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5年,在黔西北地区大方县达溪镇进行了夏秋反季节甘蓝霜霉病发生危害调查及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8月上旬至9月下旬均有霜霉病发生,8月上旬开始发病,病情随甘蓝株龄的增加而上升,病情指数1.23~35.31,以9月下旬最高。选用5种农药作防效试验,筛选出2种防治甘蓝霜霉病效果较好的药剂,防治效果分别达87.44%~85.77%和86.01%~83.37%,适合防治甘蓝霜霉病,可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 suspectaWarren)是危害大叶黄杨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严重时可将大叶黄杨叶片全部吃光。2004~2005年观察研究了此虫在苏州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该虫每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以蛹越冬,一代成虫初见期在3月中下旬,各代幼虫盛发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防治的理想药剂为菊酯类农药,经试验,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95.54%、91.79%,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100%、94.57%。  相似文献   

3.
豆荚螟对法国细刀豆的危害调查及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在贵州独山县城关镇石牛村实施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对法国细刀豆发生危害调查及无公害农药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豆荚螟在法国细刀豆上的危害为第2、3代.主害代为第2代,幼虫危害花、荚和造成虫孔盛期在6月上旬至下旬,高峰期在6月下旬;成虫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高峰期在6月下旬。选择5种无公害农药做田间防效试验,筛选出2种防效较高的农药。防效分别为93.43%~87.75%和98.00%~85.94%。  相似文献   

4.
水稻赤斑禾沫蝉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在贵阳市海拔1100 m地区进行了水稻赤斑禾沫蝉的发生规律调查和8种农药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田间消长出现明显的单峰型,发生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峰期在8月上中旬,防治适期应在8月上旬;筛选出3%啶虫眯乳油2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000倍液等5种药剂的防效较高,药后1 d,防效为97.18%~100.00%;药后3 d,防效为95.86%~100.00%;药后7 d,防效为85.34%~97.12%;药后14 d,防效为83.44%~96.06%。  相似文献   

5.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和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是危害较严重的两种果树害虫,且化学防治导致"3R"问题日益突出。为探索安全有效的生物源农药绿色防治技术,通过田间调查和防治试验,在陕西省白水县和乾县苹果园进行两种害虫动态监测及生物源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苹果黄蚜1 a中的大发生时期在5-6月,百梢虫量最高达1 552头,建议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为5月上中旬。金纹细蛾幼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7月上旬、8月下旬和11月中旬,百叶虫斑数最高达17个。金纹细蛾成虫1 a发生4代,分别为4月下旬、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9月下旬,第3代危害最严重,单个诱捕器诱虫量最高达1 344头。4月下旬是金纹细蛾越冬代成虫羽化的盛期,是应用性诱剂诱杀防治的关键时期;而6月中下旬是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生物源农药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 d防效仍在80%以上,1.8%阿维菌素微乳剂、0.3%印楝素乳油、6%鱼藤酮乳油也有较好防效。0.3%印楝素乳油对金纹细蛾持效性长,药后15 d防效仍达81.25%,1.8%阿维菌素乳油和2.2%甲维·氟铃脲乳油药后15 d防效也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6.
舟形毛虫在豫西地区1年发生1代,幼虫发生盛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高峰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幼虫危害盛期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危害高峰期为9月上中旬;该虫的幼虫生长发育适温为20~30℃、空气湿度在40%~80%有利于该虫的生长发育、土壤含水量在30%~70%有利于蛹的羽化;该虫具有间歇暴发、群集危害、吐丝下垂习性和趋光性。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能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药剂试验结果表明,30%阿维灭幼脲EC 3 000倍防治效果最好,达100%,其次是5%灭幼脲4号EC 2 000倍和2.5%果虫杀绝EC 2 000倍。  相似文献   

7.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1%甲氨阿维·虫酰肼可湿性粉剂对番茄和白菜地的甜菜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番茄地甜菜夜蛾卵孵化期施药,850~2000倍液,药后3d的防效最高,达74.92%~94.96%,药后7d已有新的幼虫孵化,防效开始下降;在白菜地甜菜夜蛾不同虫龄混发期施药,药后5d的防效最高,为83.85%~95.52%。对菜青虫有很好的兼治作用,而且对番茄和白菜安全。可以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850~1200倍。  相似文献   

8.
梨星毛虫在豫西地区1a发生1~2代。1代区幼虫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8月中旬,发生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和7月份;2代区幼虫发生期为4月初到10月上旬,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1代区幼虫危害期为4月上旬至8月底,危害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2代区幼虫危害期为4月初到10月中旬,危害高峰期在5月上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上旬。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0%杀铃脲EC 5 000倍的防效最好,7d的防治效果为100%;其次是5%灭幼脲4号EC 2000倍,7d的防治效果为98.63%。  相似文献   

