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生产发展前景看好,种植面积稳中有增。但是马铃薯果实生长在地下,收获困难。人工收获马铃薯不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收获成本高;因此推广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下面谈谈马铃薯收获作业对机具的要求、马铃薯收获机的操作和保养要点。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的种植区域比较广泛,在各地区均有所种植,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马铃薯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农业生产中对于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机械化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以及收获中的应用为其种植产量、作业质量、作业效率以及便捷程度产生了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对现阶段马铃薯收获机技术的研发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在实际收获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说明了部分解决措施和维修注意事项,以期能够为马铃薯收获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部分参考建议,并且为马铃薯收获机相关使用人员说明了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4U-2B型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U-2B型马铃薯收获机是结合我国配套动力及马铃薯收获工艺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一种新型马铃薯收获机具.其与48kW以上的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1次性作业可以完成挖掘、升运、分离、放条等多项作业.为此,阐述了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介绍了其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为马铃薯收获机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收获机的作业环境复杂,在使用时要遵守操作规范,从做好用机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配套动力,合理设置作业参数,树立安全操作意识等方面着手,把握好使用和保养要点,有利于提升机具的使用效率,保证作业质量,对于推广马铃薯规模化种植模式,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机架是4U-12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关系到机具的整体机构布置和各个部件的安装以及作业的稳定性。为此,根据该机作业幅宽和系列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模块化设计的原理,对4U-12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机架采用Solidworks焊接工具虚拟设计,并在收获机以3~4.83km/h速度作业时应用Simulation对设计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力学特性,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为物理样机的试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机架设计合理,机架上应力、应变和位移变化合理,分布均匀,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松土铲式、振动链式、拨辊式等几种木薯收获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提出木薯收获机的工作幅宽、挖掘深度、作业速度等关键技术参数设定办法,明确明薯率、伤薯率、损失率等主要作业质量指标的定义及其试验测定办法。通过宽窄行起垄种植模式下红壤土木薯收获试验比对,得知振动链式木薯收获机明薯率、伤薯率指标优于其它两种机型,分析不同类型机具、不同作业速度对收获作业质量的影响,探讨土壤类型、土壤含水率和种植规范性对作业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惠州市冬种马铃薯种植田块较小、时间短、含水量高、皮薄和机收时容易伤薯等特点,设计开发了新型的冬种马铃薯收获机.该机采用工农-12K"手拖"为动力,一次完成翻土、薯土分离、薯草分离和平铺等作业.为此,介绍了其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并着重阐述了关键组成部件的设计及主要特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伤薯率低,明薯率高,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机具结构设计合理,为南方冬种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南方冬种马铃薯收获机的应用现状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南方冬种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对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扩大南方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马铃薯收获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挖掘阻力大、易壅堵、明薯率低、伤薯率高等问题,导致目前南方冬种马铃薯收获以人工或畜力为主,机械化应用水平低。为此,从南方冬种马铃薯种植模式和种植环境出发,在分析现有马铃薯收获装置挖掘部件和分离部件的基础上,对南方冬种马铃薯收获机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展望,提出一种双重振动减阻挖掘部件、一种可分离薯、土、膜的振动杆条升运链分离部件,以及一种可分离薯、土、草的拨杆抖动筛分部件,旨在为南方冬种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及稻草覆盖栽培模式下机械化收获装置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开始普及应用。选用南阳市常用的3种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进行田间作业检测,结果表明,该类机型各项作业性能不断提升,但集果箱花生果含杂率仍有超标准的现象。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机手培训、适期收获、农机农艺融合和提升机具质量等优化作业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花生收获机的技术缺点和山东省莱西市花生种植土壤的特性,研制了一种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阐述了机具的设计依据、方案选择和主要技术创新点,介绍了机具的结构和作业方式,通过实验,获得了机具的主要作业指标。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收获是马铃薯产业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我国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虽然国内的马铃薯收获机械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机具仍需人工辅助完成整个收获过程,作业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为此,研究开发了一种2垄4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可一次作业完成挖掘限深、土薯分离、秧草除杂及输送归集装车等多项工艺联合作业。上车输送归集装置由3级升运机构共同组成,采用液压驱动实现马铃薯薯块的输送归集,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解决了传统收获模式下仍需人工捡拾的作业过程,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增设光电传感器检测,与液压传动系统结合可以有效反馈控制落薯的高度与位置,大大降低了伤薯率。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效果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根茎类药材种植面积扩大但收获难的问题,抚顺市清原县农机推广站研制出4QYS-600C型液压翻转双向多功能根茎类药材收获机。阐述推广应用该机具进行药材机械化收获的意义,分析应用该机具作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应用该机具可减轻劳动强度、促进药材生产、增加药农收入。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根茎类药材种植面积扩大但收获难的问题,抚顺市清原县农机推广站研制出4QYS-600C型液压翻转双向多功能根茎类药材收获机。阐述推广应用该机具进行药材机械化收获的意义,分析应用该机具作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应用该机具可减轻劳动强度、促进药材生产、增加药农收入。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在我国种植十分广泛,近年来农产品市场对于马铃薯的需求量逐年提升,导致农业生产对马铃薯机械化作业的依赖越来越强烈,马铃薯收获机作为马铃薯收获的主要机械,其在作业质量、效率和便捷程度上具备明显优势。通过对现阶段马铃薯收获技术的研究,指出了马铃薯收获机发展的主要技术难点,并总结了马铃薯收获机的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连续7年对马铃薯种植及收获机具实施省级财政叠加补贴,补贴比例达50%,马铃薯机具保有量逐年增加,全省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面积已经突破15万亩,机械化收获面积将突破18万亩,马铃薯机具保有量已经超过1200台。2010年以来,由本人参与研发的输送辊转动式马铃薯收获机不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相似文献   

16.
新疆巴里坤县近几年加快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步伐,引进了大批马铃薯播种机、中耕机、收获机,通过马铃薯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巴里坤县人工种植马铃薯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的状况,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以及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大批劳动力转移,进而推动了巴里坤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马铃薯机具在推广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满足了巴里坤县农牧民机械化种植马铃薯的种植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巴里坤县水资源严重匮乏,干旱成为制约巴里坤县农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为了节约用水通过考察论证后决定引进马铃薯滴灌机械化技术进行500亩马铃薯滴灌机械化连片示范、试验的种植。引进马铃薯滴灌种植机、马铃薯收获机,通过试验情况来看机具存在问题及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机具调整、机型介绍、播种与收获作业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以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机、同步分带喷杆喷雾机、大豆玉米一体化收获机等同步作业专用机具,以及高地隙玉米收获机、小型窄幅收获机等分步适用机具为研究对象,根据近年来研制试验和推广应用情况,深入分析总结各类专用机具的技术特点、研发生产、试验验证、推广应用和注意事项,掌握当前专用机具发展现状,从提高作业效益、作业质量、适应性、关键结构等方面明确机具研发趋势,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化机械化发展奠定基础。围绕机具改进熟化与推广应用,从同播同熟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科研攻关、鉴定评价方法制定、适用机具机型遴选、试验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模式凝练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收获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国内马铃薯收获机多为小型机具,仅能完成挖掘及集条作业,需要人工捡拾马铃薯装袋收集,收获效率低、成本高。为解决该问题,研究设计了一款配套小型收获机具的升运收集装置,该装置具有输送效率高、质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对马铃薯收获机收集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其传动输送系统进行研究、建模、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设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