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世界文化可简略地分为效用文化和使命文化两种基本类型,而中国和美国就同属于效用文化体系之下。但是中国和美国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中国的文明可以概括为礼乐文明,美国的文明可以概括为契约文明。本文通过两种文明的形成和当下的差异来对比一下中美文化的不同,以及阐述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当今市场经济下文化的主导类型。  相似文献   

2.
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代,由出自东夷族系的商人所建立。而后世建立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满族人,则是由上古时代同样出自东夷族系的肃慎人历经千年演变形成。通过对商人与肃慎满族人两者在始祖神话、宗教信仰、文化观念、生活习俗方面的相同与相似性以及相关文献与考古发现所揭示的上古时代商人与肃慎人迁徙路线的分析,可知作为后世华夏一汉族重要来源的商民族,与肃慎一满族有着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腹地,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古称琅琊、沂州,是生态旅游圣地,著名的革命老区,还是东夷文明和凤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生活在临沂的中华蜜蜂属于北方型中华蜜蜂,主要生存于临沂市蒙山周围的山区和丘陵地带。近年来,全市通过设立省级中华蜜蜂保护区、政策扶持带动等方式带动中华蜜蜂产业发展。目前,全市中华蜜蜂存养量达到10800余群,约占到全省中华蜜蜂饲养的1/3,居山东省首位。  相似文献   

4.
温雪茹 《草原》2011,(6):64-65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琴七弦上流动的,乃千古中华文化之风骚,乃中国礼乐文明之余脉,乃真正中州之国子民后代骨子里的情。琴者,情也。从某种意义讲,古琴是中国高雅文明的一个符号,一个图腾。古琴始于华夏文明的滥觞时代,一路  相似文献   

5.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促进了人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的校园文化也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本文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进行深刻的思考。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冲突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国内宠物文化与西方的差异,基于近现代中国宠物文化的发展变化及特点,指出了当前国内宠物文化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宠物文化发展对宠物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建立"文明、规范、包容、有度"宠物文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间满足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从建筑设计与人、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角度,探索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类型、建筑设计技术思路以及建筑设计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礼乐教化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可引导人们培养情怀,树立道德,移风易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礼乐教化与高职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对语文教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弓箭是中国古代冷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代表的武力背后却一直隐藏着王化君子的文化内涵。在吟诵先秦之风的《诗经》中,弓箭虽作为武器出现在战场,并不是它的唯一功用,鉴于它的威力,弓箭也会作为一种礼乐教化的象征被周天子赐予诸侯,以绥天下,它也是天子赐予诸侯的象征,甚至是是宴会游戏的工具,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孔武有力的武士,也代表着王化礼乐的仁君。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华夏民族被誉为“礼仪之邦”,“礼”是华夏文明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礼”文化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中,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灵魂和核心。“礼”文化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广泛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毋庸置疑中国外交也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艺术与新兴的动漫产业表面上南辕北辙,事实上内在有许多能够相互结合的地方,传统的文化艺术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动漫设计的发展,在动漫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能够更好的实现动漫设计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艺术在动漫设计中所具有的意义,并就动漫设计中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作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经济的落后与文化的落后,相互影响,在陕南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商洛文化目前处在由农耕文化向现代工商业文化转型的初中级阶段,科学技术和现代工商文明明显滞后。这不仅制约着商洛经济发展、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商洛文化发展应该以科技发展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突破口,实现科学与文化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科技创新给商洛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陕南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发展科学化水平等方面探讨了商洛文化发展问题。希望对研究陕南地区文化在新形势下发展本土文化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任建  包丽英 《草原》2011,(1):69-76
蒙古人虽然没有创造一个独特持久的文明,但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却是影响深远。他们把亚洲的大部分合为一体,把欧洲的城邦国家连成了一片,使得汉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及其他文化直接会面的地理和交通条件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4.
绿色和谐厂商关系:是指厂商双方在坚持和维护互惠、互利、互尊、户爱共赢的前提下,遵守健康文明进步的商业道德和商业规范,从而开展的一种商业合作关系。 和谐:意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之意,指厂商关系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绿色:是指厂商共同遵守的健康文明进步的商业道德和商业规范,强调商业文明的进步性、健康性,商业操作的规范性、合法性。 厂商联盟:是指厂商双方在共同认可价值、文化、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出于共同应对商业竞争的需要而结成的同盟,进而达到共同竞胜的目的而产生的良性互动行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以语言相互沟通,又创造了文字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而后突破语言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以文字记录下人的生活与思想。它可以是只言片语,也可以洋洋洒洒,千言万语,更可以结集成册。书籍借助文字、符号、图形记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叙述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从文化的角度、历史的回顾等方面去探讨书的设计,除了具备传播文明的功能以外,书籍还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即书籍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织绸的国家,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丝绸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覆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远古人类就留下了养蚕活动的踪迹,在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更积淀了大量与桑、蚕、丝相关的文字符号、诗歌、神话、风俗、礼仪制度、服饰艺术、生产组织形式、贸易等等文化元素,形成蚕桑文化的丰富内容,并与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以礼治国的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翻开人类悠久文明的历史,人的生存与发展均离不开动物。笔者从中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动物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文艺作品与汉语言文化渊源、动物保护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介绍。为增强文化自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期待全社会从历史的、文化的、发展的层面,谱写好动物保护与合理利用新乐章,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西方兽药广告宣传的各种表现形式,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兽药广告宣传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兽药广告宣传在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同时,要多学习西方优秀作品的创意,使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发展建议,从而推动我国优秀的兽药企业及兽药产品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新疆是中国马品种和数量最多的省份,马对于新疆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历史的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古代,马作为战争、通讯、文化交流和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Kelekna 2009,Cieslak,Pruvost et al.2010),对东西方文明的沟通和融合起着独特的作用。新疆各族人民在东西方文明共同的影响下,发展出了驯化和利用地方品种马的悠久文化。新疆地区幅员辽阔,各地生态环境差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成果所创造的另一种财富。它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文章对目前正阳县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系列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该县的实际情况,从现阶段环保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相应关系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