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二氧化碳施肥方法 1.施肥原理。用硫酸加碳酸氢铵,经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并释放出二氧化碳,使保护地二氧化碳达到适宜的温度。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供保护地蔬菜吸收利用,残留物的主要是硫酸铵,可收集作为肥料用。一次施肥,同时给作物补充了碳、氮、硫3种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300毫升/m~3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的需要。露地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又不切实际,棚室封闭的环境使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成为可能,同时,也是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设施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具体技术如下: 一、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常用方法 1.液体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法。把气态二氧化碳经加压后转变为液态二氧化碳保存在钢瓶内,施肥时打开阀门,用一条带有出气小孔的长塑料软管把气化的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二氧化碳施用效果及技术鹿学军,辛力,潘文杰,毕乃亮,张金城,王龙堂(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261041)保护地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是我院针对温室、大棚等保护地内由于二氧化碳严重亏缺而影响蔬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蔬菜微灌施肥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灌施肥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农业技术,保护地反季节生产是枣庄市乃至整个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保护地蔬菜的发展,许多栽培管理上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肥料流失、产品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为保证蔬菜安全、优质、无污染型持续发展,节约用肥、用水,改善环境条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核心问题.为此,从2000年起,枣庄广大肥料科技工作者对保护地微灌相配套的施肥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总结出了保护地蔬菜微灌施肥的技术体系,在生产中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5.
一、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用碳酸氢铵加工业废硫酸反应释放二氧化碳施肥法,使黄瓜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多,瓜数增加15%以上,霜霉病、角斑病、炭疽病、黑星病等病害明显减轻,增产15%~20%,增值20%~25%。  相似文献   

6.
蔬菜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乌兰察布市,通过发展保护地蔬菜的提前、延后或反季栽培,对提高产量、增加品种、改善品质、均衡供应和增加农民收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作物干重的95%以上来自光合作用。光照和二氧化碳是影响光合作用乃至产量形成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温室大棚保护地设施,是相对密闭的作物栽培场所。在乌兰察布市的保护地栽培中,通过加温、灌溉、施肥等措施,对其温度、水分、养分已基本控制。近年来,由于采用新的透光材料,光照条件也明显改善。但二氧化碳在白天由于植物光合作用而远  相似文献   

7.
<正>一、合理施肥生产实践证明,保护地土壤盐渍化是保护地土壤存在的第一大问题,而长期施肥不科学是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保护地科学施肥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必须配合施用,并适量施入生物有机肥和微肥,可以大大提高土壤的持水保肥能力。(二)施用化学肥料要尽量避免施入含硫、含氯的肥料。(三)提倡多次施肥,杜绝"一炮轰",以基肥为主,追肥和基肥相结合。二、实行轮作  相似文献   

8.
支翠玲  贾东坡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18-119,135
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保护地蔬菜CO2施肥是一项新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普遍,在国内CO2施肥除科研单位和示范园区以外,生产单位还没有普遍使用。该文对保护地蔬菜CO2施肥的原理及施肥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施CO2气肥适宜的浓度、施肥时期及CO2施肥应注意的问题,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目的保护地养分变化较大,盲目施肥现象严重,给测土施肥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目前朝阳县还没建立有效的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很多菜农还是依靠经验施肥,肥料浪费严重。为了建立番茄保护地营养丰缺指标体系和推荐施肥模型。  相似文献   

10.
菌核病亦称霉蔸、白秆、烂秆,是保护地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其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已成为保护地油菜优质高效生产中的严重障碍。其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浸种先挑选出混在菜种内的大粒菌核,再用30%的氯化钠(食盐)或硫酸铵水溶液选种:将菜种投入,经搅拌后反复捞出浮在溶液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蔬菜保护地栽培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高效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的一条新途径,合理施用化肥则是保护地蔬菜栽培的关键技术。对保护地栽培施肥比例、施肥量、施肥方法等做了一些有益的调查和探讨,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付德玲 《农技服务》2011,28(11):1575-1576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CO2,其大部分来源于空气中的CO2。但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植物生育多与天然空气相隔离,封闭环境下的昼夜24 h,在某些时段,特别中午,棚内处于CO2饥饿状态,严重影响保护地栽培的早生快育的生长优势。此时,若进行CO2追肥,对促进光合速率和根系吸肥吸水能力有明显的作用。总结了二氧化碳保护地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设施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一项可以使设施栽培获得高产、高效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将会迅速发展而得到普及.随着施用的碳源及相关设备的系列化和普及化,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在实践中将逐步完善和提高,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必将成为设施优质抗病、高产高效栽培中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为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试验目的保护地养分变化较大,盲目施肥现象严重,给测土施肥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目前朝阳县还没建立有效的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很多菜农还是依靠经验施肥,肥料浪费严重。为了建立番茄保护地营养丰缺指标体系和推荐施肥模型。为菜农提供简单快捷的测土施肥技术和方法。为此,2013年在朝阳县波罗赤镇中肥力水平的番茄(秋茬)保护地上进行了"3414"不完全方案肥料效应试验。二、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15.
莱芜市蔬菜保护地栽培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蔬菜保护地栽培施肥存在的问题1.1施肥过量且不平衡施肥过量即施用的肥料量超过了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一是肥料当季利用率低。据调查,蔬菜保护地栽培特别是日光温室的氮肥利用率不足15%,五氧化二  相似文献   

16.
《油气储运》2006,(11):7-8
二、保护地主要蔬菜平衡施肥方案 保护地土壤肥力状况差异很大,各地的施肥习惯和施肥水平千差万别,在指导农民施肥时,各地应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种植作物种类,种植年限,产量水平,施肥习惯等制订科学的施肥方案。现仅就山东省保护地栽培的一般情况,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增施有机肥果树保护地栽培必须注意有机肥的使用,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可迅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仅为果树提供全面而充足的养分,而且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微生物,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提高土壤对水肥的吸持能力,还可增加棚室内的二氧化碳,一举多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目的保护地养分变化比较大,盲目施肥现象严重,不但影响番茄产量,而且也严重地影响到番茄的品质。目前建平县还没有建立有效的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很多农民还依靠经验施肥,肥料浪费严重。为简化蔬菜测土施肥技术,建立番茄保护地营养丰缺指标体系和推荐施肥模型,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碳饥饿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之一。齐齐哈尔市农业局等单位,在三年间试用钢瓶液态二氧化碳,通过风带定量释放施肥,对大棚黄瓜有促熟、增产的作用。施1200ppm浓度(占大气含量)处理的黄瓜产量,比对照增产14.7—35.9%,达极显著水平;600ppm和1500ppm浓度处理的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特别是对黄瓜前  相似文献   

20.
一、二氧化碳施肥的历史植物的绿色叶片,通过气孔吸收空气中的CO_2,经过光合作用,生成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碳水化合物。在保护地(温室、大棚)生产的特异条件下,常出现CO_2供应不足的状况。人为地把CO_2象其他肥料一样,做为一种营养物质,供给植物的绿色叶片,称之为CO_2施肥。在温室內施用CO_2,始于北欧的荷兰、丹麦等国,最早应用于温室黄瓜、番茄和色拉(西式凉拌杂菜)生产。1961~1963年,西德、美国、日本等国先后研究和应用这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