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吡喹酮治疗家畜血吸虫病具有疗效高,安全性大,副反应少等优点。历年来,我们在疫区乡、镇、场广泛地应用吡喹酮进行口服或三胃注射治疗耕牛血吸虫病,在治疗过程中,除有少数牛只出现有瘤胃胀气或腹泻等程度不一的副反应外,一般均无不良反应,并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去年我们应用上海第六制药厂生产的白色微晶吡喹酮药粉,在全县疫区五个家畜血防专业组中,全面推行口服治疗血吸虫病牛,共治疗耕牛4904头,其中水牛4289头,黄牛  相似文献   

2.
<正>1.病毒性腹泻1.1症状特点由病毒感染的仔猪腹泻症状不单一,除腹泻外,常还伴有精神沉郁、呕吐、活动量减少、发烧、发热、皮肤有出血斑点,有的还伴有气喘、咳嗽、厌食等其他症状;此类腹泻粪便颜色为灰色、暗灰色、灰白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份,锦州市某养牛专业户饲养的犊牛发生腹泻,该户共存栏15头犊牛有6头发病,发病率35%.经治疗,除1头死亡外,其他全部治愈.现将治疗情况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2009年4月份,锦州市某养牛专业户饲养的犊牛发生腹泻,该户共存栏15头犊牛有6头发病,发病率35%。经治疗,除1头死亡外,其他全部治愈。现将治疗情况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 2008年6月25日,射洪县官升镇一牛场从山东购回3月龄杂交肉牛62头,7月8日部分犊牛开始腹泻,后全群发病。经本场兽医诊治腹泻止,但7月中旬部分犊牛开始出现发烧、流鼻、流泪、厌食,随后在整个牛群蔓延,先后有58头发病。经抗病毒和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无效,止9月2日已死亡15头。后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余下43头病犊除5头衰竭死亡外,38头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8月底,我县一家采用发酵床养猪的猪场,饲养生猪226头,从8月中旬开始,90日龄的猪发生了一种以顽固性腹泻为临床特征的疫病,发病率60%以上,死亡23头,死亡率超过10%。急性型、多突然发病,2~3d内死亡,慢性病猪的病程在2周左右。该病除顽固性腹泻、消瘦外,无明显临床症状,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后经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小袋纤毛虫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7.
1 发病情况及症状 1999年12月6日,我场的2号和3号成母牛舍的167头牛发生腹泻,紧接着整个场除产房外的各舍牛群及附近奶牛个体养殖户喂养的奶牛也出现腹泻,来势十分迅猛。发病开始就采取氯霉素、土霉素、磺胺类、洛美沙星、氧氟沙星等配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注或单独注射,同时投喂多种抗菌止痢药剂,但无一例好转,病情不仅未能控制,部分牛只腹泻程度还在加剧,新发病牛只不断出现,至12月8日下午,腹泻牛已达598头,占全场牛只数的90%左右。  相似文献   

8.
笔者应邀到正定县某养奶牛户给牛治病。该户共存栏犊牛27头,发生腹泻11头,发病率为40%,经治疗除1头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现将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9月6日,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金华村郭某家11头平均体重10kg的仔猪突然剧烈腹泻,前来求诊。1症状病仔猪精神沉郁,不食,口渴喜饮。体温:除1头仔猪下降至37.5℃外,其余10头仔猪都在40℃~41℃之间。剧烈腹泻,有的喷射出如水样稀粪,腹痛明显。体温下降的仔猪卧地不起,叫声无力。  相似文献   