9.
茶尺蠖是茶园为害严重的一种食叶性害虫,2017年8月下旬在我市茶区大发生,茶树叶片被吃光似火烧状,导致当年夏秋茶和次年春茶无收。为此通过田间茶尺蠖的药剂药效试验,筛选一批高效低毒、选择性较强的植物源类农药和生物类农药在茶园进行推广应用,旨在为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虫害防治寻找新型替代农药。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3 d,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防效达90%以上,苦参碱、茶核·苏云菌防效达85%以上;用药后7 d,4种药物的防效均达95%以上。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尺蠖的防效最好,是防治茶尺蠖的首选药剂;其次是短稳杆菌,在茶尺蠖大发生时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在茶尺蠖发生中等程度以下时,可选用价格成本较低的苦参碱、茶核·苏云菌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控制棉花棉铃虫发生危害,特进行了几种新药剂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棉花安全,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后期产量无不良影响;其中以22%氰氟虫腙悬浮剂的防效最好为96.1%,6%阿维窑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为95.1%,15%茚虫威乳油防效为94.2%,这3种药剂对棉铃虫防效差异小,持效期长,保蕾效果好,最终的单株成铃数多,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对观赏桃园昆虫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研究表明:观赏桃园昆虫有61种,隶属于11目44科。物种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主要优势种为桃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abr.)和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sisZacher)。在不同时间其优势度、多样性、均匀性等也不断变化。根据群落的相异系数对观赏桃园6~9月的昆虫群落进行分析表明,9月上旬与9月中旬的昆虫群落最为相似,其次是7月下旬与8月中旬。  相似文献   

12.
墨玉县真葡萄粉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2006年,在新疆墨玉县对真葡萄粉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真葡萄粉蚧在墨玉县一年发生3代,以若虫藏在老蔓翘皮下、裂开处和根基部分的土壤内群体越冬.3月中下旬葡萄树出土萌动时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危害,4月中旬越冬代雌成虫出现,4月底5月初开始产卵,若虫于5月中旬孵化.第一代雌成虫6月中旬出现,7月初开始产卵,若虫于7月上旬孵化;第二代雌成虫8月中旬出现,8月下旬开始产卵,若虫于9月初孵化,10月开始越冬.此虫有四次最佳药剂防治适期,第一次为4月中旬;第二次为6月下旬;第三次为8月中下旬;第四次为11月,即葡萄秋季修剪后埋土前.该虫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药剂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2年的调查观察,斜纹夜蛾在永安市一年发生6代,4月下旬始见,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害最重。发生重的原因主要有:寄主面积扩大,气候条件适宜及常年使用广谱性杀虫剂。综合防治的总体思路是加强测报,应用性诱剂、灯光诱杀、人工捕捉为辅助手段,狠抓化学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黔西南园林植物草履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对黔西南地区危害园林植物的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的防治提供参考,对草履蚧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和药剂防治试验.该虫在黔西南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周围的土层(10 cm左右)、土缝、石缝、草堆中越冬.1月中旬卵开始孵化,3月中旬至4月上旬蜕皮,4月下旬开始出现成虫,5月中旬交配,5月下旬至8月下旬产卵.雄若虫4月上旬第2次蜕皮后化蛹,雌若虫第2次蜕皮后则继续取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3次蜕皮成成虫.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对草履蚧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 d的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桃红颈天牛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桃红颈天牛成虫和幼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成虫在蛹室内羽化后平均经17.3d发育成熟后,沿虫道经羽化孔出洞,田间发生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有趋化性;幼虫越冬3次历时33~34个月.提出了封闭羽化孔、糖醋液诱杀、树干包扎塑料膜或涂白防治成虫,以及喷树干、点涂、堵洞和局部熏杀防治幼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一品红花卉烟粉虱的田间消长规律及药荆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旬始见成虫,8月下旬出现第1次成虫高峰,9月上旬出现第2次成虫高峰,此后虫口逐渐下降,10月中下旬以后随着一品红移入温室,烟粉虱进而继续在温室为害;使用的药剂以阿维茵素、吡虫啉和扑虱灵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d防效均达90%以上,在生产上这3种药剂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低毒杀虫剂防治花生主要地上害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新型低毒杀虫剂对花生田主要地上害虫蚜虫(Aphis craccivora Koch)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蚜虫速效性好,药后24 h的防效为99.8%;施用2%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2 h后对蚜虫的防效达到100%,且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施用5%氟铃脲乳油4 d后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达89.0%~95.0%,且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原生境内的新疆野苹果花芽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芽形态分化始于6月下旬,整个花芽分化过程约持续70 d,经历了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花芽分化各时期有重叠现象.6月22日之前基本处于未分化期;分化初期集中在7月初;萼片分化期开始于6月下旬,集中在7月中旬;花瓣分化始于7月初,集中在7月下旬;雄蕊分化期也始于7月初,集中在8月中旬;雌蕊原基分化期始于7月下旬,集中在8月中上旬;至9月初花芽全部进入雌蕊分化期.  相似文献   

19.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种群数量动态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 2 0 0 0年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 ,表明棉铃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和非抗虫棉之间落卵量无明显差别 ,但转BT基因抗虫棉田幼虫量显著降低。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抗虫性存在明显差异 ,其抗虫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幼叶 >成叶 >蕾 >花 (铃 ) ;抗虫棉对不同代次棉铃虫抗虫性存在差异 ,其抗虫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二代 >三代 >四代。通过对棉铃虫在抗虫棉田和其它寄主田分布调查结果看 ,棉铃虫发生压力仍很大 ,其它寄主田已成为棉田棉铃虫的主要虫源基地。根据不同施药时期防治抗虫棉田棉铃虫试验结果 ,表明防治棉田棉铃虫应在幼虫孵化高峰、即在产卵高峰向后推迟 3- 5d为宜。综合分析 ,提出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