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机油泵工作状况好坏,对于发动机润滑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减轻机件磨损以及防止抱轴烧瓦都至关重要。而机油泵的安装直接影响其工作状况,安装机油泵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各部位间隙为使容积式机油泵产生要求的油压,必须控制机油泵各部位间隙。当机油泵磨损后,其齿顶间隙、齿侧间隙和端面间隙均会超过标准值,引起供油量和供油压力降低。一般要求齿轮与端盖之间的端面间隙(即轴向间隙)为0.03~0.09mm;齿轮啮合的齿侧间隙为0.06~0.15mm,不得超过极限值0.22mm;齿顶与泵壳的间隙(径向间隙)不得超过0.2mm。如果端面间隙超标,可通过减…  相似文献   

2.
液压系内漏,会造成液压油量减少,正常压力不能建立,导致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液压系内漏检查起来比较复杂,一般对内漏只能按系统顺序检查。主要检查油泵、油缸、分配器三大部分。1.油泵内漏(1)零件严重磨损,油泵壳内孔与齿轮齿顶间隙增大(超过0.25mm);齿轮轴套与齿轮端面磨损过度,使卸压片密封圈的预压缩量不足(小于0.5mm),失去密封作用,使油泵高、低压油腔相通,造成严重内漏。对壳体内孔严重磨损的,一是更换泵壳,二是采取镶套法恢复泵壳与齿顶的正常配合间隙。对轴套与齿轮端面过度磨损,可在两后输套下面加补偿垫…  相似文献   

3.
<正>机油泵是润滑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经过长期使用,主、从动齿轮及转子式内外转子的表面,主动轴与轴孔,从动齿轮与轴之间的磨损都会影响齿轮的正常啮合,使间隙增大,减少供油量和供油压力。另外,斜齿轮在啮合运动时会产生轴向压力,使齿轮端面与泵盖发生磨损,也会降低供油压力。  相似文献   

4.
一、液压自卸系统主要元件的修理 (一)油泵的修理 1.齿面及齿厚若严重剥落、起斑点或成片撕裂及裂纹,齿厚磨损超过0.2mm或啮合间隙(一般为0.08~0.25mm)大于0.35mm时,应更换新齿轮。 2.主、从动齿轮端面出现严重拉伤或凹槽,齿端面对轴颈的端面跳动大于0.01mm,齿宽差大于0.01mm时,应更换新齿轮。 3.主、从动齿轴轴颈出现金属剥落,轴颈磨损大于0.05mm或轴套配合间隙超过  相似文献   

5.
1.注意检查气门室罩盖与缸盖结合面的定位销。有的柴油机由于使用年久,该处的定位销脱落,在安装气门室罩盖时,因没有定位销,仅靠中间一颗螺钉定位,这样就不能将气门室罩盖安装在准确的位置,由于位置的偏斜,导致减压机构不灵,给维修和使用带来不应有的麻烦,因此这颗小小的定位销也不能忽略检查。 2.机油泵内外转子与油泵壳体端面间隙确保正常。S195柴油机使用的是转子式机油泵,内转子有4个弧形凸齿,外转子有5个弧形凹齿,其外表与油泵为滑动配合。由于结构特点,当油泵转子转动时,便形成高压区和低压区。当机油泵内外转子端面与油泵壳体端面的间隙因磨损超限时,就等于高压区与低压区相通,难以形成高压,此时的机油泵泵油效果固然  相似文献   

6.
液压系漏油会造成液压油量减少且不能建立正常油压,从而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液压系漏油有外漏和内漏2种情况。外漏主要是油管破裂、接头松动、紧固不严密等情况造成的;内漏主要是液压系内部的油泵、油缸、分配器等产生泄漏造成的。内漏的故障不易被发现,有时还需借助仪器进行检测和调整,才能排除。1.齿轮油泵相关部位严重磨损或装配错误(1)油泵齿轮与泵壳的配合间隙超过规定极限。处理方法是:更换泵壳或采用镶套法修复,保证油泵齿轮齿顶与壳体配合间隙在规定范围之内。(2)齿轮轴套与齿轮端面过度磨损,使卸压密封圈预压缩量不足而…  相似文献   

7.
<正>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大都采用压力供油系统,由油泵将机油送到发动机需要润滑的各部位处。贮存在油底壳内的油由油泵抽取,使之通过机油滤清器。油从这里通过油道送出,将发动机内部的各种零件加以润滑。润滑零件以后,机油在重力作用下返回油底壳。压力供油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能使零件得到可靠地润滑。一、机油泵的结构和作用现代发动机的机油泵具有高效、可靠和结构简单的  相似文献   

8.
1.一台S195发动机检修后工作不久,便出现功率严重不足现象。更换喷油器,调整喷油压力,检查喷油状况符合要求后装复试车,还是无力,又更换了柱塞副、出油阀偶件、缸套和活塞等,检查调整了气门间隙和供油时间后再试车,故障仍未排除。经询问得知,机手在检修时,因调速齿轮衬套与调速齿轮轴配合间隙过大,而更换了一只调速齿轮衬套。为此我们打开齿轮室盖检查,发现调速齿轮衬套台肩端面与齿轮内孔端面有2毫米的距离,即衬套未装到位。因为调速齿轮衬套未装到位,使调速齿轮及滑盘等零件相对机体外移2毫米,外移的结果使调速杠杆带动调节齿杆凸柄向供  相似文献   

