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牛蹄病是乳牛场乳牛较易发生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会引起乳牛繁殖性能障碍和泌乳量下降,严重的会导致跛行直接被淘汰,给乳牛场带来不可低估的经济损失。该文就乳牛蹄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广大乳牛养殖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乳牛腐蹄病是乳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该病是因感染病菌等多种因素导致乳牛的蹄角质腐烂、趾间皮肤和组织化脓的一种皮肤病.是乳牛常见的一种消耗性疾病,常给乳牛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该文从乳牛腐蹄病的致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养牛场预防乳牛腐蹄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 耐寒不耐热是乳牛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季节性特征,改善夏季乳牛饲养管理是实现乳牛全年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大力发展乳牛产业的今天,乳牛的夏季饲养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己越来越引起乳牛饲养户的关注和重视。因此,研究影响乳牛夏季生产性能的因素及对策、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创造适宜的乳牛饲养环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消耗,防止季节性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大幅提高乳产量,提高饲养乳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碳酸氢钠预防乳牛瘤胃酸中毒随着乳牛产乳量的大幅度提高,乳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给乳牛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1993年度,我们根据北京市奶牛研究所萧定汉《乳牛瘤胃酸中毒的研究》一文中提供的资料进行了试验:在乳牛日粮中加...  相似文献   

5.
北京黑白花乳牛瘤胃酸中毒1970年首先在北京南郊乳牛场发现。随着乳牛产乳量的增加,自1977年以来,乳牛瘤胃酸中毒发病率有所增加。无论是经过试验还是自然发病的乳牛瘤胃酸中毒,其血液中乳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乳牛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后,福建省乳牛生产发展较快,但全省乳牛单产较低,这除了乳牛种质较差以外,与不合理、不科学的日粮结构、营养水平也有着密切关系。下面介绍一种先进的饲养技术——乳牛全混合日粮技术。 1 全混合日粮的概念乳牛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简称TMR) 饲养技术始于60年代,首先在英、美、以色列等国家推广应用,现已被乳牛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它是指根据不同乳牛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乳牛的营养需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介绍了作者提出的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其具体应用,其中包括: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的定义和运行模式;乳牛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的四大调控内容;乳牛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的营养调控技术;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系统集成步骤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乳牛营养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系统地介绍了作者提出的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其具体应用,包括: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的定义和运行模式;乳牛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的四大调控内容;乳牛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的营养调控技术;乳牛营养 工程技术系统集成步骤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介绍了作者提出的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其具体应用,其中包括: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的定义和运行模式;乳牛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的四大调控内容;乳牛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的营养调控技术;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系统集成步骤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介绍了作者提出的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其具体应用,其中包括: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的定义和运行模式;乳牛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的四大调控内容;乳牛营养工程技术所涉及的营养调控技术;乳牛营养工程技术系统集成步骤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乳牛经长时间泌乳和妊娠后,营养消耗很大,为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并弥补乳牛在泌乳期内营养物质的缺损,在乳牛产犊前2个月必须让其停止产奶,这段时间称干乳期。由于这段时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饲养户极易忽视乳牛饲养管理,以至影响乳牛体质恢复和胎儿正常发育以及乳牛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  相似文献   

12.
1999-2003年,是闽北乳牛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乳牛存栏数达到4.3万头。有45个初具规模奶源基地。日产鲜奶300t。2003年以后乳牛养殖数量几乎没有增长,到2004年部分奶源基地乳牛存栏数开始下降,乳牛超常规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结束。由于乳牛业投资周期长,承担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3.
1.我国乳牛业的发展 与养猪和养禽业相比,我国的乳牛业起步较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我国只有约12万头的乳牛和级进杂种乳牛。建国后我国的乳牛业开始稳定发展,但仅局限于大中城市和工矿城市。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生产力的破坏,不仅停滞发展,还一度回落。1979年,我国仅有乳牛及改良乳牛55.1万头,总产乳量106.5万吨。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区的乳业繁荣,带动了农、牧民养殖乳牛业的迅速发展,因此乳牛价格直线上涨,导致周边地区的淘汰乳牛大量涌人我区。为了阻止这种势头的进一步发展,确保本地区乳牛养殖的品质优良,自治区决定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乳牛健康普查,重点对牛布氏杆菌病和牛结核病进行监测,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乳牛的户籍档案。  相似文献   

15.
乳牛产乳热又叫乳牛生产瘫痪,是一种高产乳牛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之一。本文在分析乳牛产乳热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乳牛乳房炎是一种乳牛常见多发性疾病,严重危害乳牛养殖业。乳牛患上乳房炎不但影响其产奶量,更严重的是影响牛奶质量,大量牛奶被废弃,给乳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乳牛的发情率、妊娠率随乳房炎病情加重而降低;治疗药物残留危及消费者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因此,科学有效地预防控制乳牛乳房炎,已成为确保乳业健康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防治乳房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新鲜奶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乳牛的管理技术不到位,导致乳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本文就从导致乳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入手,提出了能够预防和治疗乳牛乳房炎的有效措施,为乳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乳牛干乳期是其临产阶段出现的泌乳停止状况,而乳房炎是乳牛在干乳期阶段产生的主要病症,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救治,会影响到乳牛产后乳汁的分泌,可对乳牛生产性能和牛犊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因此,养殖户需不断提升乳牛干乳期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水平,降低乳牛干乳期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英国的生产条件下,研究了驱蠕虫药对乳牛产奶量的影响。试验是在120个乳牛群中进行的。所试验的乳牛分别是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泌乳期的,胃肠道内线虫的侵袭程度各不一样。对每群乳牛均按品质相同的原则分成五组。第一组乳牛给予左噻眯唑,剂量7.5毫克/公斤;第二组乳牛给予噻苯咪唑,剂量100毫克/公斤;第三组乳牛给予硫苯咪唑,剂  相似文献   

20.
牛结核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干菌引起的人畜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在机体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酷样坏死为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条规定,本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我省家畜结核病多见于乳牛,据资料记载:1953年福州乳牛结核病普查的感染率为5%~18%;1975年厦门市乳牛感染率为60%;南平市乳牛感染率为50%。1976~1978年福州市北门乳牛场连续三年普查,乳牛感染率分别为47%、60%、75%,1980年再普查,感染率高达92%,于1988年5月全场乳牛淘汰、清场消毒后,于1989年10月重新从上海引进无结核病乳牛190头,组建成无结核病乳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