10.
1993年6月中旬,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了一起猪的急性腹泻病例,经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PED),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一、流行情况1993年6月11日,本场11号栅饲养的一批正拟断奶的泌乳母猪,有2头母猪突然发生腹泻,以后自6月15日起,迅速蔓延至全场所有的泌乳母猪患病,该场当时37头泌乳母猪,除9头母猪仅表现为不吃料外,其余28头母猪均发生腹泻。泌乳母猪腹泻后,立刻致使所有吮乳仔猪腹泻,以日龄越小的仔猪死亡率越高,吮乳仔猪496头发病,死亡134头,死亡率达27%。6月15日起,全场所有断奶行猪也先后陆续发生腹泻,发病率100%,但未发生死亡。此次大小猪只腹泻自6月11日开始至7月5日结束,历程近一个月。空怀母猪、后备母猪及公猪未发病。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中药颗粒剂对断奶腹泻仔猪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选择(28±1)d、体重10.04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腹泻仔猪18头,随机分为抗生素治疗组和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两组分别于用药后14 d每组随机抽取3头猪颈动脉放血处死,腹腔解剖观察病理变化,无菌采集小肠黏膜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小肠黏膜除有少量出血外,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抗生素治疗组小肠黏膜脱落,有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大量以淋巴细胞(LELs)、杯状细胞(GSs)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细胞受损严重,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异常。表明抗生素治疗仔猪腹泻造成小肠黏膜显著的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而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有利于仔猪小肠黏膜结构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余江县制药厂生产的夏天无注射液,对猪的瘫痪病症有良好疗效。笔者在哈尔滨市太平区东风兽医院对该地区58头病猪进行治疗,除2头因被大猪咬伤瘫痪的病猪外,其余56头全部治愈,治愈率为96.6%。病症:瘫卧不起,有神经症状或无神经症状,四肢厥冷,呼吸浅慢,食欲减退或废绝以及闪伤、关节痛等症。治疗:用夏天无注射液肌注,每日两次,每次10ml;对于闪伤而瘫卧不起的病猪,剂量可加大一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 吉阳山乳牛场1980年元日9日同栏35头产乳牛有12头突然发病,其余23头在4天,内有22头相继感染。病牛突然发生喷射状腹泻,并带有小气泡,每天腹泻约7—8次,腹泻粪便呈水样,带有粘液,其中有12头粪内带有红色血液和血凝块,病牛一般减食精料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体温37.5至38.5度,即使重症血泻病牛,也不见体温升高,呼吸每分钟18—22次,脉搏每分钟40—62次,除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化验室,对诏安县四都、桥东、深桥、西潭、南诏等乡镇的18个中小型猪场25例228头小猪腹泻性疾病发生的原因,通过病原检查,结合药敏试验、药物治疗结果进行诊断及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病毒性腹泻43头,占19%;细菌性腹泻77头,占34%;寄生虫性腹泻15头,占7%;饲料性腹泻58头,占25%;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腹泻35头,占15%。经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平均治愈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 1 发病情况吉林省柳河县安口镇猪场徐某主诉,饲养100头35千克重的猪,3天前发病6头,经本村防疫员治疗效果不好,死亡3头,病猪增加到11头。笔者到猪场观察猪群,病猪腹部、耳朵及全身出现红斑点。对刚死亡2头猪进行剖检,并取病料,经化验室检查,诊断为猪败血链球菌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病。对病猪进行7天防治,除5头病情严重死亡外,其余病猪痊愈,疫情得到控制。2 临床症状病猪精神高度沉郁,皮肤发红或发紫,尤其是腹下、耳朵、耳后、眼圈、眼结膜潮红或发绀、流泪。呼吸困难,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严重猪驱赶不起,四肢乱扒如同游泳状,就地排泄,腹泻带血,尿液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腹泻由于病因复杂,流行性和多发性的特点,一直以来困惑着广大基层兽医和养殖户,现就笔者在基层临床诊疗经验做一简要介绍。1仔猪非感染性腹泻仔猪成活率是仔猪饲养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直接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目前我国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断奶仔猪只有12~13头,其原因除年产窝数较少(1.7~1.9窝)、产自数较少(不足10头)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仔猪死亡率高(20%~30%)。  相似文献   

17.
犊牛球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3~5月,本市某奶牛场6月龄以下犊牛陆续发生一种以出血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犊牛11头,后经确诊为犊牛球虫病。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除1头因误诊、延误治疗而死亡外,其余10头全部治愈,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某奶牛场饲养奶牛329头,6月龄以下犊牛47头  相似文献   

18.
我场现养猪3,233头。放在四中队饲养的猪计有188头,其中100市斤以上的52头,70—80斤的36头,40—50斤的100头。除一部分计划留作本场后备种猪外,其余全部准备供应江西省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由此,猪群一律未进行任何疫苗(或菌苗)的预防注射。饲养中平时生长发育良好,除流行猪“喘气病”外,历年来并未暴发过烈性传染病。今年  相似文献   

19.
华阳乡联友村汤时彬是我市有名的养猪大户,其采取自繁自养、饲料自配的方法,加之管理精细,一直稳步发展。1999年底栏存生猪300余头(其中:种母猪50头,哺乳仔猪50多头,断奶仔猪90多头,架子猪110多头)。除哺乳仔猪外,均经“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免疫,一直无疫情。2000年元月7日,架子猪(头重约65kg)中突然暴发疫情,病猪除精神萎顿、废食、体温升高达42℃左右外,无其它明显症状,至当日下午已急死2头,逐送检。1 病变检验病猪呈败血症变化,体表略现红色。剖开体腔,见肾脏暗红色肿大、切开皮质部有暗红色小点;肝充血肿大;心冠偶见小点出血;脾…  相似文献   

20.
选取刚出生的健康荷斯坦犊牛20头,随机分为酸马奶组、正常组、腹泻组和抗生素组,每组5头.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在相同哺乳的基础上均口服100 mL致病性E.coli O1菌悬液(2.5×1o11 CFU/mL)建立腹泻模型,抗生素组添加环丙沙星0.5 mg/kg,试验期15 d.结果 表明:酸马奶组犊牛肠道微生物丰富度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