安犏一代犊牛6月龄的体高、胸围和体斜长分别比同龄牦牛犊提高了16.7cm、17.71cm和18.69cm(P0.01)。  相似文献   

14.
对28头牦牛犊牛在3月龄是断乳,与5月龄断乳的相比较,结果实验组犊牛断乳体重是42.96kg,增重20.18kg,增重率为46.97%。对照组犊牛断乳体重是66.61kg,增重30.31kg,增重率为45.5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1.47%,差异性不显著(P〉0.05)。19月后,试验组犊牛体重是66.78kg,增重23.91k.增重率是35.76%。对照组犊牛体重是106.45kg,增重39.48%,增重率是37.43%。试验组比对照组低1.67%,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2008年试验组母牦牛的繁殖数是59头,繁殖率是92.19%。对照组的繁殖数是57头,繁殖率是89.09%。试验组的繁殖数比对照组多2头,试验组比对照组高3.13%,差异性不显著(P〉0.05)。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母牛的繁殖率上没有受到影响。证明对3月龄的牦牛犊牛可以进行断乳。  相似文献   

15.
随机选用生产性能好、健康无疾病成年母牛160头,组建每群为80头的试验群和对照群,测定犊牛初生、6月龄体重和体尺。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群和对照群受胎率差异不显著,初生犊牛、6月龄犊牛试验群比对照群生产性能差异极显著。因此,利用野牦牛复壮家牦牛是加快牦牛选育和提高生产性能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引进野血种公牦牛改良当地牦牛可有效遏止牦牛退化,进一步巩固和改善我县牦牛品种质量,恢复其原有的优良生产性能和品种特征,提高经济效益.[方法]本文以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与家牦牛后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杂种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结果]显示,在同等条件下,1/4野血牦牛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均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用野血牦牛改良家牦牛,是目前更新复壮家牦牛群体的有效途径之一,能获得很强的杂种优势,对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导入野牦牛血液对提高家牦牛后代生长发育效果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地防止牦牛退化,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利用野牦牛(精液)、半野血牦牛,采用人工控制本交和人工授精的方式与家牦牛杂交,对1/2,1/4野血牦牛的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其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体重增加,均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的相应指标。利用野血牦牛复壮家牦牛群体效果显著,是目前提高牦牛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牦牛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满足人们对无污染的牦牛奶、肉等绿色食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本研究利用娟姗牛、安格斯牛和野牦牛的冻精杂交改良甘南牦牛,筛选最佳杂交组合。结果发现,与当地牦牛相比,娟姗牛、安格斯牛和野牦牛与本地牦牛杂交的F1代公母犊牛的初生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本地牦牛犊(P<0.05),其中娟姗牛、安格斯、野牦牛的杂交F1代的公犊牛初生重分别提高了30.12%、18.21%和13.21%;3月龄体重分别提高了7.89%、3.70%和1.94%;6月龄体重分别达到了81.26±1.23kg、79.26±1.04kg和78.42±1.13kg,而母犊牛6月龄体重分别为77.78±2.26kg、78.07±1.97kg和75.85±1.32kg。因此,利用娟姗牛、安格斯牛与牦牛种间杂交育种可显著改善犏牛生产性能,这将为提高甘南牦牛生产性能、生产优质牛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牦犊牛冷季暖棚补饲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海拔高度3400-3700m的冬春草地上,修建牦犊牛暖棚舍,制作氨化秸秆,于1994年12月到1995年2月对46头1/4野血牦犊牛进行冷季夜间暖棚舍保温和补饲试验。试验群犊牛平均每天每头饲氨化秸秆0.583kg。试验结果:经76天试验,试验群犊牛体重平均增生6.4kg,日增生84.7g,对照群犊牛平均增生-3.5kg,日增生-46.2g,试验嫩犊牛比对照群多增生9.9kg,日增生多130.9g,经t检验,两组间日增生差异极显著(P<0.01)。每头可获经济效益31.61元。  相似文献   

20.
用野血牦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3/4野血牦牛细管冻精和1/2野血公牦牛与甘南母牦牛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群公母牦牛犊牛(含3/8野血)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7.08%和15.93%;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含1/4野血)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1.31%、9.40%,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群6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30.31%和27.17%,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6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牦牛犊提高14.59%、13.13%,差异显著(P<0.05);而且人工授精群与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6月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群12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27.56%和23.28%,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交配群12月龄公母牦牛犊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群提高17.12%、13.88%,差异极显著(P<0.01);而人工授精群与自然交配群公母牦牛犊12月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