9.
变排量的机油泵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精确控制机油泵的流量,有效降低机油泵的驱动功,但由于齿轮设计不合理,会造成齿轮的断裂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对机油泵转速、机油输出流量、工作压力等的设计要求进行齿轮泵齿轮的设计,确定齿轮相关参数,通过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来确定计算的结果。最后,应用有限元分析外啮合齿轮给定工况,观察外啮合齿轮接触应力和齿轮变形情况,从而验证该齿轮具有一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增减垫片属附加修理法 ,在手扶拖拉机的维修保养过程中如运用得当 ,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可谓花钱少 ,效果好。1 柴油机方面的垫片增减(1 )高压油泵 使用单体柱塞式油泵的柴油机供油时间的调节是用增减垫片来实现的。如果供油时间过早 (提前角大 ) ,柴油机会有“当当当”的敲缸声 ,启动容易反转 ,功率不足等 ,可以增加油泵垫片。如供油时间晚 (提前角小 ) ,现象是发动机声音沉闷 ,混合气燃烧不完全、排气冒烟、工作无力 ,可以减去垫片。(2 )机油泵 换新机油泵或下平衡轴 ,有时遇上机油泵内外转子轴的榫头与下平衡轴端的小槽配合过紧 (…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齿轮传动系是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安装在曲轴上的曲轴齿轮、配气凸轮轴上的配气凸轮轴齿轮、喷油泵轴上的喷油泵齿轮、机油泵轴上的机油泵齿轮以及惰轮轴上的惰齿轮。齿轮传动系的作用是驱动凸轮轴、高压油泵、空压机、转向油泵、机油泵等零部件工作。齿轮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往往直接影响到柴油机能否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多缸柴油机的柱塞副在更换多缸柴油机柱塞副时,应要全部更换新品。若新旧混用,因各缸柱塞副的磨损情况不同,将使各缸供油量的不均匀度增加,柴油机运转不稳。2机油泵内外转子小型柴油机使用的转子式机油泵,内外转子是经过严格选配的,机油泵的泵油压力主要取决于两个间隙:内、外转子的侧间隙(一般为0.06~0.15mm);内、外转子端面与机油泵盖的端间隙(一般为0.04~0.09mm),而且该间隙对泵油压力影响更大些。因此,当机油泵磨损超限时,应更换整个机油泵,不应单换内转子或外转子.3传动胶带如果新胶带与旧…  相似文献   

13.
1.机油泵不泵油或泵油不足。机油泵内外转子的径向间隙、内外转子和泵壳体间的端面间隙等超过极限及机油泵轴上的传动键磨损严重时,都会使机油泵不能正常泵油或停止泵油,致使发动机烧瓦。因此,要根据发动机工作时间长短及时进行保养,并检修机油泵。  相似文献   

14.
转子式机油泵的维修转子式机油泵因使用时间较长,泵油量会逐渐减少,所以需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否则,发动机会因润滑不良而引起烧瓦、抱轴事故。亚.当机油泵内转子与外转子的间隙超过0.15毫米,泵体与外转子间隙超过0.25毫米时,油泵的泄油量就会增大,致使供油...  相似文献   

15.
S195柴油机几种垫片的作用(1)调用机油泵的压力机油泵转子的轴向间隙为0.03~0.09毫米,零件磨损,间隙增大后,供油量和供油压力会降低。这时可用减薄泵体与泵盖之间纸垫的方法来调整。(2)调鳖柴油机的怠速调速器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因有关零件磨损,柴...  相似文献   

16.
有一辆东风140汽车,使用不到半年更换了两副中央传动齿轮。所换下的两副齿轮,齿端面磨损似尖刀,偏齿顶上部带有较浅的沟槽。询问驾驶员的修理过程,两次修理均在个体修理门市部修理,修理时,中央传动的轴承预紧度、齿轮的啮合印痕、齿侧间隙都进行了仔细调整。当问到大锥形齿轮的支承螺钉调整情况时,驾驶员却说  相似文献   

17.
1.调整机油泵的压力 机油泵转子的轴向间隙为0.03~0.09mm,零件磨损间隙增大后供油量和供油压力会降低。可用减薄泵体和泵盖之间纸垫的方法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正>一、此处垫片不能漏装1.一机手在修理 S195型柴油机时,将齿轮室盖纸垫漏装,柴油机转不动,原因是起动齿轮端面被起动轴两衬套压死,且凸轮轴油泵凸轮端面也被油泵扳手座顶死.补装垫片后工作正常.该机垫片厚度为1毫米,若自制纸垫厚度太厚对也会产生上述故障.  相似文献   

19.
有一台东方红一75型拖拉机,曾发生过发动机无力,工作时冒黑烟,起动困难等故障。经检查,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及喷油嘴技术状态正常,又进一步检查,发现高压油泵供油时间过晚,将花键接盘调整到最前一个孔,供油时间还是晚,于是将高压油泵驱动齿轮往前调整一个齿,再重新调整花键接盘的位置,使供油提前角在15°~19°的范围内。可是工作一段时间后,上述故障又出现了。通过分析检查,原来是高压油泵凸轮轴前端的紧固螺母松动,凸轮轴前部与花键套配合处的半圆键坏了,使花键接盘与凸轮轴之间产生相互位移,造成供油时间过晚。后来装…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弧齿圆柱齿轮大、小齿轮齿端面廓形彼此相对转动时,当量间隙值的变化。评定了齿端廓形啮合相位的最大、最小误差。计算了齿轮工作啮合中不同相位的当量间隙,绘制了相应的曲线图,得出了弧齿圆柱齿轮啮合中当量间隙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